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强
关于小说中的小偷形象,有一个谱系。鲁迅笔下的阿Q偷了萝卜,还耍赖;日本作家黑井千次的小小说《小偷的留言》中,那个有洁癖的小偷让我难忘;还有法国作家让·热内的《小偷日记》,足可见是个有文学素养的小偷。【问一:已有那么多小说的小偷经典形象,若你来创作,会写出怎样的小偷形象?】
波兰作家斯沃瓦米尔·姆罗热克的小小说《小偷》运用的是荒诞手法,达到了荒诞效果。
开头第一段,姆罗热克从国际视野切入。“所有孩子都从电视里知道,外国的罪犯都很时尚。”转而写成人的“我们”(用的是复数的“我们”,相当于第一人称的视角,贯穿到底,既是目击者,又是介入者)这儿有一个屡教不改的小偷,又返回,跟法国小说的侠盗亚森·罗宾对比,差别很大,因为“我们”这儿的小偷“最多只会偷母鸡,衣衫褴褛,不会外语”。似乎这个小偷给“我们”丟了脸。(注意,特别强调了外语,可小偷有必要懂外语吗?)
小小说展开要有个方向。小偷最多只偷母鸡,且屡教不改,那么应该让他金盆洗手,痛改前非?但是,放到国外背景里,“我们”找出差距,提出整改,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允许这个层次的小偷摸外国游客的腰包。
“我们”计较的是小偷的层次。情节的方向朝着讲究层次(也是档次)发展。小说就越过日常的边界进入了荒诞。不过,“我们”仿佛还使小说维持在貌似日常之中。这一点,跟许多超现实的荒诞区别开来了。
到2019年为止,波兰先后诞生过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姆罗热克与之相比并不逊色。如同卡夫卡,两人都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同样已跻身世界级文学巨匠之列。
作为荒诞派代表作家,姆罗热克创造了一种崭新而独特的荒诞风格(戏剧、小说,多为小小说)。国内现已译有姆罗热克的两本小说集:《大象》《简短,但完整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我曾在《世界文学》上读到他的八篇小小说,期待到2012年,终于《小说界》刊出了十篇。《小偷》为其中之一,由著名翻译家余泽民翻译。余泽民已翻译了许多匈牙利(也是文学的大国)的小说。我曾有幸与之相见聊谈。余泽民很儒雅,我不好意思谈《小偷》,只好“雅对雅”,与他谈匈牙利作家马利亚什·贝拉的《垃圾日》。我自觉很俗,不敢公开跟《小偷》接头。1975年,我也干过小偷的勾当,偷瓜、偷鸡。偷的也是母鸡。炖鸡的时候,我用毯子蒙上窗户,不让气味泄露出去,并且还邀请鸡的主人一起来享用。鸡的主人是我的同学,他说那是他家的鸡,还提醒:你们怎么不知道销赃?因为我把鸡毛直接倒在宿舍门前的垃圾坑里。他替我们担心,香味会“大步疾走”传递死亡的消息。后来,看到一位著名诗人也有同样的行为,不过,他让香气“大步疾走”了,那疾走的香气很雅。余泽民指出:《小偷》描述的失落,许多人都经历过。我想,这叫心照不宣。还是维护一本正经的虚伪吧。
《小偷》的开头,“我们”帮小偷找出了差距,接下来,要有整改措施——小小说打开有了方向:“我们将小偷招来训话”。堵其偷母鸡的口子,那不够档次,要偷钻石或汇票,放小抓大,由穿着开始:白衬衫系领带,还要打理头发,以全新的形象亮相。
“我们”与小偷的矛盾在于:“我们”崇大,小偷趋小。他表示也能偷卫生纸。这有违“我们”打造高层次之初心。有意思的是,“我们”竟然给他提供配套的装备,以便与绅士相匹配。小偷没想过绅士的档次,是“我们”强行提了上来:签了协议,购了车子,办了理发证(用教区的经费)。按照绅士的标准,该喝威士忌加苏打,不过,权且委屈,以伏特加加苏打水替代。(算在“我们”的账上)
有了与绅士身份相符的吃穿,剩下的是要解决外语问题——可谓从里到外,从物质到精神,“我们”都去精心打造。这个小偷的故事,就这样步步推进,走向极端,就在“我们”打造小偷的同时,小说的荒诞也打造出来了——大局和小偷的反差。【问二:小小说讲究情节的逻辑。魔幻、荒诞的小小说,也讲究文学的逻辑。《小偷》在处理“小与大”的关系上,如何建立起严格的文学逻辑呢?】
“我们”以“大”压“小”,其实,小偷习惯了“小”,小偷小摸,已够了,“我们”要推着让他往绅士那个档次上靠,小偷能否承受住“大”呢?学外语,还要听交响乐——小偷的趣味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姆罗热克把握着方向,贴着小偷的形象,没让小偷“来劲”,显然小偷承受不起“绅士”的光环。
我听过一件事,一个修自行车的人,夫妻关系不错,修车生意也不错,他偶尔写了一篇文章(不知那是小小说),却被报社副刊刊出,编辑鼓励他,还发了个新闻,于是,修车匠以为真的有文学天赋,他弃车从文——发奋着迷地写小小说(稍略有了文学概念),到处投稿,拜访编辑,虚心求教。于是,一个文学杂志社三天两头出现他的身影,编辑为难,躲避,他不屈不挠。其实,他不是写小小说的料儿。妻子携孩子离开,他也无心修车。一个小人物,被好心人点亮了文学梦,就开始了执着追梦的生涯。
幸亏《小偷》里,那个小偷没被“我们”的梦想牵着牛鼻子走——他忍受不了跟“你们这样没文化的人在一起”。但读者可明鉴:“我们”有文化,绅士就是有文化的标志(只是“我们”没把文化施教对象把握准)。倒是没文化的小偷轻易地颠覆了有文化的“好心”人们。层次、打造,是关键词。
可是,小偷扶不上墙,上不了台面,让“我们”失望、失落了。【问三:通常第一人称为单数的“我”,《小偷》用复数的“我们”为视角叙述,谈谈你对“我们”的看法?】
小偷给好心热心的“我们”留了一个告别的条子(也算讲文明有礼貌):再见,罗马。他出国了。【问四:黑井千次的《小偷的留言》和姆罗热克的《小偷》,都留了条子,对比阅读,两个条子是在什么情况中留下的呢?留言条和人物的处境、性格有什么关系?】
结尾呼应开头,像一个圆,转了一圈,一场一厢情愿的空忙。有失“我们”的良苦用心,“丢下我们走了”。唯一吸取的教训是,“报纸上说得很对:不能照搬西方的样板。”开头是电视,结尾是报纸,均为媒体,仿佛是在探索国际化的背景中,如何保持本国的独特性的问题。【问五:你怎么理解《小偷》的开头和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