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烽火少年行——林声传》,被洋溢在字里行间直爽、清朗、从心所欲的本色感动,它所呈现的是老作家康启昌先生那种超然物外的乐观精神和自由境界,更带有让人羡慕的生命的浪漫。我把它读作老作家的生命状态,读作她的文学世界的底色。
这部作品在当下的文学语境中是值得珍视的文本。一位85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竟依然保持着文学少年般的热情与向往,沉浸在写作的愉快之中,好似不存在年迈体衰带来的病痛与不便,从容、明快地描摹她心目中的最美。作品问世时老作家已经87岁,毫不褪青春之色。想一想老作家的创作情态,品一品作品中轻松自然的笔调,会油然生出远远超出阅读预期的感动。
当然,这还不是根本的原因,更值得深深体味的是作品有代表性的文学品质。《烽火少年行——林声传》写出的是百年中国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代人。主人公林声长作者一岁,同样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作品状写出的他的精神品质和人生态度,与老作家存在着高度的契合,他们的生命历程恰在这百年间,人生际遇也与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基本重合。人们或许没有意识到,百年中国的意义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纪呼应之间。1916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面对破碎的山河,在《新青年》發表文章《青春》,呼吁“吾族青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中国。百年之后的2019年,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做出了回应:“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建设成了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人在巨大历史空间中的世纪回应,以当今青春之中国向世界宣告几代青年人的青春奉献,感人肺腑。老作家康启昌和作品主人公林声是为青春之中国奉献青春而始终保持着青春的人,他们的个人的命运与国运息息相关,国运决定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他们在近九十年的生命历程中,亲身感受到了受侵略、战乱、贫穷、解放、建设、发展、富强的全过程,这正是百年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他们这一代人既是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参与其中的建设者。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他们对生命的感受,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的判断,自然有他们这代人的特色。他们在精神上保持的青春品格,正是形成于他们曲折的奋斗过程。或许,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主题已经使后人很难真切地体会和理解他们这一代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理想。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思想多元共存形成的对立、冲突、选择、融合,使文学创作与批评已经形成了新的范式与标准。文学语言、叙事、形象等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流行的文学创作已经久违了老作家康启昌等一代人的文学呈现方式,更少了表现他们文学精神的新文本。难能可贵的是,老作家康启昌先生在作品中以天然、本色的方式生动地状写出了一代人在百年中国巨变中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作品展示出的乐观、浪漫,深深蕴涵着他们所特有的理想、自信、自豪,甚至有些骄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他们幸运地享受到了他们曾经为之奋斗、奉献的事业结出的硕果,也确证了他们的理想、信念的正确性。他们有骄傲自豪的资本。
我始终认为,文学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语言技巧的事情,无论作者用什么语言方式表达,作品所呈现出的最根本的是他独有的精神世界与他的心灵。读文学作品,其实是借助语言文字所营造的文学世界阅读作者的精神世界,是在阅读心灵,与作者完成一次心灵的交流。我也知道,作者对文学世界的营造不可能做到随心所欲,只能是他精神特质的展现。他所处的独特生存环境、文化生态,他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他的愿望和追求,他获得的知识与素养,他感受生活的方式,等等,即他全部的生命历程和生活经验构成了他不可复制的心灵。因此也可以说,读文学作品就是在读人,读另一种生命的形式。老作家康启昌先生的《烽火少年行——林声传》以融入骨髓的思想方式、情感方式去叙事写人,以她的眼光和评价标准写作品主人公。不经意间,作品主人公林声的形象成为一种标志,自然而然地承载起她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少年林声的活泼开朗、聪颖好学、多才多艺、精忠爱国、敢于担当等特点,同时也是这一代人推崇的品质,在她的笔下生动地描绘出来。读《烽火少年行——林声传》,不仅可以读到林声的青少年人生,更能够读到作者和他们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文学理想和艺术精神,完成一次深度的心灵交流,理解另一种应该受到敬重的生命形式。真正读懂他们,才能够读懂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读懂我们自己从哪里来,读懂文学。要知道,无论人们会有什么样的评价,作品中所传达的文学观念与审美标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精神的基因之一,积淀着新中国文学思想理论建设的经验。《烽火少年行——林生传》无疑给中国新世纪文学提供了值得珍视的文本。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赵慧平,男,1956年出生。文学博士。沈阳城市学院教授,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辽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进展研究”等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批评的视界》等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