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强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概括能力,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结合阅读重点与要点,挖掘有效教育资源,结合学生能力情况制定出有效教学对策,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研究了培养学生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的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言概括 组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5-0101-02
前言
在以往的阅读学习中,一些小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生字或是生词,但是缺乏连词成句或是连句成段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给予充分重视,进一步优化针对性训练指导工作的开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概括技巧与组织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概括能力培养措施
(一)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包括不同的单元主题。教师可以从单元角度出发,做好各知识整合工作,实现主题归整目标,为学生知识体系的不断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如在讲述《日月潭》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具体单元出发,找出文章的共同点,总结文章写作思路,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表格,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可以看出,虽然单元中的文章都是进行了景色方面的描写,但是文体层面存在的差异还是非常显著的,所以在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后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章中的内容。通过使用表格法,不仅可以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内容、表达方式等的深入研究,且学生在表格填写中,阅读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整合学习中掌握文章重点,明确作者写作意图[1]。
(二)完善认知框架。语文教材中拥有的文体作品往往都是非常丰富的,也正是受到文体不同的影响,其中引用的写作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要结合文体特点,做好文章梳理工作,给其完整认知框架的构建带来积极影响,明确在面对不同文体时需要使用哪种概括手段。如在学习《月光曲》时,可以从文体梳理出发,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概括这一文章,学生通过回忆这一知识,明确写作要素。由于这一文章为记叙文体,所以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记叙文的写作要点,以时间、人物、地点与事件起因等为线索,说出与之对应的内容。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总结文章内容,在优化概括方法的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找准概括核心。想要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需要找准概括的核心与要点,当学生能够准确找出中心段落以后,也可以提炼出相应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概括效果。在阅读中,可以指导学生在分析文章标题时将文章重点准确找出,并以提纲擎领的方式获取重点信息。如在讲述《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要求学生说出从题目中所掌握的信息。在学生发表完看法后要求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并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进行深入阅读,从而掌握文章重点。
(四)以循序渐进方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语文教材中文章篇幅有了明显的变化。所以,在实际授课中,对于文章段落进行有意识的选择,之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空间,让其进行自主概括,再结合相关问题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思考回答中进一步提升自身概括能力。但需要考虑到的是,大多数小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还有待提升,所以在概括中很容易出现遗漏。所以教师要避免直接打断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当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也要及时观察学生,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增加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段落、文章概括方法的高效掌握。在引导学生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探究来发现规律,在总结与遵守规律中掌握概括技巧。如在概括中要找准关键词,结合时间、人物、地点等内容,确保概括的全面性。学生只有实现概括技巧的灵活引用,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体会与领悟能力,才能感受到概括的乐趣,从而主动进行概括。为此,在教育培养中,第一,要坚持适量性原则。在概括能力培养中,除了围绕教材内容强化训练,同时也可以借助课外段落、文章等进行训练,确保学生概括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二,要坚持从梯度角度來进行概括。如可以要求学生从一篇到几篇进行概括。第三,要保证方法的灵活性。在课堂上,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抵触情绪,教师应摆脱传统训练方法的局限,结合班级中的各项活动,如借助比赛、板报等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概括,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引导更多学生在不断练习与学习中提升概括能力。
(五)优化概括能力的训练方法。 首先,可以着重从课题入手。作为文章之首,课题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也是学生开始阅读、了解的初始环节。对此,在每次讲解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应注重导语的精心设计,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以此来优化阅读教学环节与成果。在揭示完课题之后,应引导学生好好阅读几遍,且要做到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明确自己在课题中阅读到了什么,基于这一课题想要提出什么问题,基于课题可以推测出文章中的什么重点内容。然后将这些记录下来,为之后的提问、表达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可以基于中心句着手。很多课文中的段落都有中心句,可以引导学生将中心句找到,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来给予加工、概括。再者,可以指导学生围绕关键词句来进行概括。一些课文的前面、后面,或者是练习中经常会有“先具体后概括”等类似提示,若能够实现对这些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句来概括,一定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从板书着手。板书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词语,但体现的通常都是课文的重难点。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板书设计,围绕课文重点词语来优化板书设计。在每次结束一节课之后,让学生试着围绕板书来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并在此过程中明确课文重难点,这也是锻炼发展学生概括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措施
(一)开展组织能力训练。在语文课堂上,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需要整合教育资源,以延伸教育空间为基础,确保语言组织能力训练的合理性。基于小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考虑,可以通过表达实践环节的精心设计,以及沟通技巧的传授,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收集与文章相关的素材,确保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训练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说话欲望。在语文课上,教师不仅要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契机,引用恰当策略方法来激发学生说话欲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尤其是在新课标科学指导下,要正确认识到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形成发展,离不开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支持,以实际可行的教育手段保持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从而在不断互动与交流中锻炼自身表达能力。如在讲述《蝙蝠和雷达》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用网络化、国际化等语言方式实现对教学的创新,带给学生新奇的感受,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 基于每位学生个体优势不同的考虑,教师要更新自身教育思想,以差异化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避免出现统一教学的现象,制定出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计划,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如一些学生在个性方面比较外向,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要指导这一类型学生要理清说话思维。一些学生在个性方面比较内向,存在着一定的害羞心理,不敢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面对这一类型学生时,要从鼓励学生出发,帮助学生树立起说话自信心,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从而准确表达看法。为了确保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发展,需要坚持差异化教学方法,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如在讲述《小壁虎借尾巴》这一内容时,就可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并借助情境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其次,借助多媒体设备布置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表演的方式展现文章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完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培养,也能够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后,在完成角色扮演后,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说出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并通过复述等方式说出文章内容。这样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使其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濃厚兴趣。
(四)多方位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首先,要注重家庭与社会学习资源的全面挖掘、巧妙利用。基于不同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特点来增加与家长的联系,为家长推荐一些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的文章和书籍。在放假期间,家长也要引导孩子阅览健康、规范的网站。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认知视野的进一步拓展,也能够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语文教师也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语文教师除了要拥有丰富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大多数的小学生注意力、接受能力都比较低,所以,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幽默风趣语言表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且还要对自身语言表达做出进一步规范,避免影响到学生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 最后,完善学生听、读、写训练。听觉能够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使其理解、记忆能力得到科学培养,教师也能够通过提问、听说训练来锻炼、提升学生的瞬间记忆力。或者是选择内容简单、语言丰富的文章来用作素材。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制定针对性、有效性较高的训练计划。要帮助学生适当地丰富自己的说话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上,要想小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与组织能力可以在阅读学习中得到不断提升,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特点与能力情况,保证教学的差异化。教师自身也要掌握先进教育思想与方法,选择更新颖、有效的教育手段,锻炼学生概括与组织能力,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龚维.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6(87):31-32.
[2]马彦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