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钊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要求,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相对应的,教育部统编教材小学六年级法治专册,其中专门有“宪法是根本法”一课。笔者深入课堂后发现,一线教师多在活动形式上下功夫,却对“根本法”的理解仍不充分,引导还不到位。那么,应该如何讲好“宪法是根本法”呢?请教师将以下核心要点紧紧抓住,并在教学中加以呈现。
设立“国家宪法日”体现的是宪法的自信,培养的是对宪法的认同。只有宪法享有专属节日,而其他法律没有,从而凸显宪法的地位。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参与宪法日活动的见闻,明确设立宪法日的意义,了解历年宪法日的主题及含义,带领学生阅读宪法总纲,树立学习宪法、尊重宪法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不仅要在国家宪法日学习宪法,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习和遵守宪法的好习惯。
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生活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如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以及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而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两者内容的比对,让学生领悟到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法律,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宪法是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位阶的法律,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可以让学生查找其他法律,通过大部分法律的第一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定,直观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对照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具体条文,发现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均能在宪法中找到出处,明白有宪法才有其他法律,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是因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较难,必须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国家制定了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八二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做出必要修正;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新时代首部《宪法修正案》,实现了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与时俱进的完善与发展。《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明文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教师教学中可以通过宪法制定和修改的严格程序来引导学生明白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宪法》总纲中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宪法修改,在全国人大下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承担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等工作职责,从宪制体制和机制上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在教学中,要把这些规定深深刻在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按照“掌握宪法知识→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树立宪法权威”的逻辑,利用宪法宣誓仪式,让学生感受到宪法宣誓制度的庄严神圣,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权威。教师应适当强化学生对违反宪法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意识,让学生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不做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宪法是根本法”的要点,才能防止教学目标偏离。至于教学策略方面,要把握如何建立宪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一教学重点。在知识精准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并且本着“专业问题专业人士解决”的原则,邀请法官或检察官走进课堂辅助教学。最后,要做好小学、初中宪法教育的有效衔接,杜绝小学法治教育中学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