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景导学与微观模拟图培养学生微粒观的形成

2020-12-28 02:07侯世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3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

侯世彪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微粒观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化学观念,学生通常能够较快掌握对物质性质和规律的认识,但对于微观粒子的了解却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培养学生的微粒观,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宏微观,并且能够加强学生对微观知识的理解,为其之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情景导学是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为学生构建可感性的教学环境,微观模拟图是对物质微观结构的形象性转化。因此,应积极引入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合理运用微观模拟图细化学生对微粒物质的理解,借助化学实验巩固学生灵活运用微粒观。

【关键词】情景导学;微观模拟图;微粒观;培养研究

初中化学思维中微粒观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微粒观,才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结构以及规律等进行深入探究时必然会涉及到微粒观的思维。在化学教学中运用通过情景导学和微观模拟图,能够让学生更深入、更直观地了解微观粒子,促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化学学习当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提升化学教学效率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培养学生微粒观的意义

微粒观是学习化学课程学生所必需掌握的一种思维观念,通过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化学宏微观

化学这一学科不仅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宏观事物,而且也探究微观环境中的变化。宏观现象的存在是微观事物的集中体现,而微观现象又是宏观事物变化发展的基础。实际上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宏观原理和微观原理是可以互相描述和解释的,因此宏观和微观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可以为学生的宏观原理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宏微观。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微观知识的认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可以让初步接触化学知识的学生更快速的理解化学符号、化学变化以及物质性质等,当学生充分了解微粒观时就能够明白诸如H2O等化学符号的真实意义,随之便能够让学生理解水的分子结构,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其他微观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三)有利于为学生奠定稳固的化学学习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物质微粒的基本概念,学生在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中过程才能够得到程度上的简化,由此才能够构建出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为学生未来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于情景导学与微观模拟图的学生微粒观培养策略

情景导学与微观模拟图能够实现对学生化学学习过程的简化,以此为基础开展化学微粒观的培养,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一)引入生活情景,初步认识微观世界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化学教师可以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物质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掘宏观世界中所蕴藏的微观本质,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微观世界、了解微观世界,并且在宏微观的融合教学中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较强的熟悉感,进而其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有利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微观世界。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与原子》教学为例,学生初次接触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若直接导入理论性的概念会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困难,学生无法从根本上形成对分子和原子的正确理解。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情景开展知识导学,用生活中的现象形象化的阐释微观粒子,如教师提前准备好少量封装好的酒,带入课堂中之后将瓶盖打开,提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闻到酒的味道?为什么你们会闻到这个味道呢?”由此再引入微观粒子的概念,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为学生微粒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利用微观模拟图,加深对微粒的理解

微观模拟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微粒分子最有效、最直观的方式,既能够降低学生理解学习微粒分子知识的难度,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微观世界结构体系。如在对《分子与原子》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将分子和原子的内部构成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展示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或者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化学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过程以及在不同化学反应中与原子的变化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理解。如氢气与氯气的化学反应,氢气由2个氢原子构成,氯气由2个氯原子构成,当二者进行燃烧反应时,四个原子就会发生运动变化,之后便会生成氯化氢。根据微观示意图的显示学生可以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只有分子的数量和种类会发生变化,原子的数量和类型不会发生增减,这是化学变化的特殊本质。利用微观示意图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微粒分子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微粒观。

(三)借助化学实验,拓展微粒观感知形式

化学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操作实践,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从更加真实的情景中验证化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更深层次的微粒观内涵。在开展化学实验时教师需要提前对实验过程及目的等进行详细规划,充分利用宏观实验展现微观现象,并逐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知到微观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反应变化过程,从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微粒观。在《分子与原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酸碱中和的反应现象如氢氧化钠与氯化氢生成盐和水,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化学反应,之后在中和后的反应溶液中添加酚酞溶液,再次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现象,可以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了无色,这是由于碱性物质中的电离子发生了运动,并构成了新的化合物,这个反应过程是离子和分子互相融合的过程,从微粒观角度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这一反应原理,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微粒观的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形成了正确的微粒观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化学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以情景导学与微观模拟图为基础开展《分子与原子》的教学,利用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引入微粒分子的概念,使用图形或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微粒分子的运动规律,之后在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丰富学生对微粒观的深层感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准确的化学微粒观,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

【参考文献】

[1]李群.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0(10):14.

[2]李新春.化学教学中学生物质微粒观的培养[J].高考,2020(03):182.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
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紧扣读写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