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不朽精神 守护民族血脉

2020-12-28 17:01石岳巍田薇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学剪纸学生

石岳巍 田薇

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人“走出去”成为大势所趋,如今的“游学”更是一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跨文化体验式的研学活动。在研学期间,学生走出去,学习了解当地文化、参观考察著名景点,是学和游的结合。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结合大同地域特色,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充分调研与实践,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开发“游山西·读历史”系列研学课程,创建了有广度的社会实践教育、有温度的研学实践教育、有深度的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的综合实践“实景”课堂。

10月19日至23日,《山西教育》采风团记者深入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同市参加第四期“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活动的学生们一起,用双脚丈量晋北土地,用双手触摸文化脉络,用文字记录精神传承。作为“劳动教育·革命精神”主题研学线路的随行记者,我们深入广灵和灵丘,领略了剪纸技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见证了劳动人民不等不靠,用柳编创造美好生活的优秀品质;重温了平型关大捷胜利的记忆;追忆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广灵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守护

“鏤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作为根植于生活的民间艺术,是几千年民俗情趣的传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不断蜕变、完善、创新,成为老百姓内心情感的寄托。这项兼具美育与劳动教育功能的民间艺术,成为研学的绝佳资源。

10月20日,我们来到了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广灵。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汉族民间剪纸的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这项集历史、社会、经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凝聚着广灵深层次的文化基因,蕴藏着广灵百姓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广灵剪纸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带着守护文化遗产的初衷,学生们踏上了广灵剪纸的探访之路。

车辆直达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一下车,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剪纸文化的探究学习中。“广灵剪纸主要为刀刻染色,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要经过设计图样、熏、刻、剪、染多道工序……”广灵剪纸博物馆的讲解员带领学生在参观展览作品的过程中详细讲解了广灵剪纸的历史渊源、特点、类别、工艺等,学生们在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中且行且记录,一幅积极求知的生动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广灵剪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从刻刀的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很难想象,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艺术的火花是怎样迸发出来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刻出了山西文化的精髓。”一名学生在研学手册中这样记录到。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在剪纸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动手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一幅幅别有意趣的剪纸作品呈现出学生令人慨叹的艺术创作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每年的研学旅行是他们最期盼的日子,他们说这是最有收获的学习。”大同一中的年级主任席老师谈到,“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旅行中学习新的思维方式,促进了课堂上的学习。”研学活动产生的实际意义让师生受益匪浅。

“小剪刀传承大梦想”,广灵剪纸的工艺和价值需要新生代的有志青年来守护,民间的宝贵文脉需要祖祖辈辈来传承,唯有守护,才能留住当下;唯有传承,才能守望未来。

柳编:编出勤劳致富的美好生活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利用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的特点,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同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编,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贫困群众的脱贫增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勤劳的广灵妇女通过柳编摆脱了贫困,广灵巧娘宫便是在柳编产业渐成规模的背景下成立的。这是一家以柳编为主导产业的非遗技艺传承专业合作社。在这里,一件件精雕细琢的柳编制品折射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不断探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正是需要代代相传的民族瑰宝。如此,巧娘宫成为此次研学的第二站。

参观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了解柳编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工艺,体验柳编的魅力,是研学的第一个任务。学生们仔细观察着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草编提篮、挎包、挂件、花瓶、果盘、坐垫……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各自抒发着自己的感受。“农妇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甚至艺术品,在柳条之间有她们浪漫的想象。”一名学生这样慨叹道。柳编工艺的价值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所捕获。研学的第二个任务便是观摩柳编制作的工序,亲自完成一个柳编制品。学生在编织老师的指导下大展身手、反复尝试,虽然编织的作品“奇形怪状”,但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自豪感,研学的价值得以生发。

“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劳动虽然艰辛,但能编织希望、创造美好,这是学生“游”之所悟。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革命精神永存

1937年9月25日晨7时许,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第21联队一个步兵大队乘百余辆汽车在前,随后是载满军用物资的200余辆马车,由一个骑兵小队殿后,浩浩荡荡地进入乔沟一线峡谷公路。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八路军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分别按照作战方案中制定的“拦头”“斩腰”“断尾”的任务要求,于9月24日午夜冒雨进入设伏阵地。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凭借乔沟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向沟底公路上的日军猛烈开火,随后冲下公路将敌人分割包围,展开肉搏战,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终将进入乔沟一线的日军1000余人全部歼灭。八路军115师浴血奋战,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利。

第二天的研学目的地就是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早上7时许,大巴载着45名学生缓缓驶出基地,向抗日战争第一场伟大胜利的诞生地进发。此时的大同天气已颇有寒意,车窗外凝结了一层薄薄的水汽,车内的学生们却没有被早起的寒冷打败,个个精神抖擞地听着教官讲解发生在80多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史。驶下高速,大巴沿盘山路曲折前行,车内的学生们自发唱起了革命歌曲,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山间回响。临近目的地,学生们换上八路军藏青色的军装、束起绷腿,整齐列队向纪念馆进发。山路蜿蜒、寒风袭人,学生们在教官带领下步履矫健、口号不绝,他们在将帅广场驻足,向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行注目礼。

进入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观看着图片影像资料,学生们详细了解了平型关大捷的全过程。八路军当年的武器是射程百米的单发步枪,装备落后。日军的武器有三八步枪、轻机枪、九二式步兵炮,装备先进。在敌我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八路军战士最终取得胜利,靠的就是不畏强敌、敢于牺牲、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精神和决心。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走出纪念馆时已过中午,我们登上大巴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白求恩野战医院遗址进发。由于路途遥远,且要进行“野外行军”的深度體验,所有人的午餐是在车上解决的,两块干粮、一包榨菜。一位学生说:“革命先烈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在车上吃简易午餐又算得了什么!”他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大巴行至山路尽头已不能前行,学生们鱼贯而出踏上深秋的山间小径。虽然此条线路的研学行程较为辛苦,但在学生们稚嫩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疲惫。山路再远,远不过白求恩跨越大洋支援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路途再险,险不过当年野战医院的炮火纷飞。经过近三公里的徒步穿越,学生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负责人向学生们讲解白求恩野战医院的光辉历史,学生们神情肃穆,仿佛耳边响起了当年的阵阵炮火,眼前出现了简陋手术室中摇曳的灯火。负责人援引了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话:“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有这样的感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他看来,成功在于有目标、坚持和有外物相助。目标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王安石所说的“志”正是我们常说的“目标”,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鉴古知今,学史明智。研学旅行正是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探寻“志”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书本之外找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具体对象,其意义是帮助学生懂得“假舆马而致千里”“假舟楫而绝江河”的道理。三天的研学课程,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创设了非遗传承、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四大着力点的体认环节。学生们在游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

研学,是一场身心的体悟与历练。

猜你喜欢
研学剪纸学生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大嘴蛙学剪纸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