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
王大伯是位非常热心肠的老人,亲戚朋友有什么困难,王大伯都会积极给予帮助。但王大伯的热心肠却没有得到女兒的理解。原来.王大伯经常将答应亲戚朋友的事情转交给女儿。起初女儿顺手就帮了,但随着次数的增多,难度的增高.女儿开始抱怨王大伯。这让王大伯非常困扰.难道帮助别人也有错吗?
1.先排除病态“热心肠”。乐于助人是一种非常值得发扬的品德,但在心理临床工作中,由于过度“乐于助人”造成家人困扰而前来咨询的人其实并不少见。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要排除病态“热心肠”。
所谓病态的“热心肠”,是指由于精神心理疾病导致的热心肠。如果老人原本并非乐于助人的人,在近一两年内突然乐于助人;或以前帮助别人时还有理性,但近一两年特别热心、特别大方且自以为是,那么,这种热心肠很可能是病态的。最多见的就是动脉硬化或小中风导致大脑结构改变,家人应尽快带其就医。
2.老人助人:理解但不纵容。老人乐于助人,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寻求价值感。老人退休后社会地位下降,此时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找价值感,而帮助他人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家人应该给予理解,但也不意味着纵容。
老人退休后,可以帮助别人的情况越来越少。但不少老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很多时候会应允别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此时就会寻求子女的帮助。如果家人觉得老人的要求过分,最好明确拒绝。但需要讲清楚拒绝的原因,并且立场一定要坚定。如此才能帮助老人重新界定自己的能力界限,在下次遇到别人寻求帮助时衡量自身能力,做到力所能及。
需要提醒的是,家人如果立场不坚定并一味地帮忙,会让老人对自己的能力存在错误的预估,答应别人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3.子女也需反省。老人热心肠引发的矛盾也不能全部归因于老人,有时可能是子女的问题。老人退休后,子女对老人的要求会发生变化,认为老人应该颐养天年,不要管太多事。所以即使老人合理的帮助别人,子女也会觉得老人“多管闲事”。此类情况则需要子女自行调整。
其实很多家庭矛盾是没有是非对错的,而解决矛盾的核心在于沟通。建议大家应该不带情绪、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讲清楚各自的想法,制定长期相处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