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崔隽 隋坤
2020年过去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这一年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更加难以忘记。
有一些历史时刻需要铭记。
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疫情病原。
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冠肺炎第一版诊疗方案、防控方案。
1月23日凌晨2时许,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23日10时起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1月25日,火神山医院开始建设。
2月5日,湖北首家方舱医院投入运行。
……
3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我国正按照5种技术路线开展新冠疫苗的紧急研制。
4月8日起,武汉市解除持续76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还有一些人的细微时刻,有一些闪烁的星光,也不要忘记。
1月2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护士郭琴申请复工,那时她患新冠肺炎刚康复,但不想掉队,她说:“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被需要或者是去做一些事情,是一种幸福。”
1月末,92岁的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室組长敖忠芳坚持出诊。“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我自己愿意来的,我承担这一切。”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她是面带微笑的,镇定且从容。
4月8日,武汉“解封”。当晚9点半,雷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杨晓仍在同战友一起打扫“战场”。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们很像战士,战士的使命就是服从命令,我们的命令就是守住我们的病人。”
“您完全康复后,最想做什么?”武汉解封后,记者问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社区的社区医生李耀堂。他今年85岁,曾感染新冠肺炎,但死里逃生。当时他还没痊愈,无法下床行走,却用大音量喊出:“去社区医院,给人看病。活下来了,那就多给人民做点事情。”
……
他们与病毒作战,与焦虑搏斗,与时间赛跑。他们经历过生的喜悦,也感受过死的残酷。支撑他们冲锋陷阵的信念是一致的,那就是坚持到抗疫胜利的那一刻。
2020年,全国有数万学生考入医科大学,也有数万医学生毕业。入学时、奔赴岗位时,他们都会举起拳头宣誓:“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020年,我们向中国医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