山东
新高考背景下,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的考查成为重点,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越来越重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与解释表现出来,因此,历史解释能力无疑将成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关键,此项素养和能力的欠缺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成绩。教师在一轮基础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应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的历史知识和概念进行深度解读与分析,使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理解要点的精髓,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而提高其历史解释能力,轻松应对高考。
笔者认为,没有问题何来解释?正因看到了问题,才需要运用史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以得出结论。因此,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前提,笔者以政治史中“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专题复习为例,浅谈一轮复习中的问题教学模式。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石,是解释中国封建时代一切历史现象和问题的政治基础,这一部分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鉴于中央集权制度涉及内容较多,笔者将该专题的内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整合。
【深度引导】(1)先秦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析其优势与劣势。
(2)秦朝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条件是什么?
(3)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该制度有何进步性?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夏朝的公共权力和传子制度、商朝的内外服制、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理解制度的含义、特点,评价制度的优劣,从而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发展、时代变迁的必然产物,进而明确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条件:保护小农经济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法家思想的影响。通过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该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相比的进步性,从而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用,对古代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影响。
【深度引导】(1)从秦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2)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3)谈谈你对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有何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从秦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历程,进而认识到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实际反映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斗争,体会君主专制发展演变的趋势,从而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第一对矛盾的解决是以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君权不断强化为标志的。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客观、理性地评价君主专制强化这一历史现象。
【深度引导】(1)梳理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对地方进行管理的措施。
(2)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3)对中央集权这种统治管理方式进行客观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梳理不同朝代的地方管理制度,理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矛盾的斗争与解决,并对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得出正确的认识,从而真正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民族统一与稳定的历史作用。
【深度引导】(1)专制集权制度下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2)专制集权制度下如何对官员进行考核与监督?
(3)谏议制度在专制制度下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正确认识谏议制度的存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历朝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分析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官员的选拔与统治基础、朝政稳定的关系,认识选官制度的变革是中央集权的反映,对官员的监督与考核是为了保障官僚队伍廉洁,巩固集权统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谏议制度存在的积极意义,并通过对谏议制度实质的分析,认识其随君主专制的强化而最终消亡的历史必然性,使学生能够将特定的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查,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问题,理解唯物史观的要义。
【深度引导】(1)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归纳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演变。
(2)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3)比较中西方古代法律规范的异同点,并尝试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为使本专题的知识体系相对完整,笔者为学生补充了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春秋至秦、两汉至隋唐及宋元明清四个历史阶段的法律发展演变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得出历史结论:夏商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春秋后期“铸刑书”“铸刑鼎”出现,法律进入成文法阶段;秦朝崇尚法治,严刑峻法;两汉至隋唐时期,《唐律疏议》的颁布标志着法律的儒家化;宋元明清时期,法律进入法典与案例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阶段。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结合政治制度思考并总结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进而理解东西方古代法律的不同及其内在原因,深刻体会法律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制度在思想领域的反映这一唯物史观原理。
通过以上五个问题的整合,“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整个知识线索已经非常清晰。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背景、主要内容、发展线索、内部关联、外部整合等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学生头脑中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碎片,而是以问题为线索的知识树,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把握问题的精髓,理解并记忆基础知识,更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历史解释的思路。当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便能随即生成自己的“问题——解释”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这一专题的复习中,除了对整个制度的总体把握、对各朝代制度演变的具体识记和分析外,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的特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笔者引导学生对比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点,从而得出郡县制的基本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不世袭。基于以上特点不难分析出问题的实质:①垂直管理即自下而上的逐级管理,层层隶属,最终集权于中央;②国家政权开始掌握在由皇帝任命的官僚手中,官员不得世袭,实行俸禄制并受官僚制度严格约束,说明郡县制的实行结束了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开启了官僚政治的新时代。
例1.“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 )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深度理解,通过阅读材料不难看出,其中涉及中央官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和地方官员(郡守、郡尉、郡监等),中央与地方共掌一事,并形成隶属关系,从而可联想到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即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由此便可选出B 项。本题的C 项虽然涉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但材料里看不出有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之意,故排除;A,D 项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
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梳理君主专制集权的主要措施(削弱相权、重用外戚、重文轻武等),帮助学生理解皇权主要通过改变中枢权力体系来实现自身的强化,其特点主要为:通过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值得注意的是,君主为达到强化皇权的目的而不断弱化相权导致了一个重要后果: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因皇帝弱小或平庸而导致外戚干政或宦官专权。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实质不是皇权的弱化,而是皇权强化后的大权旁落,是由缺乏相权的有效制衡而造成的。
笔者在复习梳理监察谏议制度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监察和谏议制度的区别,归纳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的特点:监察权力来自皇权;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中;以轻制重;组织独立,自成系统。监察制度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监督和规范官员的行为,防止腐败;谏议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避免决策失误。但是,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和谏议制度的实际效果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的腐败与低效,也不能真正有效制约皇权,而明清时期,谏议机构的消失恰恰说明专制集权的强化已不允许皇权受到制约。
例2.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手诏),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游仲鸿上疏说:“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由此可知( )
A.当时君臣矛盾激烈
B.皇权专制加强
C.皇权受到制度制约
D.理学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谏议制度的辩证理解,解答本题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克服定式思维的影响,认真阅读史料。本段史料主要介绍了宋代谏议制度的发达,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故选C 项。
明朝废丞相、置内阁之后,内阁首辅权力日重,似有恢复相权之势,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明代的内阁?它与西方的内阁制度有哪些不同?要理解这些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明代内阁的特点:形成时期长,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没有决策权,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由此可见,明代内阁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真正制约皇权,与西方民主制度下的责任内阁无法相提并论。
综上,在整体知识框架下,教师引导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和提炼,发现问题的实质,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问题,配合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在梳理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架构和知识难点后,笔者又将本专题的易混、易错和启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进一步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在做题时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笔者认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其实分别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一对矛盾,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涉及中央权力机构演变、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史料,一般属于君主专制问题研究的范畴;涉及中央与地方矛盾关系的史料,一般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研究的范畴。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判断其属于哪一对矛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的问题,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即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地方集权的相关问题,便不敢依据材料作答,而是依据课本知识作答,这使分权与效率的问题成为了学生的易错点。其实,分权与效率这对矛盾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贯穿制度的始终。为了实现君主集权,皇帝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分化事权,一旦分权就会造成互不统属、相互推诿、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皇帝又不得不设置新的机构或官职,凌驾于分权的机构和人员之上,进行统筹规划。皇帝始终在分权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以保障在最大限度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前提下,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点在古代地方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如元代的行省制、明清的督抚制等。学生理解了这对矛盾,也就能更容易地分析和解读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概念,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历史教学除了知识方法的传授、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即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使学生能够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思考和认识历史问题。笔者在本专题复习的最后,引导学生寻找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传承与创新,使学生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本身就是在对先秦政治制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其在两千多年的运行实践中,又随时代的发展变迁而不断传承与创新,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从郡县制到行省制、从军功爵制到科举制,每一次制度创新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华民族革新的勇气和进步的智慧。正因如此,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才能延续两千多年,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制度基石。这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弘扬。
综上,通过对本专题易混、易错及启示点的深度挖掘,既开阔了学生的问题视野,拓展了学生的问题思维,也能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多样性和思考角度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历史解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