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诗歌进校园之格律诗创作浅探

2020-12-28 13:41陈芳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1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创作

陈芳萍

【摘 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欣赏和创作诗词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格律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样式,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多方面的习惯和误解,造成了一些教学上的偏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能力,在高中校园加强诗词文化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在大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格律诗;创作;诗歌教学

学习格律诗,首先应明确以下概念及其关系:旧体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即通常所说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格律一般指诗词歌曲关于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词源》)本文所指古典诗格律,是指以近体诗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格律。

格律作为诗歌的表现形式,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段创造出外在的韵律美,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闻一多说:“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正因为格律的存在,才使得诗歌艺术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反观当下语文课堂,格律诗教学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但多停留在意象、手法、情感等内容层面,最能体现诗歌特点的格律从未作为知识考点,自然也没有在课堂上讲解传授。长期以来,这势必会造成传统文化衔接的断层,又谈何传承与理解呢?

加入格律常识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鉴赏教材诗词内容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旧体诗词能力的需要。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学生才会更加明確诗词的遣词用语,才能由感性到理性对诗词有更深刻的认知。高中近体诗格律教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字数和句数

近体诗对字数和句数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字数上,只允许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在句数上,标准也很明确,有四句诗和八句诗两种。四句的称为绝句,八句的称为律诗。如超出八句就叫“排律”(排律不属于本文探讨对象)。依此,格律诗的体式有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在高中课本中,杜甫《登高》与李商隐《锦瑟》属于七律,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七绝,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五律。

二、押韵

近体诗在用韵方面的特殊要求,可概括为两点:

(一)押韵的位置固定。每首诗偶数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押韵,称为“韵脚”。奇数句除首句可押可不押外,其他不得押韵。以杜甫《登高》而论,就是一、二、四、六、八句每句尾字押韵,诗中的韵脚为“哀”“回”“来”“台”“杯”,(均属于平水韵中上平声“十灰”韵)三、五、七句不押韵。而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七言律诗多是首句入韵的,五言律诗一般首句不押韵,如选修教材中杜甫的《登岳阳楼》首句“昔闻洞庭水”是不入韵的。五绝、七绝类推。

(二)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代汉语的声调分成平、上、去、入四声,要特别注意的是,古人用的是古韵,与普通话会有一定的区别。以杜甫的七言律诗《咏怀古迹(其三)》为例,其中的韵脚为“村”“昏”“魂”“论”,压“un”韵,按照今音来看,“论”是仄声,不符合用韵规则,但汉语的古音系统中,这个字读第二声,属于平声,即读作“lún”。所以要给学生讲明白,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发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字用现代汉语读出来看似不符合平仄规律,但在古音系统中,是完全符合规律的。具体可参考古人写格律诗所依照的“平水韵”,其中共收录106韵。这106韵部,依据汉字古音的四声,划分为平上去入四个部分。其中平声部30韵,上平声与下平声各15韵,上声部29韵,去声部30韵,入声部17韵,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具体可参详《平水韵106韵韵部字典》。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但是今人作诗,也常不拘泥于古韵,有学者主张按照普通话押韵即可,按照今音所押的韵可以叫作“今声韵”或“新声韵”。

三、平仄

平仄,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一般而言,古体诗对于平仄也是没有规定的,但近体诗有明确的平仄规则,约束最为严格的是律诗。关于近体诗内部的平仄格式,也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句内平仄交替,二是句间“粘对”相承。

(一)句内平仄交替。以七律为例,标准律句无非四种:①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②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③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④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以上各句,分别由四个“音步”构成,其构成原理是以“平平”与“仄仄”相交替,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感。但因每句字数为奇数,故须有一字“挂单”。五言律诗减去每句前面两个字即可。

杜甫是非常注重“诗律细”的行家里手,在此以被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为例,来分析其平仄规律。(先要弄清诗中“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都是入声字)

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②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起平收,第一字与第五字略作变化,为何可以发生变化,后文会提到)

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④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起平收,第一字与第三字略作变化)

第三句:无边落木萧萧下——①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第四句:不尽长江滚滚来——②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第五句:万里悲秋常作客——③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第六句:百年多病独登台——④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起平收,第一字与第三字略作变化)

第七句:艰难苦恨繁霜鬓——①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第八句:潦倒新停浊酒杯——②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首字略作变化)

以上正是平声和仄声相间,形成诗句的高低起伏,节奏舒张有度,富有音乐美。

(二)句间“粘对”相承。即各句之间的组合以“粘”“对”为规则,辗转相承。所谓“对”,就是一联之中(格律诗每两句构成一联),上下句平仄相互对立。如以上所举《登高》一二句即平仄相反,此即为“对”,三四句亦为“对”,类推。再说“粘”。“粘”也就是贴上去,平粘平,仄粘仄,具体表现为下一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跟上一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再细点说,就是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类推。以《登高》为例即可看出。

如此一来,前面提到的四个句式中任何一个作为首句,然后按“粘对”原则如此粘对相承,辗转延续,即成律诗以至排律。

(三)除以上“平仄交替”“粘对相承”的规则之外,有两点要格外留意:

1、若非在首句,奇数句尾字必仄。所以,除首句外,奇数句只能是①、③两种句式。

2、因为需要押韵,所以逢偶句尾字必平。所以,偶数句只能是②、④两种句式。

如此,七绝和七律的标准格式便各有四种:

七绝:a)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即①②③④的组合: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即④②③④的组合: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c)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即③④①②的组合: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d)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即②④①②的组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a)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韻:①②③④①②③④;b)平起平收,首句入韵:④②③④①②③④;c)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③④①②③④①②;d)仄起平收,首句入韵:②④①②③④①②。

如果把七言格律诗每个句子的首二字去掉,就是五绝、五律的格式了,不在此罗列。

以上是格律诗的标准格式,实际上古人的作品中完全吻合这些格式的并不多,如所举《登高》有些字的平仄,作者即做了一些变化,那又是为什么呢?这里牵扯到另外的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四)“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格律之妙,妙在既有原则又有变通,古人把这种宽严相济的特点概括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五言句子逢一、三位置上,七言句子逢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平仄可以不论(五言的“五”位置上的字是不能更换的),而五言二、四位置上,七言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明确、严格,不可含糊。但事实上这一原则的实行,要根据不同句式区别对待。具体来说,在①、③两种句式中,即仄声收尾的律句中,一三五俱可不论;在第④种句式中,即“仄平平”收尾的律句中,一三不论而“五”不可不论,因为第五字若为平声,则犯“三平调”(末尾三字为“平平平”)之忌;在第②中句式中,即“仄仄平”收尾的律句中,一五不论而“三”不可不论,因为第三字若为仄声,则可能犯“孤平”(除韵脚字外,句内只有一个平声字)之忌。

要掌握好以上的平仄规律,我们首先要学会识别入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图书或网络找到《常用古入声字表》以及《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等资料,多加查验、记忆即可掌握。

四、对仗

古典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在格律诗中,颔联和颈联的相应位置必须两两相对,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相反。如杜甫的《登高》,不仅全诗四联都进行了对仗,而且在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风急”“渚清”又分别和各自句中的“天高”、“沙白”相对,可见其对仗的丰富严谨。首联上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三个意象并列,写天空山上的意象,下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亦为三个意象,写水边的意象。对仗工稳,颇见功力。然而,这种四联皆对仗的诗毕竟只占少数,多数的律诗只要颔联和颈联对仗就可以了。首联与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另外,律诗诗句的出句和对句的字不可重复,意义不可雷同。同一首诗歌里面,一般不能有重字。

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以上的格律常识,仅仅凭借单纯的理解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这些知识去鉴赏古典诗歌,探索它的特质,发现与感受它的魅力,提高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尝试进行诗歌创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1]汤高才.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闻一多.古诗神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罗辉.诗词格律与创作[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4]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作者单位:湛江二中海东中学)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