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及发展策略分析

2020-12-28 03:04韦兰春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林业

韦兰春

摘 要 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林业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使用,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正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此,分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结合当下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促进林业发展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自然保護区;重要作用;地位;林业;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9.035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和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林业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甚至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的破坏。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以及海域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拯救濒危生物物种,成为生物物种的贮备库,还能够作为生物特性的研究基地。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让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既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自然保护区的地位和作用

1.1 增强林业发展的信心与热情

林业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建设自然保护区,能够发挥林业资源的独特优势,不仅可以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系统,也能为当地生活的居民提供一个良性、健康的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林业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教育性,大力建设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还能够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我国的林业建设中,从而有效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1]。自然保护区是林业建设发展的标杆,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林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1.2 有效推动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必须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使得整个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的林业资源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促使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有效发挥林业资源的优势。在我国林业跨越式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自然保护区不论是在技术还是在管理上都有着比较先进的经验和优势,所以在进行林业建设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当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促进当地的林业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1.3 满足人们对林业资源的时代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林业建设发展中,不仅可以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背景下的技术和经验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可以借助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的林业发展提供社会推动力。另外,随着全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人们的时代需求已经从最开始的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向生态宜居的生态环境需求转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开发,能够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更好满足人们新时代的生态需求,从而更好促进当地的林业建设与发展[2]。

2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式不协调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一些自然保护区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林业管理技术人才,林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很多自然保护区中的植被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甚至有些区域还有重复管理的现象,导致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协调问题,制约了当地林业建设的科学合理发展和开发。

2.2 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自然保护区中,林业资源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往往决定着林业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目前,我国的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体制仍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不够健全,管理中出现问题时一时间无法找到相应的责任主体,使得自然保护区中的林业资源并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另一方面,还会使得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制度标准,制约林业资源的建设和发展[3]。另外,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管理机构结构较为混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2.3 管理观念不先进

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处于偏远的农村和山区,管理观念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的林业建设和发展。当地政府部门在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地追究发展,只关注林业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导致一些地区出现过度开发而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长久以来不仅没有促进当地林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还使得当地的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2.4 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往往会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山区或农村,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发展空间有限,一些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大学生并不愿意去当地工作,很多管理人员是当地的农民和林农,整体综合素质并不高,缺乏专业的林业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在林业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中不能科学合理地发挥林业资源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阻碍了当地林业的建设与发展。

3 自然保护区发展策略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自然保护区中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思想,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利用当地的林业资源优势与相关产品有效结合,发挥林业资源的更大价值,这样既能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又能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再谈发展,先保护后开发,根据当地的林业资源分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和严格的林业资源保护制度,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林业资源开发与自然保护区的协调发展。

3.2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在林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对所在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全面掌握整个地区的植被分布情况,从而根据各个片区的动植物分布情况,采用适合实际的产业模式,根据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特点,适当采用林草间作的发展模式。还可以引进合适的林业产品和种类进行补充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当地林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4]。

3.3 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

在自然保护区中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时,要有效提高管理效益,就必須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在林业资源管理中,要将生态建设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日常管理的核心环节。同时,要对当地的林业资源管理机构进行整改,每个机构之间分工明确,权责分明,避免出现重复管理的现象,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4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林业建设过程中,要打造一支专业的高素质林业资源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提高管理人才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使得高素质人才愿意参与管理工作,同时也要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进而更好地促进当地林业资源的建设和发展[5]。

4 结语

在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管理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林业建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以及当地的发展相协调,不断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适当提高林业管理人才的福利待遇从而吸引专业林业管理人才投入当地的林业建设中,更好地促进当地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彦.探讨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种子科技,2020,38(1):120,123.

[2] 张学光.探讨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种子科技,2019,37(3):25.

[3] 刘勇.探讨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农业研究,2019(4):43-44.

[4] 李兰,王龙飞.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19(16):176-177.

[5] 胡华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方农业,2016,10(36):51-52.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林业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