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爽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29)
断奶前后的仔猪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仔猪断奶过程中,是疾病的高发期,仔猪的机体免疫力可能会出现下降。因此养殖人员要提高断奶前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仔猪断奶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断奶中仔猪饲养管理、断奶后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由于仔猪生长到约14 d 时,哺乳母猪的乳汁已经无法满足仔猪的基本生长需求。因此为了确保仔猪断奶的顺利进行,应当开展相应的断奶前仔猪饲养处理工作。仔猪在准备断奶前,已经逐渐适应了外部自然生长条件,饲养人员要及时给仔猪喂食饲料,这样能加快仔猪适应自主食用饲料的进度。因此在仔猪断奶前,养殖人员要对仔猪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训练,确保仔猪在断奶过程中,不会出现不适应等情况。尽早补充饲料的目的是提升仔猪的肠胃功能和饲料等硬质饲料的消化能力。对于体重偏低的仔猪,可以适当减缓饲料填充和断奶时间,当仔猪的体重满足断奶标准后,方可进行断奶,保证仔猪的发育不受影响。一般要求仔猪的体重达到>5 kg,同时日龄在25~30 d,这样才满足准备断奶的要求。养殖人员要在仔猪猪群中,划分出先后断奶的仔猪个体。一般情况下,相同日龄条件下,体重较大的仔猪优先进行断奶。养殖人员要准备合适的饲料,确保断奶仔猪的发育保持正常水平,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在对仔猪进行断奶的过程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不要突然间对仔猪停食母乳。养殖人员可以在断奶前,将仔猪与哺乳母猪进行分时段隔离饲养,目的是降低仔猪与哺乳母猪之间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仔猪的断奶适应性。这种断奶方式比较科学,对仔猪产生的负面影响比较小,是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断奶饲养管理技术。还有一种断奶方法,即一次性断奶措施。如果仔猪猪群的体重等参数比较接近,没有明显差异性,养殖人员将仔猪和哺乳母猪一次性分开养殖,隔断仔猪和哺乳母猪的接触。这种断奶方式具有效率快、节约养殖人员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但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仔猪出现比较明显的刺激反应,仔猪可能会表现出比较烦躁不安的情绪,容易降低仔猪的饲料进食量,影响体重正常生长。
对仔猪进行断奶,养殖人员要控制母乳喂养次数。根据仔猪的个体情况,在断奶前3~5 d降低母乳喂养次数。需要注意的是,在断奶当日需要停止喂养母乳,隔断与哺乳母猪的接触,这样能降低仔猪在断奶出现应激反应情况的概率。养殖人员将仔猪留在圈舍内,将哺乳母猪赶出圈舍,仔猪在原圈舍内再待3~5 d后,再带出圈舍喂养,这样能避免仔猪在断奶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养殖人员在仔猪断奶时需要配置合适的饲料,饲料的喂食量要逐渐增加。在断奶第1 天,养殖人员要喂食仔猪进食总量20%的猪饲料,在断奶当日约喂食仔猪进食总量70%的猪饲料,在断奶后3~4 d则隔断母乳喂养,全部喂食猪饲料。
养殖人员要做好猪舍的通风与清理工作,炎热的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通风消毒的工作,寒冷的冬季要做好仔猪猪舍的御寒防风工作。如果猪舍内温度不合理,容易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情况严重还会造成仔猪由于机体调节紊乱。一般情况下,猪舍内温度需要控制在22~27 ℃,同时要确保猪舍内温度保持恒温状态,这样能避免猪舍内出现温度突然失衡等问题发生。养殖人员要加强对仔猪的日常监管,观察仔猪的行为。养殖人员要定期更换草垫,避免草垫使用时间过长而滋生细菌。
仔猪在断奶后的主要饲养管理工作是防止仔猪出现腹泻。由于仔猪的肠胃系统还未完全建立,突然间由母乳喂养转化为饲料喂养,容易出现胃肠不适,最终导致腹泻。严重的腹泻会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从而使仔猪出现疾病。养殖人员要对饲料进行消毒、霉菌毒素脱毒处理,确保饲料中的致病菌数量减少。养殖人员要对饲料槽、饮水槽、排泄物等进行消毒与处理,防止未食用的饲料和未处理的排泄物内出现寄生菌等致病细菌。还需要注意防止流行病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仔猪的患病几率,确保仔猪断奶的顺利进行。如果出现腹泻等疾病后,要对症下药,同时要避免仔猪由于用药不合理出现病毒耐药性。
为了确保仔猪断奶的顺利进行,养殖人员要从仔猪断奶前、断奶过程中、断奶后3 个方面进行饲养管理。要保证科学断奶,根据仔猪的个体差异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断奶措施。养殖人员要不断创新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技术,确保养殖企业生猪养殖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