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辅”视角下教辅出版的探索与展望

2020-12-28 02:07王蕊
出版广角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辅智慧内容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打造数字化、网格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共识。这种“智慧教育”理念同样影响着庞大的教辅市场,驱动教辅出版转向个性教育评测、数字资源聚合与教学深度交互。文章通过引入“智慧教辅”的概念,观察现阶段我国教辅出版面向“智慧教辅”的实践探索,指出未来教辅出版的突破方向。

【关  键  词】“智慧教辅”;教育信息化;教辅出版;因材施教

【作者单位】王蕊,西安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21.011

北京开卷关于近些年教辅图书的调查数据显示,1999年到2019年间,我国教辅动销品种由原先的5万上升至35万,市场规模保持稳步上升。其中,2019年全国教辅市场码洋比重为17.13%,较2018年同比增长率高于整体图书市场[1]。与此同时,点读产品、电子书包、在线教辅平台等教辅产品大量涌现,教辅图书的内容和形式快速更新。一方面,教辅市场的变化得益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现代化自上而下的改革深化,促使“智慧教育”理念贯穿教学管理、教学设计、教育评价、教育出版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程度更加紧密,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充分扩张,传统教辅出版机构纷纷向综合性教育服务商过渡。因此,探讨“智慧教辅”视角下的教辅出版,对提升教辅质量、助力智慧教育、推进文化产业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 “智慧教辅”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智慧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所谓“智慧教育”,就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物联化、感知化、泛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态[2]。在“智慧教育”驱动下,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体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辅材料也在进行自我革新。不同于传统教辅出版旨在补充教材内容,扩充知识题库,提升教学效果,新型教辅是结构化、立体化、个性化的资源集合,具有共享、交互、评价功能,可以与使用者进行良好互动,被视为适配现代教育的“智慧教辅”[3]。

纵览当前“智慧教辅”的产品形态,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一是基础的书网结合,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得图书以外的增值服务。二是电子书包,融合教材、习题、课程各类数字化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及学生管理的移动终端平台。三是在线学习辅导平台,如出版社联合其他机构建立的多样化平台,着重强调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资源库、作业平台、在线课程均属于此类。总之,“智慧教辅”不仅呈现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还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精准传播,因材施教

学习内容的精准传播是“智慧教辅”的首要特征,在提供传统教辅内容基础上,以数字资源形式将知识体系结构化,并持续跟踪用户反馈,通过回复、评价等方式推动个性化教辅生成。“智慧教辅”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特点,突出教与学过程中的层次差异,灵活适配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如当下火爆的在线课程,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提供高品质的学习课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掌握上课时间、地点与强度,还能同名师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交流。在课程进行中,用户可以通过课题互动、随堂测试、学习报告等了解学习效果,进一步扫除知识盲区,筑牢知识体系。

2.融合出版,资源共享

“智慧教辅”的生成与融合出版密切相关,实现了教辅内容在不同媒体的多方位呈现。通过数字化平台,“智慧教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区域发展不均导致的教育质量失衡。

传统教辅图书开发采取线性出版流程,从选题策划到图书发行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出版时效也受到明显制约。且教辅因教材而生,每一次教材变化都会导致教辅重新修订,但是教辅中的题目被固化在纸质书上,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增删,也不能通过网络及时修订。“智慧教辅”则打破了纸质载体的单一性,将教辅内容全部线上交付,推动作者、出版单位以及读者基于数字平台进行实时交流,确保了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教辅出版的工作效率。而数字资源的广泛性又惠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智慧教辅”触及更多读者。

3.深度交互,科学评价

“智慧教辅”不等同于数字教辅,其致力于结合传统教辅内容进行应用、服务、社交等综合探索,打造学生本位的教辅产品。在产品设计层面,现有的“智慧教辅”把学习资源作为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侧重于在线课程、答疑解惑、智能方案的后续开发,让学习变成一种可持续的交互行为。在此前提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智慧教辅”中不断留下“痕迹”。当这些数据达到一定数量时,对其进行处理、挖掘和分析,就能找出对个性化教学、评价和管理有用的信息[3]。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形成数据档案,方便教师、家长了解;教师可通过数据解读,改变授课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二、 “智慧教辅”视角下教辅出版的积极探索

“智慧教辅”是智慧教育理念的落地形式,也是数字出版浪潮下教辅出版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到,纸质教辅与数字产品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许多大中小学转向线上教学,进一步扩大了“智慧教辅”的刚性需求。对传统教辅出版单位而言,顺应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教辅数字化建设,重塑教辅出版流程是必然选择。

1.教辅内容数字化

教辅作为一种特殊的图书形式,主要内容表现为知识讲解和题目练习,一方面要不断扩充题源和类型,如选择题、填空題、判断题、作文、案例分析等;另一方面要统筹不同年级、教材、学科、学习程度的客观要求。为了解决广大读者使用教辅的痛点,教辅内容正在全面数字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原有习题转变为结构化的元数据,再按照细分类别重组,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获取教辅资源。

教辅题库就是将课后题目进行数字化重组,既方便读者检索资源,又能评估学习情况。用户注册登录教辅题库平台就可以选取想要攻克的知识类型,并通过文字检索或者上传图片找到相应的答案解析;还可以使用题库中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借助数字平台进行出版,从而为教辅文本以外的教育服务提供可能。出版机构也可以直接从已有的教辅题库中选取合适选题,反哺之后的教辅图书出版。

2.教辅形式平台化

平台化建设是当前教辅出版的主要方向,这既是统筹教育资源、加快出版效率、延展教辅功能的有效途径,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扩大读者覆盖面的必然选择。从扫描二维码获取教辅讲解到一对一的在线名师辅导,代表着教辅出版从早期的纸数融合向平台搭建转变。如聚合性平台学科网,与全国30000余所中小学合作,提供超过380万套高质量习题与讲解,并孵化出网校通、高考必备、英语听说通、校长帮等多个垂直化教辅产品,力求打造资质权威、门类齐全的教辅综合性门户网站。

一些传统出版社则充分利用自有版权的教辅优势,将题库资源和数字出版相结合,开发专业化的学习平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平台化转型,先后推出了人教网、人教微研等教师网络培训和服务平台,并顺应移动化趋势开发了人教教辅APP。其中,人教点读APP就是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结合人教版纸质教材,以字、词、句、知识点、文章等维度为切入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文、数学三大学科能力。APP以其干净整洁的界面和丰富扎实的内容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包括人教口语、标准日本语等人教系列APP的开发,始终依托人教教辅材料,专注于做细分领域的领头人。

3.出版过程高效化

教辅图书编写首先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修订,作者完成组稿后再交付出版社。出版社通过三审三校之后,经由编辑、排版、校对,最后出版发行。传统出版流程虽然严格保证了教辅质量,但涉及环节多,出版周期长。而教辅内容完成数字化后,可以将整体出版内容划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又可在整体规划下进行数字化加工,极大地提升了教辅出版效率。同时,作者与出版社、出版社与读者、读者与作者还可通过数字平台加强联系,进一步提升出版内容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数字化内容还可以通过网站、客户端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发布,实现“一次组稿、多元生产、精准服务”的高效出版[4]。

4.教辅应用增值化

随着出版方式的升级,教辅出版跳脱了以内容生产为主的线性方式,追求读者体验、应用功能和教育服务相结合,形成可循环利用的出版产业链。换言之,教辅出版不再是单一的教辅图书,而是一个能满足学生所需的“知识流”,全面实现读者数据应用化。因此,在文本内容以外,教辅出版应着力加强出版物与人的连接,如网课教育、答疑解惑、智能評测、人机互动等,注重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真正做到“千人千面”的教辅学习。

现阶段,几乎所有的教辅产品都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围绕知识内容开发教学辅导成为教辅出版的主要盈利方式。然而,在增值服务设置环节,技术层面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对教辅效果的提升仍然有限,大多仍停留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辅的传播效果,有关“智慧教辅”的技术开发仍需加强。

三、 关于出版机构构建“智慧教辅”的思考

1.资源整合、IP运作,打造核心生产力

教辅的使用群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决定了“智慧教辅”的生成与导向始终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因此,教辅出版必须尊重教学客观规律,综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学生评价、教学管理三个重要环节推进数字资源聚合,强化教辅的加工和运作,注重教辅后续的配套服务,构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矩阵。

首先,在信息共享时代,出版机构应继续利用原有教辅资源优势,借助数字平台的采集和分析功能,完善资源数据库建设,如学科知识数据库、考试习题数据库等。出版机构应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程度以及面向群体来完成系统化的数据模块,以满足教辅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教辅出版要借鉴IP理念对教辅图书进行全版权运营,通过图书衍生出游戏、影视、智能设备、教研服务等产品,增强教辅品牌的溢出效应。

2.数字引领、智能优先,强化教辅产品应用

数字化是“智慧教辅”的先决条件,智能化则是未来教辅出版的实践方向。所谓智能化,即在现有教辅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教辅产品的表现形式,实现教辅软硬件的全面升级,从而优化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教辅出版借助该技术塑造出人机互动的教学场景;在虚拟现实领域,教辅出版实现了沉浸式的自然学科实操。

随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每一次教辅产品使用后都会收到来自智能算法的科学评价,因此运用大数据进行应用开发将成为教辅出版新的着力点。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完成讲学、布置作业、测评以及设计教学方案,可以依据学生作业背后的客观数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数据化、可视化、个人化形式呈现,倒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更灵活地掌握学科内容。

3.广纳人才、协同作业,承接教辅出版生态圈

“智慧教辅”并非一个简单概念,它横跨教育、出版、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传统教辅出版社深耕教学前沿,具有大量的理论支撑、图书版权以及忠实读者,这些都是“智慧教辅”的资源内核。但由于体制管理、资金、人才、技术壁垒等限制,出版机构普遍缺乏教辅内容产品化的能力,因此亟须对内招贤纳士,对外主动开放。一方面,广泛吸纳复合型出版人才,运用市场化理念和互联网思维优化教辅产品设计;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技术商、渠道商合作开发,促进教辅图书与教辅服务的升级。如被誉为“教育界中的Netflix”的培生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并购行为,将传统的“出版—印刷—发行”业务流程转变为“内容创作—内容集合—媒介传播—价值衍生”新型产业综合集成[5],开创性地研发出多种教辅产品和销售模式,为读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打通了教辅产品产业链的多个盈利点。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2.0的建设纲领下,“智慧教辅”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教辅出版的主攻方向。综合内容生产、智能应用以及多方协同三方面因素,教辅出版机构应努力提高教辅质量,重塑使用体验,提升盈利空间,最终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北京开卷. 市场稳步增长,畅销热点嬗变——近些年教辅图书市场分析[J]. 出版人, 2020(5):56-58.

[2]王济军. 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J]. 现代教育技术,2015(5):53-58.

[3] 沈婷.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辅”——浅谈对中小学教辅融合出版的思考[J]. 传播与版权,2020(6):68-70.

[4]罗文心. “后疫情时代”的教辅出版流程再造 [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8-26.

[5]崔丽. 论新形势下教辅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之路[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6):16-17.

猜你喜欢
教辅智慧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要内容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