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 刀
(作者为独立书评人)
从金钱角度来看世界历史,金钱重塑了世界秩序,许多战争包括历史大事件其实早已注定,只是爆发地点、时间和媒介的区别罢了。但历史发展终究是“合力”作用的结果,金钱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权重较大的因子。
书名:《金钱何以改变世界: 换个角度看历史》
自人类发明了金钱以来,金钱地位便与日俱增。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看得到过去多远,就能看得到未来多远”。没有过去,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和未来,这句话放在金钱史方面同样适用。
韩国知名经济学者洪椿旭在本书中将经济和历史相结合,通过金融这一巨额资金流向的视角来观察世界,着重于观察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50大重要历史事件背景,站在金融的立场上梳理历史的流向和脉络,问题牵引,探赜索隐,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些重大历史问题提供了答案。本书共分7章,包含大量图片、图表和参考材料。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行文朴实,朗朗上口,无论对于业内人士还是门外汉,均极易进入洪椿旭所营造的阅读场景。
没有金钱,人类可以生存吗?当然能,但不能充分开发、组织、利用资源,就像原始社会。自从人类发明了金钱,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强,商品交换更加方便,许多商品运输距离越来越远,一步步“进化”到了今天的“全球化”。正是因为金钱散发出的巨大“魅力”,古往今来,总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甚至铤而走险,付出生命代价。
众所周知,金钱就是财富的象征,寻找财富也成为各类艺术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至今方兴未艾。15世纪末,哥伦布战胜重重风险,穿越大西洋,最后发现美洲新大陆,当然不是出于探寻地球奥秘的崇高使命。实际上,他的探险确为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等“风险”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近代经济学的引导下,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按照福布斯发布消息,2020年杰夫·贝佐斯以1460亿美元的财富雄踞世界首富第一名,其财富比2019年全球各国GDP排名中第58位的科威特还多近百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巨擘凯恩斯在《货币论》一书中亦指出,人们持有货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为了它的购买力。失去购买力的货币形如废纸,历史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通货膨胀教训历历在目。18世纪初,法国深陷的约翰·劳骗局,本质上就是因为货币超发无度引发通胀,货币最终丧失购买力信用的结果。
换句话说,金钱并不是发行者想发行多少就能够发行多少,其多寡与一个社会的商品有着某种逻辑对应关系,这考验货币发行者的智慧。就此问题,中世纪晚期最知名、最具影响力哲学家之一的奥雷斯姆在《论货币的起源、本质、法律与变革》中写道,货币当“归整个使用它的团体所有”,“货币的发行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服务,应当尽可能地照顾公众的利益”。强调货币的公共服务属性,意味货币发行数量绝非君王意志所能左右,而应是市场“说了算”。证券市场和银行的诞生,本质上也是市场回应公共服务需求发展的结果。
在洪椿旭看来,如果从经济特别是金钱角度来看世界历史,许多战争包括历史大事件其实早已注定,只是爆发地点、时间和媒介的区别罢了。
今天的人们明白,市场上的货币超发和少发都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前者会导致通胀,后者则会造成紧缩。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结论,历史上人们却经过了长期艰难而又曲折的摸索。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为西班牙带回了大量金银财宝,“买买买”成为那个时代腰缠万贯西班牙人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然而,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壮大导致东西联系的丝绸之路截断,西班牙手中大量原本用来购买东方香料、丝绸、瓷器等商品的货币,结果只能在内部消化,供求平衡打破,物价飙涨,西班牙商品平均上涨了四倍,经济学家们称之为“16世纪的物价革命”。
明朝则提供了一个货币紧缩的范本。喜欢看历史剧的人或认为,“万历中兴”的首功之臣当数首辅张居正。洪椿旭认为,张居正力推的“一条鞭”法虽不无进步意义,但明朝实现中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是海外白银的流入。明朝选用贵重金属作为货币,但本土白银产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币值明显过高,通货紧缩风险陡增。恰在此时,西班牙在墨西哥和秘鲁发现了大量银矿,大量白银于是飘洋过海源源不断地运向了太平洋对岸的中国。这就像瞌睡来了碰上了枕头,明朝货币发行压力得到缓解,而西班牙透过沿海采购了欧洲人最为看重的商品。
没有购买力即信用作坚强后盾的金钱犹如聚沙成塔,终将坍塌。洪椿旭指出,“荷兰和英国等人口并不多的国家之所以能够掌握霸权,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赢得了国民的信任,从而能够从国民那里筹措到低利率的资金”。19世纪,英国得以培育出一支战无不胜的海军,以弱胜强,战胜法国,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强国,纵然离不开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运筹帷幄,更主要的则是,英国充分顺应市场规则,发行了政府债券,并积极维护政府债券信用。唯一一次“失信”危机,导致了“光荣革命”。自那以后,“英国政府再也没有一次延迟支付过债券的利息和本金”。
相比之下,稳居“千年老二”、“拥有众多人口和广袤国土,还有强有力军队的法国没有一次在世界史的中心站立过”。法国也曾试图从社会融资,但从1559年至1788年,其王室至少有11次“全部或部分地没有履行债券”,信誉扫地。
不知什么原因,有一个重要因素洪椿旭并没有展开充分论述。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出版了有着近代市场经济理论“圣经”之称的《国富论》。斯密不仅发现了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还从道德角度为市场中的“自利”行为松绑。该书一经面世,受到社会热捧,也为刚刚兴起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更为广阔发展的理论依据。也就是从这时起,英国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殖民足迹很快遍布全球。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洪椿旭的答案简单直白: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英国没有。没有更多钱雇用劳动力的资本家,于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方面。也是基于同样道理,美国南方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之黑奴生产效率比北方高,所以对改革十分抵触。
金本位是金钱史绕不开的话题。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然而当一些人称赞尼克松将美元从金本位中解放出来时,选择性忽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当初由44个国家签订,美国独自放弃金本位,本质上是对信用的背叛。另一方面,没有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没有黄金霸权,更没有后来的美元霸权。
关于抛弃金本位,洪椿旭补充了另一个案例,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使德国经济完全崩溃了,可他们还能够培育出强大的军队,二战期间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灾难,他认为原因就在于果断抛弃了金本位制。洪椿旭称赞“从金本位制中被解放出来的中央银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采取果断措施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就是印钞不再看库存黄金的“脸色”。需要指出的是,在放弃金本位后,尽管美元坐稳霸权地位,尽管美元是国际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克林顿政府不再公布货币发行总量,开闸印钞毫无节制。
针对经济危机,洪椿旭开出了自己的药方,那就是“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就能够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性循环,还能使经济实现强劲增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大量发行货币。前面我们说过,货币对应社会购买力,并不是货币发行了就自然产生了同等购买力,一旦打破社会的供需平衡,货币将跌入通胀通道,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
本书中,洪椿旭列举了大量具体案件,试图说明金钱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作用。然而,单纯以具体事例来说明普遍现象,总觉得难避截趾适履、以点代面之嫌。金钱确实很重要,但金钱在历史重大事件中到底是起关键性作用,还是重要作用,这颇值深思。再者,如果金钱真的万能,宋朝富甲全球,为何未能阻挡北方铁蹄的蹂躏,至而亡国的命运?
倒是以为,金钱并不是一把解读历史事件的万能钥匙。历史是各种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金钱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权重较大的因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