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忆梦 高超
摘 要:在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针对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需要,文章在分析总结当前宁波大学地理类本科生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为内涵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实践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增设实践课程学时、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改善措施,进一步完善宁波大学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地理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实践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砥砺前行中的不断探索,创新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第一驱动力,人才作为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人才培养须有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目标要求和发展战略[1]。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前沿阵地高校,其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已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地理类本科生的教育培养也不例外。加强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可促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演变发展及掌握人地关系结构等系统性知识,对于培养创新型地理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国家创新战略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支持。为此,宁波大学充分把握“一盘棋”意识,积极发挥“人才+科研+创新”综合性优势,开展以培养具有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地理人才为目标的地理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构建内涵丰富的培养体系,并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为提升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极大可能。
一、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整体框架
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图1),地理类本科生毕业去向主要有三:中学教研、科研学习、政府企业,其中课程体系形成支撑、课程教学实现支撑、考核评价证明支撑,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课程教学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聚焦目标达成[2],因此,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的关键。
地理類本科生培养目标明确但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实践课程多依附于理论教学过程,课程体系指标中也缺乏明确的创新实践课程模块。因此,课程安排需从学生认知发展角度出发,注重单要素实践能力,实现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大一夯实专业基础,大二开展单科实践,大三、大四进行综合实习,从知识着手到实践到再认识和再实践,实现点、线、面多维立体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图2)。
二、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结构组成
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基于地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图3),其根据课程定位划分为基础、应用、技术和综合创新四大类实践课程。
(1)基础实践课程。采用“室内+室外”模式,室内由学生以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如组织大一地理类本科生在下半学年进行遥感图像解译、测算实验、大气运动和洋流模拟实验等;室外通过专业实地观察等形式进行见习,如组织大二地理类本科生赴宁波植物园进行短期实践,组织大三地理类本科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四明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等。
(2)应用实践课程。将地理理论方法科学应用于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视为地理各分支学科实践。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与实地考察,运用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去分析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培养学生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包括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设施等方面的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实践。
(3)技术实践课程。运用GIS相关软件技术提取数字化地图、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地理空间规律,建立新型地理空间事物信息系统。如开设GIS实验课程,促进国内外高校间交流学习,邀请国外知名团队来校举办沙龙、讲座,介绍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开发理论等。
(4)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以学科竞赛、科研课题、学术论文写作等综合性创新能力训练实践为主,是基础实践、应用实践和技术实践的综合体现。研究性学习包括本科生毕业论文发表,如邵姝遥等人关于甬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等文章发表;开设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大学生职业技能学分认定等。
宁波大学地理类专业属宁波大学与法国昂热大学合作办学,备受法国政府和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的重视,如第五届中欧旅游论坛在宁大召开,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Robert Lacombe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应充分把握中法联合办学优势,完善四大类实践课程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同时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良好机会。
三、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应用
1.地理教学能力
具备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地理教育创新、地理实践教学,发掘地理教学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并尝试解决地理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为此,宁波大学定期组织学生赴镇海中学、宁波中学等重点中学进行教育见习,了解中学教学制度、课堂教学模式等;聘请优秀教师进校讲座;创设师范生技能大赛等平台,提升地理类本科生教学能力,并取得显著成效,如2019年12月,2016级地理科学专业潘闻曦同学荣获首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地理科研能力
具备持续追求新知的动力以及从事自然地理过程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应用、城建规划和设计等能力。为此,宁波大学构建了“五大机构协同”和“校院两级联动”工作机制,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项目培育孵化、特色人才培养等工作,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也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IP)项目推动宁波大学地理类本科生科研能力,获得了系列奖项,如2018年获得“新蚁族杯”第四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南方赛区自然地理组第一名、全国第二名;宁波大学连续7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
3.地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具备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处理、地图制图、空间分析及三维建模等技能,核心即掌握应用、管理、维护、服务的综合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为此,宁波大学秉持打造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团队的目标,建设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室、科普基地,引进师资,不断提升地理类本科生地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如2019年11月,2018级地理科学班参赛队伍获得“欧比特杯”高光谱遥感影像智能处理行业应用开发类三等奖。
四、地理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改善措施
1.调整实践课程的比例与顺序
针对地理类本科生专业课程现状,笔者对宁波大学地理类专业实践课程比例、顺序提出调整建议(表1)。基础实践类增设地理要素的单科实习和实验分析方法,应用实践类增设案例分析,技术实践类增设制图和设计等方面课程,综合创新实践类增设前沿问题研究和综合实习。同时建议部分课程进行归并或删减,如将“地理学与生活”归并入“地理专业导论”课中,将“城乡规划与设计”和“区域规划与设计”归并等。
2.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育并非模式化产出,而是需要推陈出新。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以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资源整合,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案例教学被称为性价比最高的“社会实践”,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针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达成培养目标[3]。在新教学潮流驱动下更加注重问题探究教学模式,遵从启发式教学原则,组建小组讨论学习,采用问题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4],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发散性、综合性等思维。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应完善创新实践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习、分析、批判、想象、综合等方面。设计课程评价表,以实施开放性课程考核制度[5],如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考核组,依照前期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成员打分加权,将考核评价趋于公开、公平、自由化。评价过程中应加强师生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如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实操,依托互聯网、多媒体设计线上、线下考核方式,从而达成目标结果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 赵兰香,王芳,姚萌.中国人才培养急需“双重转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05):532-541.
[2]刘思含,李晴,同文娟.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式探索刍议[J].地理教育,2020(04):51-52.
[3]李萍.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69.
[4]刘晓翠,何红.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置探究[J].地理教育,2020(01):4-7.
[5]徐艳,许铭.基于项目式研学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探讨[J].地理教育,2019(1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