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苍居士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务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从家庭餐桌到酒馆饭店,食客已散、佳肴未动的餐饮浪费现象仍不少见。
眼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各国敲响警钟。有人说,尽管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小觑;也有人说,考虑到今年干旱、洪水、疫情等因素叠加下可能导致的粮食减产,狠刹浪费之风比任何时候都更紧要。
小小餐桌,何以牵动中国?
巨量
其实,食物浪费并非“新鲜”现象。仅从一组数据,就能看出这种浪费规模之巨:
6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会在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被浪费。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科院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2013年至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总量约为1700万-1800万吨——注意,仅仅是“城市餐饮”这一环。
在这一环上浪费的1700万-1800万吨粮食,够3000万-5000万人吃一年,相当于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
同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超过1亿吨,其中水稻、小麦、玉米进口量逾1100万吨。也就是说,光是城市餐饮业一年浪费掉的食物数量,就超过了中国该年主粮进口数目。
环节
巨量的食物浪费,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食物的损失和浪费,通常发生在食品供应链前端和末端。前者指食物在生产、存储、分配、零售环节的损耗,后者指食物在消费端被人为丢弃、浪费。
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表明,消费端食物浪费在中国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占比最高:
一是餐饮业的食物浪费。2018年,中科院等机构对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座城市366家餐馆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中国城市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
二是家庭餐桌的食物浪费。2016年,中国人均家庭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年7.6-10.9千克,全年家庭食物浪费总量为1055.6万吨-1501.6万吨。
三是中小学校的食物浪费。2018年,城市中小学生每人每餐要浪费130克食物,浪费率为22%。
在物质条件日渐富裕的当下,“舌尖上的浪费”确实触目惊心。
形势
有人问,“煮多了”或者“点多了”都是自己的事,难道还能造成天大的影响?都是花自己的钱,凭什么要全社会来约束?
不妨算笔账:
按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提供的数据,全球每天有8.21亿人挨饿,另有1.35亿人正走向饥饿的边缘。联合国在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专门制定了一项具体目标:只有在零售和消费端将人均全球食物浪费减半,地球才可真正进入“可持续时代”。
一些消费者认为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吃不完是自己的事;但实际上,全球每年生产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一被白白浪费,最多可致“每天30万人饿死”。
在“资源账”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刘晓洁认为,食物浪费意味着大量水、土地、能源以及各类生产资料的无效消耗,同时增加了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负荷。
《2018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北京每年餐饮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为30万公顷,约为全市耕地面积的1.3倍;按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的说法,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粮食被浪费,“相当于每年投入农业生产的 14亿公顷土地和2500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被白白浪费”。
对中国而言,反对铺张浪费更是一笔“精神账”: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坚决清理整顿“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到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从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到发起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传统不能丢。
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后,俄罗斯、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十多个国家宣布限制或部分限制粮食出口。
那么,中國的粮仓储备足不足、数量够不够?“厉行节约”是否意味着“粮库告急”?
国务院新闻办2019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0公斤左右,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远高于17%-18%的国际警戒线;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完全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
一句话,中国已经实现“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但白皮书也指出,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现在绝非松气懈劲的时候——
中国人均口粮消费虽然稳中略降,但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持续增加。
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粮食生产不断向核心产区集中,粮食市场大幅波动风险始终存在;当前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
此外,截至今年8月5日,中国主产区夏粮小麦累计收购量同比减少938万吨;有专业人士计算,若让中国粮食“全口径”实现自给,还需增加约3亿亩耕地来种植大豆等作物。
更要看到今年全球旱灾、水灾、蝗灾的冲击,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的外部风险和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粮食产业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牢固。”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漫长的中国历史,饥荒曾是挥之不去的梦魇,王朝兴亡更替往往都与之密切相关。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完全吃饱,实际上就是过去几十年才实现的成就,这得益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农民辛劳以及国际物流发达等因素。
丰年不忘馑时,道理并不难懂。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坚持一手紧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选自“侠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