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军
在我国璀璨的艺术长廊中,诗歌犹如千万颗珍珠,熠熠发光;又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鲜艳夺目,供人采摘。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诗词51首,课外古诗词选录48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鉴赏诗词,从中了解到诗词善于运用意象反映生活,创造意境,抒发感情,语言凝练等特点,深刻体会到风物人情之演变,山川江河之壮观,文化艺术之璀璨。培养学生学习反复推敲,锤炼用词方法,去领略它的语言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同时应教会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诗词去对比分析文章,把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使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和文化素养。
◎引用诗词对比分析,便于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内容、段落的意义,欣赏句子的含义,增强引言的趣味性、指示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朱自清的《春》描绘了一幅幅春天美丽的图画,其中春雨图描写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分析此段,巧妙引用唐朝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来映照本段的内容,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既丰富课堂容量,又拓宽了学生视野。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以花喻雪,独具匠心,引用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開”来映照此句,诗人以雪喻花,比较鉴赏,效果极佳。
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长江》,展示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引用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作为课文的引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引用诗词对比分析,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叙述了鲁迅一生中的大事“弃医从文”,明写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往的故事,实写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互相交错贯穿全文。不妨引用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来映照周总理为实现理想,孜孜以求,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担负起时代的使命。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者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生活。”文章结尾段,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再引用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来映照我们的民族对母亲、对祖国的热爱,教育学生继承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引用诗词讲析诗歌,比较鉴赏,便于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讲析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送别诗《别董大》,来比较赏析,寻找异同。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讨论对比总结:两首诗相同之处:都是七言绝句;同是送别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并且都是千古流传的送别名句,被后人所传颂。但由于诗人经历不同,环境相异,诗人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则不同。《送元二使安西》描绘春天的景色,给人以优美感,表达惜别时的依恋,诗的风格清新幽默,风格优美。《别董大》描写了冬天的景色,给人以悲壮感,表达了送别时的劝慰和鼓励,诗的风格慷慨悲歌,风格悲壮。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既了解了诗的思想内容,又把美学思想渗透到字里行间,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讲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可引用诗句,映照诗句,理解诗的意境。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引用东方虬《春雪》中的“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军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可引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可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引用诗词对比分析,便于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把握作者是怎样提炼题材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郭沫若的《天上街市》以奇妙的联想和想象编织出一幅天上的美景,把我们带进了神话的境界,而课后小知识《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则是另一个境界。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同一素材,作家进行了不同的提炼加工,写入文章,创造了不同的意境,表现了不同的主题。
欣赏课外古诗词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可以让学生诵读毛泽東《卜算子·咏梅》,引导学生比较鉴赏。
卜算子·咏梅
南宋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同一词牌,同一咏物。但是词中背景地点设定不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梅花”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在凄风苦雨中支撑。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梅花”与飞雪为伍,在“悬崖百丈冰”时,傲霜斗雪成长。意象不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梅花”是一个孤独的爱国者形象。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梅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她是一个人,更代表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群体。表达的精神境界不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梅花“无意苦争春”与世无争,明哲保身,始终保持了固有的芳香。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梅花”在春天即将到来时绽放,自豪、乐观。要把春光迎到人间,无私奉献。比较鉴赏,咏物相同,体裁相同,作者表达感情却不同。
引用诗词对比分析文章,可以加强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提高业务水平。俗话说:“教师的知识是源源不断的泉水,常流不止。”要旁征博引,教师应认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掌握诗歌的意境、结构和表达方式,然后传授给学生。日积月累,长此以往,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素质,担当时代重任。
引用诗歌,对比分析文章,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问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既传授了知识,又丰富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同体裁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