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体荣 吴坚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关乎高校对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创新创业发展的贡献率。该研究基于大湾区内15所典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分析大湾区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制度变革举措及对高校治理提出的新要求。结果表明,大湾区内高校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自身发展规划、构建点面结合的多样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的培育与流动机制、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化和稳定化发展、搭建国际与本土资源的对接渠道。上述变革对大湾区内高校的治理提出如下要求:明确高校的权责边界,建设去中心化治理格局;全面融入网络技术,针对性提升高校的治理能力;构建分类联动的治理体系,精准对接和配置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提升高校治理的应急能力。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变革;高校治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20)08-0063-07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改革与试验,是对“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命题的新诠释"。到2035年,大湾区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幅提升经济与科技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2,而在这一整体转型过程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发展潜力。自大湾区战略提出以来,已有研究者对区域内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探索,但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如何落实,仍缺乏深人探讨。在内外力量转变和现有制度左右之下,大湾区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仍处在转型时期,为解决资源虚耗并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本研究主张应抓住其矛盾转换的新内容和新关系,从制度变革与高校治理这两个相关联的视角去展开分析和寻找对策。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意义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的引领之下,加之“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实施所创造的机遇,大湾区内高校已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体系与整体环境构建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大湾区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对具体人才培养和实践活动的供给乏力,高端人才不足、原创性成果不够、相关研究转化率低等问题,成为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挑战。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政策效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在大湾区高校中“沉下来”。为此,笔者认为应从广义制度判意义上思考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在推动形成可见成果的同时,培植具有大湾区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实现大湾区教育范式的转换问。具体的意义可从管理制度(RegulativeInstitutins)、规范制度(NormaivelIstitutions)和文化一认知制度(Cultural-CognitiveIstitutons)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健全和完善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体系
于制度构建的管理维度下,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可丰富政策制度,建设更加健全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以国家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及理念为指引,通过区域和粤、港、澳政府層面的政策开发,建立起能够在今后的深人改革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互动中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这些制度不仅可以在内部引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组织行为,还可以推动与外部行动者的互动。此外,在管理维度之下,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度的改革还具备加强区域发展融合和治理的作用,使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布局。
健全和完善大湾区内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义,体现在以不同高校的多样化发展来为社会的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为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为大湾区教育与人才高地的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驱动因素。此外,大湾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是增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区域教育对接的手段。改革大湾区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制度体系,有利于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
(二)构建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体规范
在制度构建的规范维度之下,大湾区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升级,其意义体现为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这一共同体规范指的是大湾区内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上拥有共享的价值观、期望和标准。大湾区的高校强调“和而不同”,其中的差异性在粵港澳微型社会8的制度显微镜下被放大了数倍,想要建设发展共同体,切实推进粤港澳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基于共享规范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道重要的突破口。
从规范的提出、创制和推广来看,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推动大湾区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有助于在大湾区内形成一种集群发展、互动互补的共同体规范。这一方面是由高校作为教育活动承担者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高校具有不同于企业重创新创业“实用性”功能的一面,更为强调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关注与投入。从国际三大湾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也可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能推动区域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生长,培育有利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共同体规范。另一方面,从大湾区本身的发展定位和转型方向来看,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发展呼唤高校承担更大作用和更多角色。
(三)培育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内涵与认知特点
国际三大湾区的经验说明,区域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内涵与认知特点,是区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核心构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与认知,赋予了区域创新创业实践的差异化特性。例如,区域发展研究指出,大学是与城市发展的各类问题密切连结的公民机构(CivicInstitution),但大学不只是在划定的范围内运作,而是具备联动全球和本土的能力。大湾区内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便有连结本土与全球的功能,内含国际化特性。而对大湾区内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影响着大湾区内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播与繁荣,左右着大湾区“亲创新创业型”文化环境的构建。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应通过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来培育出具有突出特点的文化内涵与认知特点。例如,以项目制平台推动全球力量、区域优势与本土特点的结合,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大湾区是国际湾区,拥有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这样的国际知名城市及高校,可作为吸纳全球力量的磁石,而区域内以工程学和教育学等为代表的高校都是集聚湾区优势的重要节点,再加上大湾区内各个城市在创新发明和创业制造上的基础优势与未来发展目标(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方面),都可进一步形成特点突出和包容多样的文化。
基于对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关注,同时结合大湾区内高等教育变革的整体情况,本研究选取了15所代表性高校。其中包括在全国两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评选中入选的10所广东高校,以及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多实践和特点的5所港澳高校(如表1所示)。以15所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发展的实践为内容,结合笔者針对大湾区高等教育相关调研的思考,以下将从制度建设和高校治理两个方面去分析转型升级何以可能。
二、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中的制度变革
(一)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高校发展规划
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深度融人到大湾区高校的发展规划中,关乎高校在相关人才培养和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实践。对高校而言,是否将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嵌入高校自身的愿景规划之中,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植入学校已有发展理念框架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容易获取合法性,为其改革正名,提升改革的实施效率。尽管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现行做法来看,“自上而下”式改革依旧是主流,但对学校如何理解与践行政府教育改革行动的研究依旧缺乏,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误区。通过分析发现,15所高校在各自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规划中都做出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容,将有关理念植入办学的理念框架内,通过理念的转变来引领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例如,暨南大学“坚持内、外招生协调发展,探索多元培养机制,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着力提升学生‘三创(创新、创意、创业)能力,为卓越未来奠定基础,可见作为华人华侨特色明显的高校,暨南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自身在国际化发展上的优势,并强调在多元化培养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三创”能力。华南理工大学提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学校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山大学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我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区域内教育资源流动及创新创业方面的代表,香港中文大学不仅通过在深圳创办分校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拓展创新创业文化,更通过开设合作研究院等方式在大湾区内创造协同效应,将参与区域发展作为其阶段性战略发展规划的重点。在具体的办学活动中,15所高校还具体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提供创新创业科研资助等形式在校内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做到让有关理念真正渗透到办学的各个环节中。
除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化以外,15所高校还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组织制度,来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顶层设计上最主要的改革内容是发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以及有关学分管理、课程改革、创业成果评价等方面的政策。而在组织设计上,上述高校主要通过组建由学校校级领导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小组,新建或升级创新创业学院的方式来推动具体工作。由校长或/及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联合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等各个部门及学院的主要负责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小组,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一种主要的组织设计。而在创新创业学院的运营管理上,鉴于高校传统治理结构规约、资源相对不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一般由校领导或相关学院专业人士兼任,短期之内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发展水平暂时无法同其它成熟的学院相比。
(二)构建点面结合的多样化课程体系
总体来看,15所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很好地将创新创业课程和已有课程结构结合起来,大致形成了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第一,综合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实施模式。综合型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其办学的特色和优势,也因此成为创新创业课程的一个主要吸附点。例如,中山大学在原有的通识教育四大模块基础上,设立创新创业核心通识独立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响。除此以外,该校还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三融入”,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人素质教育、经济合作和国际合作中,这三类融合实际上也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而在深圳大学,本科生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了“创新创业实践与学生发展”的模块化课程改革。在这一改革中,深圳大学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分成了“基本实践课程”“创新研究课程”“创业指导课程”“学生发展课程”“自主课外实践”五大类,并详细规划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学时、学分。
第二,专业特色型大学(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从办学使命和特色的角度来看,专业特色型大学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肩负着独特的使命,而在15所高校中,这类院校占据多数。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启蒙、预科、专业、实践“四位一体”梯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实施了“课程+”式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从其课程体系中可以发现,该校分成分类的创新创业课程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来提供相应的课程。另外,香港科技大学通过其创业中心开设了创业辅修项目、技术领导和创业的哲学硕士项目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开设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创新与创业》(SocialInmovaionsandEntrepreneurship)和《学生主导型创业加速项目》(Student-ledEntrepreneurshipAccelerationProjec)等。
(三)开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流动机制
就当前的状况看来,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且兼职教师占据主要部分的师资配备是当前的主流做法。这一方面是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即创新创业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是活跃于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另一方面,高校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氛围缺失等原因造成专职教师匮乏。因此,兼职教师为主的实践做法不仅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现实局限性。
创业师资队伍的构建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依托,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所面临的专业化考验。目前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制度障碍,一方面校内教师面临诸多制度约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活动难以和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这里面存在创新创业主动意愿和实践操作的困境,也就是说教师想不想创业和能不能创业的问题。尽管破除“四唯现象”(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改革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但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制度具有明显的惰性,改革知易行难,再加上科研与教学方面的考核是一种竞争性考核,并非是达标即可,而是要在与他人的比拼中胜出。因此,在解决制度约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有形的制度,更要注意固有认识中无形的偏见对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强实践特性的活动,需要外部专业人员的参与。就未来发展的需求缺口来看,目前仍需要打开外部专业人员到高校担任创新创业导师的通道。通过对15所高校的分析便可以发现,目前对于聘请校外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或全职导师的政策还不完善,尤其是在聘任后的职称归属和评定等方面,依旧存在明显空白。再考虑粤港澳三地的制度差异,这一问题更显突出。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内无论是从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还是现有资源基础,都亟待挖掘。为高效率实现人才流动,在大湾区内真真正正实现资源互补,这一方面的制度建设应受到重视。
(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化和稳定化发展
大湾区内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需要朝向平台化和稳定化的方向发展。以稳定的竞赛、会议或专业组织等形式将相关活动制度化,可建立起一个新节点,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形成长期的稳定效果。无论是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向的缓解就业压力的目标逻辑,还是从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实践逻辑来看,实践活动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广东省高校除通过全国性的创新创业竞赛以外,还积极构建区域内的创新创业联盟和举办区域性的竞赛来推动具体改革活动。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2018年3月承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研讨会”,会议中明确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集群式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改革,并且发布了《创新创业教育粵港澳大湾区宣言》2。暨南大学举办了珠澳两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山大学和澳门大学等14所高校1300余人出席参赛。2018年,澳门科技大学创业就业发展中心承办了“2018第十届中国心。粤澳情”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活动,组织澳门学生到广东的南沙、中山和顺德三地进行创新创业考察。
除此以外,近年来兴起的众创空间也在15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日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众创空间是从国外引进的实体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平台,强调开放、开源、容错、迭代等特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稳定发展不可或缺。总体看来,15所示范高校或利用与企业合作带来的条件与资源,或利用自身的图书馆或创新创业学院物理空间,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其中,暨南大学的“WE创空间”和“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极具代表性。“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是国内首个面向港澳台青年侨胞的众创空间,配备了境内外并行、双币种且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的“港澳台侨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基金”。
(五)搭建国际与本土资源相互对接的渠道
国际与本土的对话和交融既是大湾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新生长点。开发国际与本土资源相互对接的渠道,有助于将国外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引入大湾区高校内,同时也将大湾区内优秀的人才和创新创业成果推广出去。大湾区内的高校有着广泛的国际基础与联系,尤其是在华人华侨方面有着突出的比较优势,而这些都是未来大湾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的重要力量。
建设能够在大湾区内外引流资源的渠道,可以显著提升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和全球治理中的服务能力。广东省高校依托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和长期积累的专业特长,已经在与香港和澳门的合作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渠道,而近年来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回应,粤港澳之间具有针对性的合作已在逐步增多,展现出更多的区域协同发展特色。例如,澳门大学作为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葡语复合人才培养的重镇,它不仅在紧跟国家发展大势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大湾区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和合作,还积极拓展与葡萄牙语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直接拓展了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实际上,无论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还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合作的示范区、优质生活圈,都需要大湾区内的高校既能够包容国际力量,又可以彰显本土特色。例如,共同培养来华留学生与本土学生,既发挥留学生对于提升大湾区国际化程度的作用,又能够在与国际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切实提升本土学生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识,增强大湾区的国际理解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对大湾区高校治理的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改版,是响应国家对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号召的主动之举。大湾区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服务于大湾区整体规划中的创新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群建设,更还应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中思考高校治理的新方向。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定位与现状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大湾区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对其区域内的高等教育治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明確高校的权责边界,建设去中心化治理格局
从案例研究及笔者开展的大湾区高等教育相关调研可知,在转型升级的过渡阶段,大湾区发展的新空间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格局不相匹配。其中最明显的差异是以政府引领的政策改革与实施过程,以及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与高校传统权责边界的触碰。换言之,大湾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范围与深度来说都是空前的,不再只是某个院系或某些学校单打独斗,是全校性和全区域的集体行动,重置现有权力与责任边界是高校治理的首要挑战。进一步看来,高校需要理清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权责界限,明确彼此的角色与分工。在大湾区高校之间想要实现“集群一溢出”效应,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必选和优选,但这对跨越不同微型社会制度的高等教育对接过程提出新要求。大湾区内高校各有所长,港澳的高校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方面更具优势,广东高校则凭借较大规模与齐全的类型对服务湾区发展更具包容性,新改革要求大湾区内的高校能够优势互补,不仅切实发挥出合作机制的平台治理作用,更要在具体的治理中探索出贴合大湾区内跨制度合作需求的新模式。除此以外,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对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于,明确回答“谁来做”“如何做”和“谁负责”等问题。若不能切实解答这些问题,大湾区高校的治理势必难以逃脱因上级管理部门的层层加码和高校的疲于应付而造成无意义的资源内耗。
从长远发展来看,形成去中心化的治理格局是改革的重要目标。去中心化并非是无前提的去中心化,而是基于对高校权责明确加以界定后的实践。在大湾区高校内的创新创业改革中,要注意院系之间的简仓结构(SiloStructure),在“由上至下”的治理过程外关注到院系之间的横向互动。在真正推动院系之间创新创业教育互动的基础上,去中心化的治理格局方能够形成。而对涉及外部治理主体与议题的格局而言,明确权责的情况下下放具体事务的自主决策权和执行权,不仅是我国近年来国家治理改革中的重要经验和趋势,也是大湾区当前改革中的重要探索。
(二)全面融入网络技术,针对性提升高校的治理能力
在移动学习和网络互联的世界中,教育技术将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活动中的跨时空服务能力。这一趋势在大湾区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和终身学习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将获得更多的动力,进而激发高校治理的新变革。对于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以针对性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大湾区内拥有巨大的需求和世界一流的技术支撑。大湾区内的高校规模、学生数量都可与其余三个国际湾区比肩,同时大湾区内还拥有华为和腾讯等全球领先的企业,大湾区内高校与社会互动互补的潜力无限。
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湾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将经历“淘金潮”之后的沉淀,逐步在适合的高校内建立起更为稳固和完善的制度,营造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的环境。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网络学习对于面对面学习的替代作用还有待评估,但大湾区内高校在以网络技术推动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变革方面已经表露出需求和发展空间。网络技术对于人才培养与具体实践的影响将渗透到学校在学生管理、课程开发与提供、文凭颁发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于学分与文凭的认证,在终身学习人数增长的趋势下将会迎来更多空间。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大湾区高校在开展国际交流时的教育技术辅助能力。从大湾区高校多语网站的建设和整体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到教育资源的网络化配置,这些都将是大湾区国际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装备”。最后,在粤港澳三地高校的互动之中,高校如何应对网络技术带来的冲击,保障网络安全,避免壁垒去除之后的安全漏洞,都是对高校治理能力的全新考验。
(三)构建分类联动的治理体系,精准对接和配置资源
在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容易滑入主观主义的漩涡,“认为”大湾区的问题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治理问题在于发展分散,因而也在不断地强调整合。这种观点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尤其是反映出内地对于希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心愿;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在大湾区的三角构成中,内地对于香港的了解尤其是适龄青年的了解是不够的,此时的三角并不稳定。对此,笔者主张在推动大湾区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针对高校治理中的基础、对象和实践内容等构建分类联动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注重以“一国两制”为制度基础,兼以对粤港澳微型社会发展特征和需求的尊重,依据适龄学生和未来学生的心理状况、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基本结构特点和优势特色等,开发出分门别类但又相互联动的治理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实现大湾区高等教育群落的深度整合126,但整合要充分认识到“群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在整合过程中要避免机械化倾向。
大湾区是中国的湾区,同时也是面向世界的国际湾区,其体量和发展潜力在与世界三大湾区的比较中都是不落下风的。从资源禀赋来看,大湾区内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大核心城市在国际合作、旅游贸易、文化教育与创新科技等方面各有所长,而其余城市对于大湾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而言亦具备了巨大的开拓潜力,有助于吸纳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分类联动治理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高效率流动,进而也将推动大湾区对中国和国际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一类型的治理体系,要求切实从“管理”走向“治理”,转换政府角色,不再只是从“方便管理”的立足点去思考问题。高等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创新引擎,大学的角色与作用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包含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社会服务。在大湾区框架之下实现分类治理,才能够达到精准地对接,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整体改革对于提升大湾区高校治理能力的作用。
(四)进行结构性调整,提升高校治理的应急能力对大湾区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还需要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做出结构性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重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治理所做出的应对,关乎疫情过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恢复。高校是疫情过后社会恢复发展的关键,这即包括高校在应对疫情时对辅助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贡献,还表现为高校对于暂缓就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9。根据就业创业新形势,大湾区高校应出台相关的引导和保障政策,为准备就业创业的学生提供“精准帮扶”,为暂缓就业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此外,结构性调整不但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对于就业创业的辅助作用,加強高校与企业在毕业生就业创业上的互动,还要考虑到疫情影响的滞后效应,对调整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确保结构性调整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应急能力提升是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应急能力是高校治理能力的核心构成,应急能力建设对切实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而言尤为重要。大湾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在针对疫情所激发的机遇展开思考,从疫后社会问题治理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就业创业的同时,根据疫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支持体系。还需关注到的是,应急能力提升对高校治理中的协调能力提出高要求,需要治理体系的子体系之间和治理能力的各维度之间搭建起有机的互动关系,实现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大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EB/OL]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10/5e021a6d9c5f4577a0a090c9757ed640.shtml,2020-01-23.
[2]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_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2020-01-23.
[3]全球化智库、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R]北京:全球化智库,2018.16-18.
[4] Scott,W.Richard.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Ideas and Interests(3rdEdition) [M] Thousand Oaks:Sage,2008.48.
[5]高思,赵云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未来教育——访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技术专家赵勇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7,(8):7-12.
[6] Scott,W.R.,& Kirst,M.W.Higher education and SiliconValley:Connected but conflicted [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University Press,2017.6-9.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EB/0L].http://www.gov.cn/home/2016-04/29/content_5069311.htm,2020-01-23.
[8]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31-51.
[9] Goddard J.,& Vallance,P.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M].London: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2013.155-156.
[1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的公示[EB/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612/t20161226_293055.html,2020-01-23.
[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
范高校名单的公示[EB/0:Lttp://www.moe.edu.cn/jyb_xxgk/s5743/s5745/201706/t20170629_308251.html,2020-01-23.
[12]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展示-3暨南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改革实施方案1EB0)L:tp://www.gdhed.edu.cn/publicilesbusiness/htmlfiles/gdjyt/gxcxcy/201607/500119.html,2020-01-2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备案稿)[EB/OL].http://www.moe.edu.cn/s78/A08/gjs_left/s7187/zsgxgz_sswgh/201703/W020170313405139513842.pdf,2020-01-23.
[14][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山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s3854/cxcyjy_ssfa/201604/t20160413_238063.html,2020-01-23.
[15]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 Strategic Plan 2016-2020EB/0L].http://www.cuhk.edu.hk/strategicplan/2016/en/pdf/strategic-plan2016-2020_en.pdf,2020-01-23.
[17]深圳大学学生创意园.深圳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与学生发展”课程管理办法(试行)EB/0_http://eyy.szu.edu.cn/websitelshow/18/544.html,2020-01-23.
[18]广东省教育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EB/0L].http://zwgk.gd.gov.cn/006940116/201610/20161009_674872.html?keywords=,2020-01-23.
[19]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20]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升[EB/0L].http://www.scut.edu.cn/new/2018/0325/c213a8221/page.htm,2020-01-23.
[21]暨南大学.暨大举办的珠澳大学生“双创”赛,对手提的问题真犀利![EB/0L].https://news.jnu.edu.cn/tem/42039.aspx,2020-01-23.
[22]澳门科技大学.澳科大师生参加“中国心.粤澳情2018”了解粤澳创业合作[EB/0L.http://www.must.edu.mo/cn/cecp/past-events/25545-guangdong-visit-2019-sc,2020-01-23.
[23]中国侨网.中国首个WE创港澳台僑青年众创空间在广州揭牌[EB/OL].http://www.chinaqw.com/hwjy/2016/11-19/113694.shtml,2020-01-23.
[24]卓泽林,杨体荣.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集群建设的发展导向及其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16-23+39.
[25]卓泽林,向敏.“全校性”创业教育:现状、成效与趋势一访美国知
名高校创业研究者卡尔.施拉姆等人[J].中国电化教育,2019,(12):87-94.
[26]武勇,江志如.深化港澳创新合作(中国社会科学网JEB/0OLttp://
wemp.app/posts/8ccca581-8b-491b-83d9-6e9a4abf6556,2020-01-23.
[27] Cornell University,INSEAD,and WIPO.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2019:Creating Healthy Lives-The Future of Medical Innovation [EB/Ol]lhttp://www.globalinovationindex.org/Download.aspx?fle=/userfiles/filelreportpdfgii-full-report-2019.pdf,2020-05-13.
[28]许长青.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访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教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17-24+95.
[29] DouglassJohn Aubrey.Higher Education is Key for the Post-COVID-19EconomicRecovery[EB/OL]https://blogs.berkeley.edu/2020/04/27/higher-education-is-key-for-the-post-covid-19-economic-recovery/,2020-05-14.
作者简介:
杨体荣: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高等教育政策(keviny35@163.com)。
吴坚: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高等教育管理(wuj@scnu.edu.cn)。
收稿日期:2020年2月14日
責任编辑:赵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