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娇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教育成为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是目前学前音乐教学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而且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兴趣培养。本文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学前音乐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092-02
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学前音乐教育通过有效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接触音乐知识之初,就能充分激发起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意义。奥尔夫教学法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学前音乐教育中,能有效改善目前的学前音乐教育现状,显著提升学前音乐教育质量。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
音乐是人们表达内心感受的一个途径,是人们情感世界的窗口。传统的幼儿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领唱、幼儿被动模仿和学习,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感官相互配合,将听、说、读、唱、跳等方式相融合,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幼儿的音乐能力及情感体验,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需求的同时突出了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音乐学习引导,使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完成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布置的任务,从而有效达成最终的音乐教学目标。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特征
(一)原本性。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强调音乐是声音、动作等的自然流露,音乐教学应当充分利用音乐本身的自然性和机体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而非刻意地展现舞台表演。这种原本性的教学理念更容易打动学习者,吸引儿童的好奇心,使其主动融入音乐教学之中。
(二)人本性。以人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神实质。音乐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没有国界、种族之分的,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不同之处只在于音乐形式或表现方式不同。奥尔夫强调音乐教学应当广泛吸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将音乐平等地教授给所有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三)创造性。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大量运用到节奏性较强的乐器,注重通过感受乐器的节奏和音律特征,鼓励学生利用乐器开展即兴创作,乐器的不同可以让演奏效果变得多种多样,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
三、奥尔夫教学模式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声势教学融入音乐课堂
“声势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可谓整个教学思想和方法体系的基石。奥尔夫教学法包括律动教学、节奏朗读教学、声势教学、创作教学、器乐表演教学等五种方法。在奥尔夫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将五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尤其应当重视对于“声势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此方法针对不同的音乐课程,选取最适合开展“声势教学”的模块、阶段,以此为契机,使“人体乐器”发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当然仅仅重视“声势教学”并不能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独特性,在整个教学中,还应当重视“声势教学”与音乐、游戏等教学环节的完美融合。例如用声势来为音乐旋律伴奏,通过“跺脚”“拍手”“拍腿”“捻手指”等行为,将不可言说的音符转变为具体的动作语言,实现了人体动作与音乐节拍的有机融合与对接。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自身协调性的提高、音乐感知力的提升、听辨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之间互动协调性的锻炼有很大作用。再如接龙游戏,区别于传统的“听”“说”等教学模式,将声势完美应用于游戏中,不自觉培养了学生的听辨能力,提高其音乐感悟力,对于其应变能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二)幼儿音乐教育回归自然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原本性”思想贯穿始终。所谓“原本”,即“自然的”“原始的”“基础的”等,它强调音乐应当与人们的语言、行为相结合,它不仅仅是音乐,还应当是舞蹈等动作的体现。人们不应把音乐单独划出,意味着人们既应当是听众,也应当是表演者。儿童的天性也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提时期,还是应当被教化管理的幼儿园时期,甚至是还在母亲肚子里被孕育的时期,都与音乐密不可分。牙牙学语时,儿童会因为听到音乐有节奏地跺脚、拍手甚至转圈圈,幼儿园时期,老师和儿童共同参与,一起创作舞蹈、游戏等,将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与老师的创作力完美融合在一起。孩子们的这些表现都源于内心的喜悦,是一种本能,是自身对于实践经验的一种反应,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在幼儿阶段,极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作力,提升其对音乐的感知力,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古人常言“寓教于乐”“乐者乐也”,其本质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一致。压抑的氛围、充满压力或困难重重的境遇是不可能激发孩子的天性的,更遑论启迪孩子的智慧了。
(三)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开发幼儿的艺术才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之所以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关键还在于其自身极强的综合性。奥尔夫强调,教师的传授、说教并不能成为儿童获得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儿童必须通过尝试和做,去体验、感知音乐。而奥尔夫音乐教育又有“声势教学”“器乐表演教学”“创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儿童在接受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触了合唱、舞蹈、钢琴表演、舞台剧表演、诗歌朗诵乃至戏剧表演等多個领域,可谓将传统的音乐教学融入到了语言、舞蹈、艺术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完美融合。除此之外,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于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渗透,比如音乐节拍中蕴含着数学知识,词语中包括了对季节、天气变化等的认识,针对一些诸如春节、端午节、母亲节等的民俗知识,教师往往会在相关的音乐中传达春节包饺子、吃年夜饭、贴春联,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母亲节表达妈妈的辛劳和对妈妈的爱等内容,对于孩子更好地认识自然、世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对爱的感知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提升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四)培养幼儿利用乐器即兴创作的表演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培养儿童利用乐器即兴创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的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樂器发出的声音,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风格。使幼儿在完全释放天性的、放松的氛围中,不断开拓自身创新思维,勇于尝试不同乐器,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感知日常事物的同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即兴创作。孩子在即兴创作时应当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即兴创作内容较为宽泛,并无特别标准。但是对于教师的观察力、洞察力等自身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对于学生的即兴创作作品应当进行及时、客观的点评,既要准确表达学生在创作中的不足之处,指明正确的练习方向,也应当充分肯定孩子创作中的闪光点,最大限度保留孩子的创作热情。幼儿运用乐器,与音乐实现了完美对接,构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音乐与乐器教育的教学模式,开发了幼儿的即兴创作能力。
(五)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幼儿的成长发育特点。学龄前幼儿对于游戏的钟爱毋庸置疑。奥尔夫认为游戏应当作为一种长期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练习也好,学习也罢,都应当以游戏为抓手,融入音乐基础知识,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亲身体验,感悟音乐。比如,学习歌曲《捏拢放开》时,老师可以首先给宝宝讲解手指和手的结构,包括手指、关节、掌心等,然后让宝宝跟着音乐,跟着节拍,和老师一起做双手握拳和伸展手掌的动作。开心快乐、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度,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也更有利于幼儿消化吸收各类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四、结语
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开发、兴趣培养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奥尔夫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特别适用于在学前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沟通交流的能力。因此,学前音乐教育机构应当在当前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逐渐融入奥尔夫教学方法,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整体素质和音乐修养的提升,在音乐学习中积极主动感知音乐,体会音乐的美,培养自己的主动创造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洋.试述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6):148-149.
[2]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
[3]白艳.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2):158-159.
[4]曹洋.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1,000(001):34.
[5]陈萱萱.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对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的启发[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3):198-199.
[6]顾慧雯.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2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