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绕长安”功能及影响演变分析

2020-12-28 02:01孙向军
文史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渭河长安航运

孙向军

作为古都西安长期历史演进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八水绕长安”自唐王朝以来,其影响力持续衰落,其功能持续趋向单一化,这究竟是“长安八水”自身的原因,还是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历史必然结果?在这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究竟是诸如气候震荡等自然因素,还是诸如滥伐林木等人为因素?本文试图通过阐述长安八水功能及文化影响的历史演变过程,来探求其内在原因,并希望能以史为鉴,在西部城市未来发展规划中尊重历史客观发展规律,合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八水绕长安”实用功能的演变

一、城市供水

作为多朝国都,西安自古以来人口众多,用水需求很大,历朝历代都建设有大量城市供水工程,主要有天然河道修渠引水工程及开挖修筑湖泊蓄水工程两类。远在1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逐水而居的蓝田猿人在灞水侧畔阶地选择临水而居时已建有原始渠道引水工程。西周初年,“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文王定都于东有沣水、西有灵沼的沣京,长安八水之沣河便可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出于都城扩建与发展的考量,武王继位后将国都东迁至镐京,长安八水之滈河便进入城市供水行列。秦都咸阳受泾渭两河环绕,且曾开挖兰池引渭河水,这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城市供水工程。刘邦入主关中后,建东临浐灞、西南有沣涝潏滈四水、北濒泾渭二川的汉都长安,然潏水是其主要供水源,至武帝时潏河水已不足以供给长安城用水,遂下令截断滈池以南河流,引洨水(即交河)修筑昆明池蓄水。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为便于引东南浐灞之水,命宇文恺新建大兴城,开凿引洨水、潏水入城的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河水的龙首渠。这三条渠道的开挖基本满足了隋唐长安城的供水需求。唐天宝、开元年间又新开城南漕渠及黄渠,引水入曲江池,修筑林苑,奠定大唐京畿规模。之后,长安供水渠道逐渐荒废,宋、金、元三朝城市用水主要依靠井水,唯有多次修缮城东龙首渠,引浐河清泠甘甜之水入城作供水补充。明成化年间,龙首渠供水量已无法满足城市所需,且浐河水“汰清然后可用”,于是在城南新开通济渠引潏河水供给城市所用。清西安府城虽多次疏浚修缮龙首、通济二渠,但由于河水泥沙量大,往往运行时间不长便再度淤塞,取水较前朝相比困难重重。清朝因此也是用水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亦曾有“水荒”年代。为解决西安市供水问题,诸如1971年在滈河源修建石砭峪等一系列水库工程,结果严重削弱了长安八水的水量。未來,随着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修建,长安八水的城市供水功能应该得到重振。

二、农业灌溉

河流冲积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农业文明时代的“八水绕长安”直接奠定了王畿之地的经济基础。以长安八水之泾河为例,作为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彻底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此后在泾河上汉修白公渠,唐修三白渠,宋修丰利渠,元修王御史渠,明修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修龙洞渠,民国修泾惠渠。以长安八水流域之灞河流域为例,流域内建有辋灞渠、跃进渠、蓝桥渠、普惠渠、灞惠渠、团结渠、立新渠等诸多农业灌溉工程。以汉武帝时期为例,仅一个帝王时期,就修建有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引水灌溉渠道。封建王朝时期,历代格外注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在西安水系各大支流灌区修筑大量灌溉水利,灌溉范围多限于村、县以内。时至今日,长安八水依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农业灌溉功能,但自明代以来的中游地区积沙严重与河道分叉导致的河水泛滥成灾现象长期存在,如远至明万历年间“缘其田旁者贫尺寸之利于波臣之口,快眉睫而忘运利,听其淤而不疏,民艰失赖”,近至2003年渭河流域的大洪灾。未来,在利用长安八水进行农业灌溉时,应格外重视河道灌渠的清淤工作。

三、漕渠水运

长安八水航运漕渠功能在历史早期多有文献记载,近代以来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诗·大雅·大明》有“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句,描述的便是西周时期的渭河航运繁盛面貌。《淮南子·地形训》记“渭水多力而宜黍”,也说明渭河的水量与水运能力足以支持航运。《左传·僖公十三年》所记载秦国向晋国航运粮食的“泛舟之役”,便是渭河航运能力的又一次体现。然典籍所记汉代以前的长安八水行船,均是作为陆路交通的补充,真正意义上形成固定航线发展水路运输则始于汉武帝时期。长安作为当时世界最大城市,经济的高度发达以及人口的众多,造成对粮食的需求量急剧上涨。面对渭河河道曲折多变、而仅从长安到渭河入黄河之处水路就长达900余里的现状,汉武帝下令沿渭河南岸开挖漕渠,缩短航运距离至300里,遂得以从关中以东运输漕粮进京,保障长安供给。后虽隋王朝重开漕运,但直至盛唐时期,漕渠大体处于闲置状态,渭河航运业基本停止。直到关中人口增至历史巅峰水平,长安粮食供给严重短缺,唐高宗方决定重启渭河航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裴耀卿主漕运,采用水陆并运且分段节级转输的方式进行粮食运输;又经天宝年间再度疏浚漕渠,方使长安粮食供给得到保障。除渭河航运漕渠外,唐代还曾开挖如升原渠、城南漕河等工程规模小、航程较短的渠道,其仅用于短时通行或短距离运输木材薪炭等,运行时间均较短。如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黎干开渠引潏水运南山薪炭不足二十年。唐朝末期文宗为降低关中陆路运输压力,节省耕牛用于农业生产,力排众议重开漕渠;然由于淤积已久,且工期短,渠道疏通效果不佳,航运量有限,仅通航二十余年便遭废弃。至明清,长安八水航运已鲜有记载,航运功能已经彻底结束。时至今日,“八水绕长安”的航运功能已成为一份遥远的历史记忆。作为内陆城市的河流水系,长安八水在航运方面的繁盛局面势必无法恢复,这是历史诸多因素运作的必然结局。

四、水产养殖

长安八水在河流水量减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河中鱼虾一直呈锐减态势。早在新石器时代,浐河东岸二阶台地之上以半坡氏族为代表的各类原始聚落遗址中出土的各类捕鱼工具、鱼骨以及在陶器上出现的大量各式鱼状纹饰,说明当时鱼类很多,渔业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晚唐之前,仅长安城中池沼所产鱼类等水产品,除用于祭祀外,还足以供应皇家饮食宴会 ,有时还可送到长安市场出售。由此可见,长安八水在历史上曾具备水产养殖功能。在“八水绕长安”局部河流水质尚处劣五类的工业文明的今天,我们甚至很难想象长安八水还会具有水产养殖功能,更别谈恢复其繁盛局面了。

“八水绕长安”的文化影响

一、文化景观

作为人类在地表活动的产物,文化景观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自古以来,因长安八水而建成的文化景观数不胜数。例如关中八景中的三景:灞柳风雪、曲江流饮、咸阳古渡,便与长安八水密切相关;而以原始社会聚落遗迹为例,则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鱼化寨遗址、杨官寨遗址、老牛坡遗址等,亦与长安八水相呼应。在诸多文化景观中尤以池沼苑林为甚,众多宫室、亭廊 、林木皆环水而建,从周文王灵沼到明秦王府的莲花池,从皇家禁苑到供公众游览的曲江池,无不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其中蕴含的智慧更是令人惊叹。唐王朝以后由于长安八水的普遍衰竭,导致许多湖泊逐渐干涸,河湖景观一度荒废。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水文化景观的重现工作,花费巨资开挖人工河湖,努力重现“八水绕长安”的盛景;只是其自然基础、经济合理性、社会必要性一直存有争议。

二、文学艺术

河流湖泊是历代文人雅士抒发情愫 、吟诗作赋之地 。从最早的《诗经》,到先秦散文、两汉赋文、唐宋诗词,无不有长安八水的身影。如展现自然条件的“长安之地,潏、滈经其南,泾、渭流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涝合其右。”(《西安府志》)“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上林赋》)又如“秦山數点似青黛,渭上一条如白练” (《入蒲关先寄秦中古人》),“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旅次华州赠袁右丞》),“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奉和御制春台望》);再如讲述“八水绕长安”历史的《二京赋》《两都赋》《游城南记》及“沣水东注,维禹之绩”(《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之吟,反映长安八水地区人民生活景象的“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赋得春风扇微和》)、“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题翠微寺二十二韵》)、“秦川八水长缭绕,汉氏五陵空崔嵬”(《骊山行》)、“五纬连影集星缠,八水分流横地轴”(《帝京篇》)、“秦山忍破碎,泾渭不可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还有源远流长的玄灞素浐、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曲江寒窑等成语故事等,都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法则。随着“长安八水”的美好渐行渐远,诗人词人便不再以“八水”为题材进行写作,宋朝以后几乎绝迹。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种文化现象的兴盛,必定是多方面的,仅进行物质基础建设是远远不够的。

三、宗教信仰

自古以来,水与古人的精神寄托密不可分。譬如秦汉时期在方士文化、神仙思想影响下人们的通天、祈雨、求仙等宗教活动,便是在由长安八水灌注的池沼中去构筑岛峪台地……伴随着汉唐时期国力的强盛,长安八水的勃兴,许多外国商人和传教士慕名前来开展活动,使得长安成为宗教汇聚之地。渭河上游流域地处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在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过程中有着先导作用。至今渭河上游沿线各城镇仍留存有当时佛教传入时留下的石窟和壁画。因此可以说“八水绕长安”对于宗教的传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结 语

长安八水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变迁,见证了一个个伟大王朝的崛起与灭亡。无论是原始狩猎时代,还是农耕游牧时代,抑或近代工业航海时代,“八水绕长安”都给西安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自周代以来对于秦岭北麓以及渭河上游植被的破坏,造成关中地区生态失衡、河流水量不断下降,泥沙淤积问题愈发严重,以致唐朝以后这些问题积攒起来形成痼疾,难以解决,进而导致“八水绕长安” 影响力持续衰落,功能持续趋向单一化。这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治水之道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治林。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保护秦岭的地方性法规,要制止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破坏自然生态景观的行为,以保护天然林和生物的多样性;一定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恢复秦岭良好植被;一定要大力实施八水沿岸绿化带建设工程,使秦岭山区真正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生物基因库的作用。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9107000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渭河长安航运
我们长安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水VS火
西游新记 2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水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