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与诗交织的风物志

2020-12-28 02:03林喦
鸭绿江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田庄风物辽河

辽宁盘锦籍作家杨春风的新作《辽河渡1931—1945》是一部带有鲜明方志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为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了史料调研和创作训练两个阶段的累积和预备,以学术研究的态度深入盘锦市每个乡镇和重点村屯,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文献与口述历史资料,结集为《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和《辽宁地域文化通览·盘锦卷》。但作者严谨的态度与力求真实的创作理念绝不是对材料的简单堆砌,相反,身为盘锦籍作家,杨春风深爱并懂得辽河渡这片土地,她的生命中涌动着对辽河渡地域文化“历史还原”的言说冲动,因而才有了《辽河渡1931—1945》从平面的史料中站立起来的鲜明形象和鲜活故事,弘扬了社会民间生活底层彰显出来的民族精神。

一、以史笔铺陈风物

既出入于史志又采撷于民间,实地踏访的一手资料是作家创作的底气,也是《辽河渡1931—1945》饱满气韵生成的根基。面对如此重大的题材和浩繁的史料,作者保持了足够的机敏与沉着。机敏使她独辟蹊径地选择以地域风物、人员掌故的视角来叙写伪满洲国时期当地的大历史,沉着使她采用平静、从容的叙事语调,不厌其烦地对风俗物产一一铺陈排布。小说中的风俗物产描写广泛涉及衣食住行、宗教教育、艺术娱乐等各个方面,细针密缕,俯拾皆是,形成了烂漫丰饶、目不暇接的风物景观。这种绵密细致的叙事笔法与林纾评点《项脊轩志》“叙琐碎之事,能使镕成整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说的风俗画描写之于文学作品的独特意义毋庸赘言,然而如果仅止于风俗物产孤立地铺陈堆砌,那么最多只能沦为浮光掠影的风俗展演或取悦市场的文化景观。《辽河渡1931—1945》将言而有征的风物志深深嵌入伪满洲国压抑、晦暗的历史背景中,因而得以发现辽河口地域文化优裕散漫表象下的历史本质及其在极端处境下的生命能量。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的深根在政治的裂隙处顽强地生长出明艳的花朵。田家父子两代人的插船情结象征着帆船文化,田九洲炮制冰蟹年礼是渔猎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延伸,客商云集的胜景、商会制度的成熟是河运文化的硕果,张家的碱铺和田家的稻编工厂则是湿地文化的物质形态……小说以地域色彩独特的风俗物产为叙事重心,以殖民环境中的民众生计为逻辑动力,以民族文化与精神为归趋,演绎了伪满洲国时期侵略者高压政治下的辽河口生民的生活史。

二、以时间建构叙事

《辽河渡1931—1945》以十四年抗战中东北辽南一个田庄台小镇为叙事场域,以全镇社会各阶层生活的人们为叙事内容,书写了十四年抗战中社会底层百姓的沉沦、挣扎与抗争,也从另一个层面表现了一个特殊时期东北社会的变迁。

小说的作者很会设计叙事的时间线,她将“历史时间”和“叙事时间”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书大约45万字,设计成15个章节,正好是十四年抗战的15个年份节点,小说开篇第一章“1931·冬腊月”一直到第十五章“1945年·雪掩万象”,每一章节的标题是一个年份,以年份为叙事主线,是作者真诚表达还原历史原貌的创作理念。由此,其小说“人物”不是小说的主人公,时间才是小说的“主人公”。 杨春风将叙事故事的搬演与发展完全安置于每一个年份之中,将每一个年份中发生的人和事与“历史时间”紧紧相扣,以日常叙事方式缓缓铺开了十五幅田庄台小镇的“百姓生活序列图景”,建构了小说叙事的内在节奏逻辑和叙事顺序。作者娓娓道来的不是历史的宏大与生活的激荡,所有的冲突与矛盾都隐含在直抒平叙与细腻描摹之中,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重在全面、細致、细腻、不设留白。这种叙事结构充分体现了作者所做的前期资料搜集、整理的完备性和对历史时间把握的精准性。可以说,《辽河渡1931—1945》的历史时间叙事模式成功建构了整部小说广阔的历史叙事空间和社会生活叙事场域,极大丰富了小说的文本审美价值,获得纪年史般的历史叙述和百姓生活实录效果,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审美体验。

三、以诗心暗通风物

作家情感态度的隐形介入使《辽河渡1931—1945》不流于单纯地描摹风物、记录历史,客观叙述与情感蕴蓄的美学辩证是《辽河渡1931—1945》的叙事特征。与其简单地将《辽河渡1931—1945》类型化指称为一部抗战史,不如说这是一部以抗战历史为背景带有抗争色彩的地域生活史,抗争的方式来源于民间恒常的求生欲望与智慧。日本殖民统治给田庄台(田庄台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漫长历史积淀的地域文化带来的毁灭不能不令人黯然神伤,作家以诗心暗通风物,富有辽河口地域特色的物产及其衍生的饮食文化中蕴蓄着作家对历史、文化的深邃思考与真挚情思。

胡完了背箱子串街卖的羊肉馅三条腿大蒸饺、石老炉的家常午饭高粱米水饭、烀土豆、蒸茄子、碎肉酱、小葱生菜等蘸酱菜,呈现了富有辽河口地域特色的饮食风物,联动着辽河口地区的市井民情与日常生活。田焕章六十六寿宴的八荤四素两道汤以及富有象征意义的寿桃、寿鱼、寿饺则反映了浓郁的民间习俗,透过寿宴饮食风物如数家珍地展示也折射了家族人际关系和伦理秩序,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真切描摹。作家将日本殖民者实行的“协和会”、配给制、集团部落等制度给辽河口地区经济生活、日常生活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无声地隐伏在饮食日趋匮乏、衰落的变化上,于平实的叙述中暗涌批判与哀痛,承接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古典诗学传统。码头饭馆何小手祖传的白面韭菜蛤蜊馅水煎包,苞米面越掺越多,蛤蜊肉越放越少。宝发祥的果子因豆油配给不足改用羊油替代,膻腥扑鼻。田庄台的物资由充盈而限量终至匮乏,最终必然影响到民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战事结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暴政给田庄台带来的是从散漫、懒散到散乱、散架的本质性变化。田庄台历时数百年塑造的地方性格的悲剧性减弱正是以饮食风物为突破口来表现的。这种意涵凝结为韭菜的意象。“清明的时候,头刀韭菜上市了”“红根的,又新鲜又嫩生”“韭菜虾仁馅水饺和韭菜鸡蛋馅馅饼的鲜灵味儿,也就开始在这个镇子可劲撒欢儿了”……韭菜是春天和希望的象征,田庄台人被春来第一鲜的气息给紧密缠绕着,面挂喜色,心情和悦自足。饮食的变化是高压政治下田庄台民众心理的一种映现,体现了东北人民被殖民前后对日本殖民者和开拓团团民的抗争情绪和心理感受。韭菜的新生和韭菜馅饺子年复一年地飘香提示人们在压抑、混沌的日子里时光的流转,高压与抵抗就是这样无声地较量,点点滴滴的渐变难以察觉,而水滴确是可以穿石的。诗心暗通的风物叙事在不动声色中不知不觉接近历史的本质,在平实中蕴蓄起一种力量, 如此真切,如此动人。

四、以人事点亮风物

《辽河渡1931—1945》的风物叙事与辽河渡人事交织互动,人在风物中行动,风物因人的活动而发生意义。风物是地域文化物质精神形态的结晶,由人事活动造就,又反过来塑造人事的行为逻辑。这里的人事虽然以田、庄、林、张四家大户为纽结核心,却围绕四条主线人物关系延伸出无数细碎的枝蔓,仿佛伸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的触角:勤耕苦作的庄稼人宛二爷,赶车的把式小老红,华济中药堂的中医石老炉、没落艺人关老爷、三界通灵的三姑娘、敲诈勒索的伪满警察王大巴掌、各商号与烧锅的各家掌柜,饭馆与澡堂的伙计、学徒乃至无名、失语的码头的小扛、缝穷女……在稳定社会结构中,不同阶层的人皆因异族的入侵和殖民而动荡飘零,个人的遭际与家国的丧乱如影随形。民众对于政治是无知的、回避的,但政治就是要来入侵、毁灭他们的日常生活。《辽河渡1931—1945》对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芸芸众生的刻画描摹之全面、细微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行当的联动勾画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正是这些人事激活了风俗,点亮了风物,从而使这幅画卷有声有色、可触可感。辽河口生民的“众生相”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辽河渡1931—1945》在真实的质地和深沉的情感融合的基础上,施展想象的创造,确立表现的逻辑,坚实而不泥实,实处如史,虚处似诗。人事、风俗、物产平实、绵密地交织成一部带有深刻辽河口地域文化烙印的风物志,既是一部描绘了辽河口地域文化的“清明上河图”,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林喦,教授、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从事文学与新闻传媒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学报编辑部主任、文科学报主编、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宣传统战部部长,现任渤海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渤海大学学校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电视教育学会理事、辽宁省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辽宁政府奖的专家评委、省教育厅一批次人才。曾获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主持各级课题10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20篇。

猜你喜欢
田庄风物辽河
兴化风物
辽河口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倾听
辽河文讯
基于ELM算法的辽河沈阳段水污染评价
安徽灵璧小田庄大运河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