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链条下的河流水文要素试题设计与分析

2020-12-28 02:14段勇苏伟雄
地理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

段勇 苏伟雄

摘 要:逻辑思维能力在地理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向来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在教学和试题设计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文章基于河流水文要素知识,从素材背景、设计思路、试题设计、试题分析四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试题中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逻辑思维;河流水文;人地关系;试题设计

一、素材背景

近五年全国Ⅰ卷地理试题中,涉及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考查增多,特别是河流要素方向。2017年考查水量平衡原理;2018年考查内力作用和水循环原理;2019年考查相对较少;2020年考查流域治理、水文特征及流水侵蚀。近年来对河流的外力作用考查频率增大,2012年以选择题形式呈现,2013年以综合题形式呈现,2015、2016年选择题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2018年、2019年再次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而2020年则既选择题考查流域治理和水文特征,也有综合题考查流水侵蚀,对河流要素的考查力度呈增大趋势。

以2019年3月潍坊市高考模拟选择题(例1)为素材进行试题设计,原题对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较大,需要从河流水位高低来判断水位差对含沙量和流速的影响,打破要素综合分析的常规思维,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完善河流水文知识思维体系,符合全国Ⅰ卷地理考查能力的要求。因此,用本题河流素材进行改造,强化河流水文水系思维链条,以综合题形式呈现,从河流水文知识出发,利用问题导学和思维审辩方式,考查学生河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综合题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贴合全国卷要求,注重考查学生面对图文素材体现出的区域认知、思维分析能力和地理素养[1]。设计的问题以小切口入题,沿着河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主线递进深入,引导学生层层思考、深入探究,侧重从隐性、微观尺度、要素间联系上分析地理要素对事物整体性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1.(2019年3月潍坊高考模拟考)奥里诺科河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流量很大。下游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图1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图2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月份,乙水文站测得阿普雷河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A.3月          B.4月        C.7月          D.8月

(2)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A.1~3月    B.5~7月  C.7~9月    D.9~11月

二、设计思路

依据原题素材主线,加大思维考查量,改成以综合题形式考查(例2),以图文材料作为载体,从水文特征→水文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水文多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改造→人类活动改造对河流的影响,呈现河流水文主线,辨析河流和人类的相互影响。依据材料中河流水位变化、河流水文变化、河流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工程对河流的影响等思维链条分别命制四个小设问,试题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设问逻辑链环环相扣、层层提升、由易入难,适合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知识梳理能力培养和思维提升。通过热点试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完善知识体系,适应高考试题思维模式和考查方向[2]。

三、试题设计

依据素材背景和试题设计的思路,可将例1设计为如下综合题。

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奧里诺科河中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下游河面展宽,平均坡度降小,平均河槽深度为10~25米,水位年内变幅12米。汛期出现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下游河段一年中有两次沙峰(含沙量的峰值),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的干支流涨水季节,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的干流退水期间。奥里诺科河是当地重要交通线,雨季期间“汽艇船”(安装有引擎的普通木质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奧里诺科河大型轮船通航里程约362千米,而枯水期航道不易通行,驻该地的中国M公司采用吃水较深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每年定期对奧里诺科河下游分区段进行为期1个月的航道疏浚施工。图1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图2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1)奥里诺科河汛期出现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试作出合理解释。(6分)

(2)指出倒灌现象期间可能影响阿普雷河河口地区水文要素的变化。(4分)

(3)分析“汽艇船”成为当地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6分)

(4)为保证奥里诺科河下游全年通航,中国M公司每年定期进行疏浚航道施工,试推测最佳施工月份并说明理由。(6分)

四、试题分析

全国高考Ⅰ卷考查综合题时,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核,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程序性和层次性[3]。需要学生具备获取和调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体系,分析和论证地理事物和现象,如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第37题(1)设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需要获取和解读台地的变化特征,调用流水侵蚀过程知识,如理解侵蚀作用导致台地起伏加大,面积变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训练综合题的解题能力,需要将知识与情境信息相结合,找准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将材料知识相关联,运用已學的地理知识体系,构建出正确答案。因此,在平时综合题答题时,审题、析图、能力素养、书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尤显必要。

本文中根据例1改编的例2,其第(1)小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中的水位变化的知识,考生需具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解题时需从水位差入手去解题,通过设问限定词“解释”“汛期”“倒灌”等关键词的分析,学生从图中获取关键信息,调用区域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知识,阐述和理解由于水位高低导致的河水倒灌现象。第(1)小题破题思路如图4所示。

思维线索:上游支流众多,雨季降水集中支流来水快;下游地势低平,流速慢,排水不畅;干流水位上涨幅度大于支流,引起倒灌。以上因素导致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

例2第(2)小题,需要运用整体性原理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水位的变化导致水文其它要素的变化,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本小题需要学生从第(1)小题获取信息,在明白倒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将设问、材料、知识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需要调动河流水文特征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认真细读材料信息,因为“题干决定答题方向,关键词决定答题细节”。找出相应的限定词、时间与空间等限制,如本小题的“倒灌现象期间”“河口地区”“指出”“变化”等,这些限定词隐含着本小题的答案注重结果,而不是分析,其答案要体现要素的动态变化,而非要素的变化静态结果,需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语言。

例2第(3)小题,考查河流对人类的影响,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本小题需要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通过关键词“木质”“改装”“坡降小”等的解读,对提供的图文材料仔细审读,从中获取与此设问相关的信息,调动和运用区域背景地理知识,交通方式的特点,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答题。第(3)小题破题思路如图5所示。

例2第(4)小题,考查人类工程对河流的影响,论证和审辩式思维能力,人地相互协调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本小题需要学生审读图文材料,如关键信息词“为期1个月”“吃水较深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保证奥里诺科河下游全年通航”“水位差”等隐含信息,对线索和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在材料背景中找出有关论据,以此论证和探讨最佳月份。第(4)小题破题思路如图6所示。

参考答案:(1)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下游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2分);奥里诺科河汛期流量大,水位高(2分);导致奥河水位(甲水文站)上涨较快,高于阿普雷河(乙水文站)水位(2分),出现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 (2)水位上涨较快(2分),流速变慢(2分),含沙量增加(2分)。(任答2点得4分)

(3)当地河流较多,水域面积大,雨季陆地交通不便,水运便捷(2分);林木资源丰富,就地取材(2分);雨季河流流速快,普通木质船动力不足,效率低(2分);汽艇船体积小,改装成本低,效率高,方便灵活,适应居民分散、运量小的需求(2分);中下游河道水位年变幅大,汽艇船吃水淺,不易搁浅(2分)。(任答3点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但不超过6分) (4)12月至次年1月间(12月、1月、12月至次年1月都可以)(2分) 此时期晴天多,雨天少,便于工程施工(2分);河流水位低,流速慢,河床裸露面大,方便疏浚(2分);水位满足疏浚船舶的正常运行(2分);保证枯水期河段正常通航效益(2分)。(共6分,理由共4分,任答2点得4分)

参考文献:

[1] 陈赛.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28):166.

[2] 马绪霞.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与应对[J].基础教育课程,2020(Z2):11-17.

[3] 孙兴云.思维导图在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探究[J].地理教育,2019(09):26-29.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探讨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样化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