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2020-12-29 21:04高媛媛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8期
关键词:羌族精准民族

高媛媛 杜 坪 刘 飞

一、问题提出

四川省羌族地区主要是指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羌族自治县以及理县、黑水、松潘、北川一带。由于历史、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导致教育未能够发挥其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扶贫自生力未能真正实现。教育扶贫被视为民族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存在的问题,羌族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有待深入思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将扶贫提升到新高度,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解决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提出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开展等政策,成为羌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伟大导向。四川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民族地区教育出台相关政策,出台《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发展,全面推进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等,为羌族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路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针对羌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精准扶贫解决意见,为羌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

随着党和国家与四川省政府的政策导向,羌区各级政府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有效成果。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出了以“六轮驱动”战略,确保教育精准扶贫落实到位精准施策“真帮扶”,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大步进阶。2013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义务教育“三免一补”、高中教育“两减一助”等民生工程,落实了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助学贷款等政策措施。累计投入12.8亿元,受益学生达73万人次,实现了全领域、全环节有效覆盖,全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较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投资4637.5129万元,完成31个项目建设任务。投资2426.01883万元,实施学校高考巡查高清升级、设施设备、互动录播教室等41个建设任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达100%。建立完善留守学生数据库,夯实教师与留守学生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关爱帮扶责任。建立1个学校科技馆、13个想家爱心小屋,开展留守学生校园活动。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志愿帮扶队18个,志愿帮扶队队员322人。茂县自2016年10月设立“茂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以来,已累计注入教育扶贫救助基金900万元。截至2019年7月底,已累计资助学生2991人次,资助金额595.86万元。尽管羌区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序迈进,但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仍然存有不足。

三、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

(一)教育政策“粗放”

对于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开展,存在“粗放”现象。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而言,由于羌汉民族融合交错杂居、混合学习的现状,羌族的教育双语教学下放到学校教学中,未能实现民族性规整化教育。区域教育政策“粗放”,层级下放意识不明显。城市与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未实现层级帮扶的细分化,使城乡教育需求梯度差异未能有效抚平。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主体责任划分不明晰,也未能涵盖多方主体联结实现精准扶贫,以致扶贫工作未成体系,扶贫长效机制未能有效形成。

(二)教育资金不足

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资金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90%用于中西部,重点向农村、贫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但羌族地区教育经费依旧呈现不足现象,尤其在深度贫困区,直接体现为硬件设施供给不足,教师补贴少、福利待遇低,学生补助经费少,难以满足实际教育经费的需要。教育资金的不足或不到位,也导致家庭“教育致贫”现象的反复出现,以及家庭贫困逐渐“内卷化”,返贫率高等;造成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反复,难以取得实际进展。

(三)社区教育欠缺

学校教育是各类教育的基础,而社区教育则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对青少年的品德培养、民族文化熏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传承在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以文化人,对社区教育加强羌族传统优良文化、非遗技能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羌族地区普遍缺乏对青壮年、老人以及儿童的社区教育,羌族特色文化感染力降低,地区文旅业经济随之出现下滑趋势,使文化的经济功能难以发挥作用。在深度贫困区域,村落的社区教育有利于扶志、扶智开展,也有利于改变传统观念和传输实用技能,实现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现在,羌区农村深度贫困区域普遍缺乏社区教育,有待深入推进。

(四)社会联动扶贫力量薄弱

羌族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政府为主导,存在“强”政策依赖性问题,未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工作。党的政策明确指出“东部帮扶西部”和“社会联动扶贫”,但其落实存在偏差,社会企业与高校等对于贫困区的精准扶贫也未能发挥有效作用,导致精准扶贫工作主体单一,实施过程吃力。国家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同时,如何多渠道联合社会力量,也将有利于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

(五)民族优秀文化对教育扶贫作用重视不足

“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从教育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以文化人的过程;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起着中介转化作用”。以文化人,以教育为途径,是促进羌族人口素质提高、帮扶脱贫思想灌输和促进地区整体脱贫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学校教育中,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有限,校本课程等普遍缺乏,羌语双语教学老师等普遍缺乏,羌族优秀传统文化遗失严重,都为教育扶贫提供了阻断路径,难以实现区域整体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升。

四、促进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的优化路径

(一)扶政策之贫:政策改善下的教育精准扶贫

层级定位教育需求幅度,从城市到乡村,建立梯级教育精准扶贫需求模式,根据不同等级的教育需求,采取不同的帮扶力量投入与措施开展,着重于乡村与深度贫困区的投入。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帮扶,实现基础人才教育普遍化;通过社区教育,实现职业技能输出、羌族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从资金、教育、技术等全方位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予以支持,做到羌区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层级定位、全面帮扶”方法下,全方位落实各主体责任,以政府主导,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各方出力,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包围,精准定位实施。

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通过科技手段,对教育贫困程度、教育需求程度进行量化,对干部监测、执行工作进行量化打分、科技打卡与数据上交、核查。上级考核不死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鼓励责任-利益连带与廉政建设意识输出。加强民众反馈,建设民众反馈机制,建立教育成果考核与退出机制,促进教育成果巩固与有效落实。

(二)扶教育之贫:贫困区教育的“施救”政策

1.教育硬机制供给充足

政府主导教育精准扶贫开展,确保羌区各级政府教育资金补给充足,深度贫困区教育资金侧重,城乡教育硬配备到位,鼓励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室、桌椅、多媒体教育设施等实现与东部无差异,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差异配置、精准投放,促进教育公平。鼓励联合社会力量,增加教育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利用互联网传播效应,吸引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力量前来帮扶,促进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

2.完善教育软机制

教师是羌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面对羌区教师数量普遍偏少、素质普遍偏低、乡村教师留不住等情况,实施鼓励东部扶贫支教、高校免费师范生项目开展,鼓励到乡村任教,提升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和扩大贫困区教师编制等,提升教师任教满足感,提升羌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根植性。并鼓励联合高校进行教师培训,传输科技技能,配合“互联网+”,提升素质专业化,尤其针对学前教育教师,做好保育员与教师配备和工作划分,确保教育质量有效提高。

(三)依靠教育扶贫:贫困区教育的“自救”措施

1.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羌族人才

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教育扶贫工作具有立竿见影的实效性,对于羌区以及家庭扶贫的短期内脱贫自生力催生具有重要作用。鼓励企业联合学校职业教育培训,培养实用技术,并确保羌族人才与企业对口衔接,实现羌族人才精准就业。大力发展羌族文旅产业相关性服务项目,发挥文化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增长。

2.开展社区教育,整合社会资源

社区教育是目前羌区教育的短板,尤其在深度贫困区。由各级政府主导,联合党员、干部以及社会力量,对地区成人、老人开展社区教育,根据教育需求,提供相应的技能服务、思想教育,促进扶思想之贫,扶技能之贫。社区教育中,鼓励发挥羌文化传承者的作用,加强宣传与教育,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社区教育内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多途径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介入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构建“学校+社区+社会”的立体模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羌族地区教育发展。

3.开设特色羌文化教育,推动羌文化创新与传承

羌族传统优秀文化,包括羌语、羌绣、羌笛、传统服饰,羌族舞蹈、羌族建筑以及民族信仰等,多数被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传承、保护和创新,并促使成为特色民族教育,发挥民族文化作用,实现内源式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各级教育因地制宜开设羌文化特色教育课程,编制校本课程,倡导校校共享,促进羌区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尤其在高校和职业教育阶段,鼓励开发提升羌文化经济价值,促进民族文化价值的传承、创新与开发,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对教育扶贫、地区扶贫的作用。

猜你喜欢
羌族精准民族
我们的民族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