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炼平 黄婵
摘 要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杉木以其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成材周期短的优势占据着重要的发展地位。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杉木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种植部门与人员必须针对当前杉木种植现状,对杉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完善与推广。基于此,就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示范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杉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示范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9.034
杉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不仅可以用作建材材料,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杉木种植基地,如广西、云南、浙江、福建等地。为实现地区杉木种植经济的发展,相关种植部门还需根据当地实际的种植情况,进行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做好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
1 杉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营造杉木66.7万公顷要求,近年来,在良种苗木培养的基础上,广西杉木造林产量已达到每年4.67万公顷,且造林面积呈逐年递加的趋势。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杉木种植栽培相比,良种苗木造林方式的蓄积生长量更高,且随造林年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因此,相关林业部门需加强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示范,从而更好地为大面积推广杉木种植提供样板,并逐渐提高地区杉木栽培水平与集约化经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1]。
2 杉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步骤
2.1 加强统筹领导,制定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进行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相关种植部门必须制定科学、有规划的实施方案。1)要设立专门的项目组,从而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严格的执行与监管,并做到权责分配,使得实施管理更加高效;2)在制定推广方案时,要以当地种植杉木的品种为基础,并对当地种植环境进行详细了解,从而使制定的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价值。
2.2 加强培训宣传,建设示范林地
在杉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中,宣传与示范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对杉木种植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1)相关部门需扩宽宣传渠道,对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理念、技术要点、运用优势等进行宣传。2)相关部门要加强示范基地的建立,以示范林所呈现的高效栽培的实际效果,来更好地进行推广工作,如天洪岭林场雖然规划建设杉木示范林42 hm2,林木年均生长量1.1 m以上,年均胸径生长量1.3 cm以上;但在实际种植中,却达到了营建杉木示范林42.2 hm2,林木年均生长量1.67 m以上,年均胸径生长量2.29 cm以上,超额完成了任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3)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杉木种植人才的培育,从而更好地提高杉木种植技术,并为广大种植户进行指导与示范,如在天洪岭林场杉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中,就对种植人员进行了三期技术培训活动,且参与人员达到160人次,超额完成了合同考核指标任务中的两次培训计划,并使得种植人员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
2.3 完善栽培技术,确保种植科学
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示范,要以科学的种植技术为基础,相关部门还要保障栽培技术使用的科学性。1)在杉木种植中,其种植的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科学的规划,使得杉木种植能够在具体的指导下顺利进行;2)杉木种植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步骤进行栽培,如选地、整地、定植等都有具体的方式方法;3)为了确保杉木种植的科学性,种植人员还要做好杉木种植的管理与检查工作,如定期进行抚育、施肥、除草工作,以提高杉木种植的成活率。
2.4 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林建设成效
天洪岭林场位于广西苍梧县北部,东西最宽10 km,南北最长9.5 km。该地区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主要山脉由北向南伸延,一般海拔高400~800 m,相对海拔高300~500 m,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一般坡度在30°以上,属于低山地貌。此外,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条件充足,平均降雨量1 192.3 mm,且土壤主要是由寒武系浅变质岩系的半变质砂页岩、变质岩等发育而成的赤红壤,土层深厚,肥力充足,是非常好的杉木种植产业发展基地。因此,种植人员在进行杉木种植时,要根据苍梧县天洪岭林场地区的地貌状况,合理利用杉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种植工作。
以天洪岭林场杉木高效栽培推广示范林建设为例,其规模及推广的栽培技术项目实施期间,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采用杉木良种壮苗营建杉木示范林共42.2 hm2,为考核指标42 hm2的100.5%。其中小境站10.00 hm2,八角山站19.50 hm2,香草站12.67 hm2,示范林全部在2018年4月完成造林。1)造林设计。示范林种植密度分别为167株/667 m2和133株/667 m2,株行距2 m×2 m和2.0 m×2.5 m,整地按常规40 cm×40 cm×40 cm,挖明坎、回表土并施放基肥。2)苗木选择。选择融水县贝江河林场、融安县西山林场杉木良种基地良种1年生Ⅰ级壮苗上山造林,裸根苗高35 cm以上、地径0.45 cm以上,容器苗高25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3)抚育管理。造林后每年进行抚育2次(个别地段3次),方式为全垦铲草或除草割灌扩坎,个别地段除草割灌,连续进行3年,分别在每年的4—5月和9—10月进行,做好防火、防牲畜工作,并减少人为活动破坏,确保造林保存率。4)施肥。造林当年整地过程中施放广西华沃特肥业有限公司的杉木专用基肥(N∶P∶K=5∶10∶10,有机质含量>10%),每株施放0.25 kg,追肥为广西华沃特肥业有限公司的杉木专用追肥,已连续施2年,每株施肥0.25 kg,在造林后第2年4—5月进行。
2020年2月,对3个地点的示范林进行调查测定,共设置标准地20个,调查数据统计结果,造林保存率95%,林分年均树高生长量1.54 m,年均胸径生長量2.20 cm,林分速生性状明显,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合同规定的考核技术指标。示范林生长情况调查见表1。
3 杉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的效益与后期发展
3.1 效益分析
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示范,给广西当地的杉木种植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天洪岭林场42.2 hm2示范林达到收益期时(15年生),每667 m2林木蓄积量可达15.0 m以上,以出材率0.75计,可生产木材7 121 m3以上,以1 200.0元/m3计算,销售收入可达854.52万元,扣除采伐成本及税费300元/m,利润可达641万元。2)生态效益。使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造林,不仅能够快速增加林木面积,促进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3)社会效益。通过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示范,不仅广西当地杉木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广大种植户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3]。
3.2 后期发展
为了加强杉木种植技术的应用,相关部门还要进行后期的技术推广规划工作。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3点。1)继续发挥示范林的宣传作用,逐渐扩大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范围。2)做好示范林的管理与监测工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细致的归纳整理,以更好地完善高效栽培技术。3)通过杉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的各种平台,促进杉木种植技术的全面转型,从而实现杉木种植的产业化发展。
4 结语
杉木是一种较好的速生商品用材树种,其高效栽培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关种植部门应不断完善杉木高效栽培技术,并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从而使杉木种植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吉葵,蒋华.林业生产中杉木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J].山西农经,2018(7):43.
[2] 兰乔云.杉木种植技术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J].农家科技,2018(7):62.
[3] 翁雯娴.杉木良种推广造林技术及应用探讨[J].农家科技,2019(2):112.
(责任编辑:刘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