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刘丽 速凤媛 周廷艳
顺铂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消化道带来一定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症状。随着中医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与创新,穴位贴敷等护理方法开始被重视与应用。本文就对患者应用顺铂进行化疗时结合穴位贴敷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呕吐及恶心有效率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确诊恶性肿瘤并应用顺铂进行化疗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干预组,每组50人,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5.32±6.45)岁;干预组患者男性28人,女性22人,年龄42~79岁,平均(54.62±7.58)岁。纳入标准[1]:①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②均符合需要应用顺铂进行化疗的病情状况;③排除其他原因导致恶心、呕吐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使用顺铂进行化疗前半小时常规遵医嘱预防性使用静脉输液托烷司琼5mg,并实施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病史,做好健康宣教,告之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给药途径,饮食浅谈等。干预组患者在应用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穴位贴敷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进行化疗前1~2小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贴敷部位,选取神阙、中脘、内关、足三里、脾枢、大肠枢等穴位,用配制好的中药粉加透皮剂调成糊状,贴于穴位每日6~8小时;选取耳穴神门、肝、脾、胃、内分泌等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1~2天更换,左右耳交替。持续到化疗后三天,贴敷过程中观察是否有渗漏、滑脱、皮疹等情况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包含头痛、头晕、腹胀、便秘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发生率越小,代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越显著,反之,表示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对患者缓解呕吐恶心情况进行分析,从患者开始进行化疗为准直到化疗结束后三天,护理人员开始对患者进行观察并记录呕吐及恶心发生次数及情况,观察指标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人数×100%。
1.4 统计资料 采用SPSS17.0统计和整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情况 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0/50)显著低于实验组62.0%(31/50),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缓解呕吐及恶心有效率对比情况 干预组患者缓解呕吐及恶心有效率86.0%(43/50)高于实验组76.0%(38/50),差异显著(P<0.05)。
穴位贴疗法是建立在中医经络学说作为理论依据基础之上,把药物研制成碎末,再应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调成浆糊状,也可以利用凝固状的油脂、黄醋、米饭或枣泥制作成软膏、饼剂,倒入中药汤剂熬成药膏,同时还可以将药末撒在膏药上,贴于穴位之上、患处,该方式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2]。一直以来,我国中医治疗学中穴位贴疗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研究人员对疾病对抗期间不断总结出创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实验组和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呕吐及恶心有效率进行护理效果的对比,干预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实验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证实穴位贴敷干预方法对采用顺铂进行化疗患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缓解化疗患者呕吐及恶心情况应用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法可以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同时减少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