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在大学里,除了专业课,还要上一些公共必修课,比如近代史纲要、大学美育和军事理论等。我记得大一的时候,这几门课是同学们嗤之以鼻的。大家要么翘课,要么早早去教室占最后一排的座位,为了离老师远一点,安心做自己的事。看书、写作业、背英语、看视频、趴着睡觉……干什么的都有,就是不好好听课。受到感染的我也加入了对老师“听而不闻”的行列,怀着抵触心理,每节课都带本课外书,两个小时下来,书看完了,课讲了什么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有次上大学美育课,我出门太急忘了带书。总不能干坐着啊,索性认真听了会儿课。那节课老师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直讲到西方现代艺术流派,讲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之类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还展示了很多图片,举了许多例子,我听得津津有味。后面几周的课我也认真听了,电影艺术、古典音乐、舞蹈鉴赏……一个个崭新的天地就此展开。
奇怪,这课明明挺有趣的,可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听?我问了几个同学,他们一脸不耐烦地说:“专业课的论文你写完了?六级单词背完了?必读的书看完了?忙都忙死了,哪儿还有闲情逸致听这种课?有时间我还想多睡会儿,多玩会儿,休息一下大脑。”当时我佩服地想,他们真是太爱学习了,舍不得在这种课上浪费时间。
后来,我无意中听到一位老师无奈的感慨:“现在的孩子啊,小升初、中考、高考,一路撑下来太累了,所以上了大学就不爱学习了,能翘课就翘课,公共课质量再高也没用。”这时我才意识到,他们不是太爱学习,而是打心底里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功利性地应付考试和毕业而已。爱学习的人,会有一颗好奇、开放、活力四射的心,怎会死气沉沉地将新鲜事物拒之门外,把自己封闭在狭窄贫瘠的空间呢?
不由得感到一阵悲凉:应试教育,不是耗光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而是从根本上毁坏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以为学习就是背书做题这样无聊、艰难、苦涩的事。
《论语》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吧。上初中时,我只是死板地背下了字词的翻译,没有深入思考。上本科时,我有幸又一次学到这句话。老师说,“学”即“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觉醒、觉悟;“习”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数飞也”,即小鸟频频振翅试飞,日有所进。“习”的繁体字和小篆更加形象生动,如同一只鸟在拍打翅膀,振翅欲飞。“说”通“悦”,愉悦的意思。学到新东西,内心有所醒悟,反复练习,按时温习,不是一件愉悦的事吗?小鸟扑扇翅膀,一次次尝试,最终飞上天空,那一刻的喜悦和满足岂是言辞可以形容?不舍昼夜地思索,不知疲倦地练习,不厌其烦地温习,最终恍然大悟的时刻,那种兴奋、通透、欣慰、充实,才是孔子所说的愉悦啊。
可是,让现在的中学生体会那种愉悦,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们享受着无比便捷而丰富的资源,有着大把大把的学习时间,却对学习这件事恨得咬牙切齿。为什么?在考试压力下,“学习”早已被简化为“做题”和“背书”。那是被动的、机械的、应付的、抽象的学习,不是自发的、能动的、感兴趣的、实践的学习,与孔子所指的“学而时习之”相去甚远,自然难以达到“不亦说乎”的境界。
不仅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成人也一样。有的人为了更高的文凭、更多的资格证、更好的工作待遇,报班参加各种培训,即便自己觉得索然无味。焦虑地、功利地、应付式地学习,自外向内地填塞,就像胃口全无还拼命往嘴里塞东西的暴食症患者,怎么能体会到食物的美味和飽足的愉悦?而那些在兴趣推动下学习的人,则能从这一过程中消除困惑,获得内心的舒适和富足感,自内向外地散发光芒。
卢梭曾说过,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知识,而是对其的好奇和兴趣,以及追求和探索的方法。我们的教育好像本末倒置了。在高考前拼命读书,上大学后却不探索新知识的人,不是爱学习的人。在他们心里,现在读书是为了以后不必再读书。这不是很傻吗?
现在的学生,大多对学习有误解吧。我想说的是,学习当然是件愉悦的事:吸收知识,练习技能,使之化为内在的东西,使自己变得智慧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