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晓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课前思考:教材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植树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发现棵数和间隔数的规律,进而抽象出这类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对三种植树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不栽)进行分析,建立起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后教学就止步了。上课教师之所以这样处理,有一定的原因:从知识难易上看,植树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在编入教材之前属于经典的奥数知识,在一节课上能学完三种类型已经是大容量教学了;从承载的思想方法上看,化归、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模型、推理等都是要体现的思想,不易做好有机整合。基于上述考虑,笔者重新进行了设计,力求体现对数学模型的有效建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三种类型
1.联系实际,理解间隔
师:(让前后两位学生起立)大家看,这两位同学之间产生了一个……
生:间隔、空。
师:我们一般说成一个间隔。
(师依次让学生说出这样站立的4人、100人分别有几个间隔。)
师:如果产生了这样的101个间隔,你知道有多少名学生吗?
生:有102名学生。
2.引出课题,感知三种植树方式的存在
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和间隔有关的问题,数学上称为植树问题。(师板书,出示下图。)
师:植树节到了,少先队员在公园内通往凉亭的小路一侧义务植树,小路全长45米,每隔5米栽一棵,由五年级三个班完成,按班级顺序每班各栽15米,请你算一算每班各栽了多少棵?
【意图】借助“三个班级各栽了多少棵”这个大问题引出了在直线上植树的三种类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解决植树问题的现实意义。和单一地呈现一种植树类型相比,这样更便于学生在后续的探究中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能从整体上理解把握。
二、主动探究,感悟模型
1.学生尝试解决
师:三个班各栽了多少棵呢?大家可以想一想、画一画。
(学生在线段图上用画点或画小树的方式表示出要栽的棵数,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投影。)
师:你能看懂这些方法吗?
(学生对15米处、30米处栽的树归哪个班产生了争执,对45米处栽不栽有疑问,师引导学生结合题意和图去理解,统一认识。)
2.命名三种植树类型
师:为了便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老师把三个班级的植树情况单独列了出来,请看屏幕。
师:请你观察,这三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栽的棵树不同。
生:栽的方法不同。
师:那你能给它们起個名字吗?
(根据学生发言,师总结出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不栽,并在图上显示出来。)
3.猜测棵数和间隔数关系
师:观察这三种植树方式,相同点在哪里?
生:间隔数都是3,每班都栽了15米。
师:(指着图)3个间隔4棵树,3个间隔3棵树,3个间隔2棵树,看来,棵数和什么有关?
生:和间隔数有关。
师:在不同的植树类型下,棵数和间隔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意图】学生对15米、30米、45米处的“争执”,是学生在初步感知后对三种植树类型的进一步理解。在学生统一认识后,教师又把三种类型分开呈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给予命名,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同样的15米,三个班栽的棵数却不一样呢?不同植树方式下棵数和间隔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核心问题就此启动了起来,学生的探究由表面转向深入。
三、对比分析,建立模型
1.任选一种小组内研究
师:小组内任选一种类型解决,看看棵数和间隔数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出示合作要求:(1)任选一种类型,解决后也可以想想其他类型如何解决。(2)画出线段图并列出算式。)
2.汇报交流,深化理解
师:老师先调查一下,你选择了哪种植树情况来解决的?(研究两端都栽的有2个小组,只栽一端的有9个小组,两端不栽的有1个小组。)
师:那就先请研究只栽一端的这个小组前来汇报。
生1:大家好,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只栽一端的情况。先用15米除以5米得到3个间隔,要栽3棵,发现了间隔数等于棵数的关系,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2:15米除以5米得到的是3个间隔,怎么是3棵树呢?
师:(汇报学生刚要解释,师示意先等等)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明明是3个间隔吗?怎么成了3棵树呢?(全班学生思考后指名学生发言。)
师:(对着生1)他们的回答说出了你的意思了吗?还是你来说说吧!
生1:这里虽然是3个间隔,从图上看也是3棵数。(还有部分学生不明就理。)
师:给你个建议,如果你能在图上画一画、指一指大家就更明白了。
(生1画出箭头,并说明了间隔数和棵数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师:大家明白了吗?根据一一对应,这里的单位“个”可以改成什么了?
(生1把“个”改成“棵”。)
【意图】为什么绝大多数小组都选择了只栽一端的方式?这并非意外,而是教师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上课的班级是5年级2班,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认同度比较高,才会做出这种选择。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种植树方式的深度探究,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用这个发现由此及彼、推理出其他方式做了铺垫。
把3个间隔改成3棵树的过程是学生由表面理解深入到知识本质的过程。在部分学生对生1的发言提出质疑后,教师制止了生1的回答,这样就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给了全体学生思考的机会。再引导学生结合“一一对应”的思想,生动地建立起3个间隔和3棵树的关系,有效地生成了数学知识。
四、沟通推理,深化模型
1.用只栽一端推理出其他类型
师:同学们大多数都研究了只栽一端的情况,结合你的学习经验,你能不能推理出另外两种情况?
生:只栽一端时,棵数等于间隔数,两端都栽就是在只栽一端的基础上再加一棵,所以棵数=间隔数+1。
生:两端不栽就是在只栽一端的基础上再减一棵,所以两端不栽时,棵数=间隔数-1。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这两位同学发言好在哪?
生:根据一种情况就推出了另两种情况。
生:没用线段图也解决了问题。
生:只要知道间隔数是几,就能推理出所有情况。
师:推理确实是好方法,它不仅能让我们脱离具体的直观图来解决问题,还让我们了解了这三种植树类型的联系,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2.分析三种类型,概括数学本质
师:大家再观察这三种类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都是先算出间隔数。
生:都用到了除法算出间隔数。
师:(圈出三种类型中的除法算式)是的,都是先计算15÷5=3(个),那你觉得植树问题就是哪一类计算?
生:用除法解决的一类问题。
师:都是先算出间隔数,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确定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植树问题并不神秘,它就是用除法解决的一类问题。
【意图】重点理解只栽一端的作用就是让学生用它来推理,通过推理沟通三种植树类型的联系,实现对植树问题的整体感悟,并最终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本质——研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数量关系的除法计算。当然,用任何一种植树类型都可推理出另外类型,选用只栽一端做为基本模型,是因为在这种类型下棵数恰好等于间隔数,而且和另外两种类型存在着间隔数加一、间隔数减一的简单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五、回归生活,运用模型
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略)
2.引发思考,将探究拓展到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在直直小路上的植树问题,还会有什么样的植树问题?(曲线)假如在60米长的圆形花坛四周植树,也是每隔5米栽一样,能栽几棵呢?留给大家课后解决。
【意图】解决曲线上的植树问题需要将曲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这道题不仅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还将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引向了课外。
反思:
模型思想是数学三大基本思想之一,又位列十大核心概念之中,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植树问题不仅蕴含着典型的模型思想,更有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思想,有效地整合这些思想方法,更好地凸显模型思想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模型思想的建立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模型的建立过程,更要实现对模型的深度理解和本质把握。
1.数学模型的建构是一个生动深刻的过程
学生对模型思想的感悟需要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这就要先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逐渐剥离现实问题中的非数学本质,最终抽象出数学模型。本课由“三个班各栽了多少棵”这一现实情境引发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植树类型的存在和不同,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把现实中的“树”和“间隔”抽象成了“点”和“段”。再用一一对应等思想方法得出了简洁的数学关系式,初步建立了数学模型。但教学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让学生对比、分析三种关系式,由此及彼,实现了三种关系的有效沟通,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并最终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本质,实现了对数学模型的深度理解。
2.数学模型应该是简洁的、便于理解运用的
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不是留在黑板上的学生总是混淆的三个关系式,更不是把这三个关系式又变式成更多的公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更會增加学习的难度,无助于模型思想的建立。对学生来说,这个模型应该是理解起来简单,运用起来方便的。在本课中,绝大多数小组选择“只栽一端”并非偶然,而是教师的“有意为之”,学生用“只栽一端”这个基本模型就能推理出另外两种情况,这不仅不会弱化模型思想的感悟,反而能更加凸显出这个基本模型的优势一一用除法算出间隔数,棵数就等于间隔数,再用间隔数加1、减1就算出了另外两种植树情况。学生只需要用除法算出间隔数,再根据实际情况就可推理解决所有类型的植树问题。
可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数学模型不仅是能否建立起模型思想的关键,更应是教学的不懈追求。
■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