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医学类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2020-12-29 15:12孙剑刚邓毛子包永芬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医学类导图教学内容

孙剑刚,邓毛子,朱 薿,王 龙,包永芬

(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生物医学类课程是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形态学、机能学及病原学等学科领域,在学生的培养进程中起着基础与桥梁的重要作用。这类课程教学的共同特点是:知识繁多、内容抽象、枯燥乏味但逻辑性较强,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与记忆,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烦情绪[1],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均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创新型、综合型高水平医学人才的目的,各高校针对医学类课程包括生物医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究,而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最常见的措施。近年来,思维导图应用于医学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方兴未艾[2-3],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也进行了相关尝试与探索,发现与其他生物医学类课程教学类似,思维导图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的确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认识误区和应用限制。本文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实施的实际情况,从优势和问题两方面进行总结与思考,并提出建议,以期待思维导图在生物医学类课程教学中发挥更佳的作用。

1 思维导图与思维导图教学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也称为心智图或脑力激荡图,是由英国教育学家Tony Buzan于21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革命性思维工具[4]。它以发散与收敛并存的思维模式,利用中心图、线条、关键词、图像、颜色、结构六大核心要素,对内容进行梳理和压缩,将繁多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突出思维内容的中心和层次,不仅加速记忆与累积知识,而且层次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隐性知识的可视化,便于使用者分析思考、归纳总结、自我探索,并更好地把握工作与学习的重点与方向,具有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等优点。2006年以后,国内教育界开始引入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多集中于文科性质的专业,后逐渐覆盖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生物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和药学等领域,用以对现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旨在寻找一种适应范围更广、应用性更强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就是利用这种可视化的工具来辅助教学,改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2 思维导图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2.1 科学地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种赋予个人利用独特的视角、想象力及直觉,通过不同的方案去解决问题的非常规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找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这是高素质医学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征。而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形、图像及文字等手段把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联系起来,让人的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在增强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5-6],在生物医学课程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2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生物医学类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多,知识点分布零散,导致学生难学难记。思维导图正是利用其直观化、发散化和非线性的特点,以形状、符号、文字、图形、色彩等多种方式,清晰地展现各知识点,并将散在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的系统整理,构建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连接和体系结构。同时思维导图还可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由点到线,由线成网,如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生化代谢、感染与免疫、病生机制等知识实现相互交汇贯通,并实现基础学科向前联系临床,临床学科向后回顾基础,注重学科的联系,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规律、完整。

2.3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意愿通过各类图像、符号、线条等加强记忆,提炼学习信息,构建完整的生物医学知识结构网络[7],即形象又美观,便于理解记忆和激发想象力,减轻了学生课程学习的负担,提升了自信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思维导图的制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实现从知识体系到知识技能,再到学习能力的转变,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

2.4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在应用思维导图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知晓思维导图的特征及应用,对授课内容应有充分的准备,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师的知识更新及充分备课才能实现。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别于多媒体授课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改善和变革,通过新的工具和策略,以适应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思维导图教学法还能增强师生互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是一种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和积极的教学方式,因此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针对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3.1 教师的要求

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并非教师简单地将思维导图插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而是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诸如思维导图制作技巧、教学内容与思维导图如何有机结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展示、如何进行教学互动与反馈,等。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并解决,所以建议教师:(1)应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特征及制作技巧,特别是相关制图软件的应用,如多功能的思维导图软件Mind Master、XMind等。(2)教学内容是核心,因此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应丰富,尤其是与生物医学相关各学科的知识要丰富。(3)只有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才能实现二者的融合。(4)需要所有本课程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坚持并引导学生应用。

3.2 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学习什么课程内容,只有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端正的态度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完成学习任务并取得好成绩。生物医学类课程学习的时间长、内容多、难度大,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并非一两次课可见成效,而是需要持之以恒,所以对学生建议:(1)授课班级应该有良好的学风及个人端正的学习态度。(2)学生愿接受新鲜事物且无明显的抵触情绪,能积极配合教学。(3)正确理解思维导图与课程学习的关系,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才能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切勿片面追求其新鲜感或观赏性,重在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4)思维导图是融合了记忆力、创新力、逻辑力的智能节点图,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思索与创新,由于生物医学类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因此提倡学生之间积极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3 教学内容与思维导图的构建

生物医学知识体系庞大又复杂,学习过程中厘清头绪最为关键,这也是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模式的目的所在。构建的思维导图中应清晰体现出主要、重要的教学内容,建议:(1)将教学及学习的重点以及疑难点归纳概括,如病原生物学中的病原体生物学鉴别特征、致病物质、致病机制等内容。(2)囊括“三基”内容、知识点明确、层次分明,易学易懂。可根据不同学科情况,灵活变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勿千篇一律,可依据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分别构建灵活多样的思维导图,如知识板块图、章节概述图、重难点解析图等供学习使用。(4)在不同教学场景下,可由教师、学生个人、学习小组及全班学生分别完成并运用不同要求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和学习。

3.4 教学评价

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效果评价多基于学生考试成绩或问卷调查的结果[7-8],针对生物医学课程教学中的“长、繁、难”等特点,建议:(1)首先考虑引入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考试等情况及时掌握并实施相应对策,当然这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完成。(2)亦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体现学习的量与过程,既要出参考最终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平时教与学的重要反馈信息及处理对策。(3)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课程教学效果中应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如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散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应用分析能力等。

猜你喜欢
医学类导图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医疗体育功能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背景分析及设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