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苑,殷 蕾,梁 可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药学类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包括药品概念,药事组织体制与法律体系,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信息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管理等[1]。学好本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为其今后从事药品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等工作打下基础。该课程时效性、政策性较强,内容多且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掌握所有知识点。微课具有信息化、情景化、资源容量小、易更新、传播形式多样等优势,将其引入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既能使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可视化、情景化的方式变得生动具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药事法规时效性强、更新频繁的缺点,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个性化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扩招及学生数量锐减使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2]。(2)近年来,药事法规与监管措施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则较慢。(3)该课程实用性强,涉及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而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及实训场地有限,无法开展所有实训项目,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医药类职业院校虽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但由于课程的特殊性,仍然无法脱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较差。
根据学生特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药品概念、药事与药事管理、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假药及劣药概念、国家基本药物、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和药品包装、药品广告、药品注册流程、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开办条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等内容使用微课教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微课素材为教师搜集的资料、教材内容、网络图片、相关文件及视频。在整合素材的过程中,注重趣味性、突出重难点,将法规性和实践性强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利用Camtasia Studio等软件对整合后的微课素材进行录制和后期加工,配上相应的文字,尽可能使视频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微课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作为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3],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中解放出来,既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可真正实现课堂的翻转。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微课,要求学生课下观看视频进行预习,学习浅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2],而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则可通过课上讨论来学习。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内容多且枯燥的课程,将枯燥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制作成微课,既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将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把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药品广告的相关内容时,先让学生课下观看两个药品广告,在视频最后留下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和《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在课上播放与药品广告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此视频进行分析,加深理解。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现行法律法规,一旦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旧的内容便不能再用,而教材更新速度很多时候跟不上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比如,2019年,相关部门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而最新的教材是2019年7月出版的,来不及增加这部分内容。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及时获取最新行业资讯,也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将新知识教授给学生,保证学习内容的时效性。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涉及真实的药品生产、经营全过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到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录制视频,再制作成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真实的药品生产、经营情况,比纯文字描述或语言讲述更加直观,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微课网络平台的应用使学生可以及时与教师、同学互动,教师亦可根据学生观看微课后提出的建议对内容进行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较少,大部分学生不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分析微课下载量、话题评论情况,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4]。学生对将微课应用于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的效果表示肯定,希望在更多课程中引入微课。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微课,不仅有助于学生预习和复习,还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利用微课辅助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但从长远来看,则有助于开展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