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首要是担当

2020-12-28 02:33申国华
杭州 2020年22期
关键词:限度放管服印章

申国华

只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这件事情不仅能做得到还能做得好。让“放管服”改革落地生根,最大限度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期《人民日报》报道了沈阳市浑南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当地将15个职能部门的25枚审批用章全部封存,代之以“一枚印章管审批”,办事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一枚印章管审批,群众满意度提升了,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

通常情况下,职责法定,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责范围,又不宜相互替代,毕竟隔行如隔山,而且履行职责又要严防越俎代庖,所以,需要逐个部门一一办理,缺了哪一环都不行。如此以来,办事效率自然而然高不到哪儿去。如今,将十多个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在一起,实现审批事项整合和缩减,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运行成本。从技术层面不成问题,从工作层面也能办得到,但需要的是政府部门的主动担当。

现实生活中,由于审批不当、把关不严造成严重后果受到追责问责的不乏其例。因此,一些地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即使简化审批流程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还有的是“会议落实”“文件落实”,很少见“行动落实”。如果要对这些传统的审批进行大幅度改革,简化流程,缩减审批环节,既需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又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没有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恐怕办不到、行不通。

从法律法规上来说,部门不能整合、职权不能整合,但并不是审批事项不能整合。虽然整合审批事项涉及许多具体事务、部门利益,甚至还可能遭到少数人的“硬抵抗”或者“软抵抗”,但只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大局出发,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这件关系社会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事项并不是不可能,也并不是办不到。现在,许多地方都已实行“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天,依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一枚印章审批”,从技术上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一枚印章管审批,既方便群众,又减少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效率,一举多得。只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这件事情不仅能做得到还能做得好。让“放管服”改革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優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限度放管服印章
How to Get Slim?
指责也该有限度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印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
话说“出差”
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