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融入创新

2020-12-28 01:54卢伟孙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

摘要:在我国源遠流长的瓷器艺术发展史上,龙泉青瓷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吐露芬芳,滋养着祖国大地。作为当代的龙泉青瓷创作艺人,立足传统,融入创新,将龙泉青瓷这项传统技艺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是我们每一位龙泉青瓷创作艺人义不容辞的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龙泉青瓷;传承;创新

一、龙泉青瓷的前世今生

青瓷烧制技艺始于商代,成熟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中国所有的瓷器都是在青瓷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青瓷也被誉为“瓷器之母”。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时期,盛于南宋,延续至明,于清代式微。在吸收瓯窑和越窑的烧制技法基础之上,宋代时期的龙泉青瓷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其粉青和梅子青釉更是中国国制瓷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有着“质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先人们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谱写了龙泉青瓷的光辉篇章,作为当代青瓷手工艺人,一方面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的练习传统青瓷制作技艺,积累青瓷工艺制作经验,从泥料、釉料的选择--到揉泥拉坯--到上釉烧窑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十分娴熟;另一方面不要一味的临摹传统的器型,应该汲取传统器具的精髓元素运用到当代创作表达之中。应该以青瓷器具为媒介,将艺术创作技法的传承、变化、创新融为一体,来表达作品特有的材质造型、釉色装饰,气质韵味。

二、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作之路

传承是一种延续的方式,优秀的青瓷文化能流传至今,离不开世人的传承;创新是一种发展方式,正是青瓷创作艺人不断创新,如今才有品类丰富,手法奇特的青瓷艺术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今的龙泉青瓷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虽然青瓷有辉煌灿烂的传统历史,但是文化与艺术是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变化的,青瓷艺术当然也会随着时代变化和思想升华而变化。

笔者从事青瓷艺术创作三十余年,始终坚守在传统中创新,稳扎稳打不断积累,把青瓷这一古老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于1997年创办子芦瓷坊,后师从徐朝兴先生。多年的青瓷创作,长期在胎泥、釉色、和造型上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随着不断创作与学习使我意识到扎根于深厚的传统技艺和融入创新元素,是创作的根本。尤其是融入自己钟情多年的中国书画,为笔者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的灵感。2004年笔者首次被邀请参加“第四节中国当代青年陶艺术家作品双年展”,到至今已参加该展7次有余。笔者的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工艺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1、绞胎纹饰

龙泉窑青瓷有哥窑和弟窑两个大类。哥窑开片的自然之美令人无限遐想,弟窑如玉一般的釉色同样美的让人沉醉。笔者受徐朝兴老师的绞胎作品的启发,开始思考能否把哥窑的“红泥”和弟窑的“白泥”结合到一起。1994年新加坡邀请中国美术学院陶瓷教师和龙泉青瓷手工艺人参展,这是笔者首次以个人名义参加展会,因此及其渴望构思出一件创新的作品来参展,于是将哥窑、弟窑泥料结合的想法更为强烈,并开始付诸于实践。

单纯的拉胚阶段的结合并不难实现,而真正的困难在于需要经过揉泥、拉胚、上釉、烧制等多道工序的重重考验。由于两种泥料的收缩比例、泥性、颜色的不同,结合在一起烧制成功的难度很大,就算能烧制成功,最后呈现的艺术效果也是未知的。在无数次的试验中,终于探索到了绞胎的关键技术,比如温度把控在1300度为佳;绞胎拉坯,哥、弟泥的比例中,弟泥占的比重较多的时候烧制的成功率会比较高;哥弟泥绞纹不能太深,否则物体容易断裂,又不能太薄,如果太薄的话纹饰经过修坯之后就消失了。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在经历了上百次试验之后,终于创作出了完整且有韵味的作品。《冬的思绪》是笔者的绞胎作品之一,荣获了1994年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该作品以龙泉青釉作为呈色,用哥窑泥来表现纹理与线条,既不失传统又有现代化风格特征。

同时期绞胎作品《天与地系列》是真正意义上“哥”“弟”窑融合之作。哥窑、弟窑是龙泉青瓷独立表达方式。哥弟瓷土收缩不同,难以结合成器,烧成难度极大,更为复杂。2002年作品逐渐成熟。如《天与地系列二》作品体量增大,造型以圆罐为主,器型饱满。经1300℃高温还原焰烧成。较之前“哥弟”窑绞泥比例上有所改变。哥窑的绞纹装饰布局在腹部下方密集有度,哥弟瓷土结合处开片呈竖状,长短不一,呈现出远山近树的视觉效果。坯体其余部分运用粗细不一的绞胎纹,表现远近虚实的空间感,来营造水墨山水意境。采用轱辘车拉坯这种祖辈相承的工艺技法成型。用两色或多色的瓷泥叠、贴、揉、拍、提、拉、修、刻等技术制作绞胎作品,将家乡的山川河流、风雨云雾、秋霜冬雪的记忆片段在作品中浓缩表现。“哥弟”窑作品固守着民族地域性文化风貌和从传统中创新的方法营造文化美学的艺术精神。绞胎瓷的特征不是单纯做瓷的技艺表现,是手和泥土的触碰而进行的绘画实践。将水墨山水的绘画语言于青瓷器皿的创作中,用诗的意境描绘家乡的田园景色。有别于传统青瓷装饰的概念,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2、泥浆甩点装饰技法

中国人崇尚玉,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温润的气质,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天人合一”宇宙观。美玉象征着高尚情操,良好的修养。玉之五德——“仁、义、智、勇、信”即被视为君子五德,是君子士人应有的品质。青瓷之所以受世人的喜爱,源于人类自身“尚玉”的梦想。这一传统中国美学观念承载了人对自然的理解与崇拜。“以瓷造玉”也反映出作者本身的审美倾向。如冰似玉的品质是青瓷的典型风格,也在一定意义上限定了青瓷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如何即能保持青瓷的独特性,同时又有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境,是笔者一直尝试和实践的内容。体验生活、回味生活,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中获得工艺创作的灵感。笔者在多年的创作中,体会到青瓷是具有传达“玉的美感”之外,似乎还有另一类的美感存在——“似水的灵性”。随着不断的创作,这一感觉会越来越强烈。最后把心中构思的主题在器皿和青釉中得以实现。

笔者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一些探索。将泥浆作为基本元素,将大小不一,方向各异的泥浆点布局在器型的外部或者内壁底部,将这种装饰手法称为泥浆甩点。这一装饰技艺并非每次都能达到理想装饰的效果,有时也需要工具进行辅助。在基本图案布局完成之后,用牙签、锉刀、毛笔筒等工具在泥浆形成的图案上进行按压,按压形成的小圆点,方点起到了连接画面的作用,使纹饰更加丰富与完整。泥浆甩点技法拓宽了传统青瓷的装饰语言。其作品《清·游鱼》在施釉的过程中,根据空间意境需求让釉层厚薄变化,延长烧成时间并提高烧成温度,有时采用多次复烧方式,让釉汁向器皿底部聚集流动,使青釉晶莹剔透,让观者对青釉产生由浅至深的质感,特别是配合泥浆皴点技法表现散落溪中的鹅卵石,以模印贴塑的技法表现三尾游鱼。生动地将鱼戏水中的景象表现出来。作品《溪边春雪》就描绘了一幅溪边积雪的场景,外壁使用跳刀技法,内部用甩泥浆的技法加以装饰,表达了冬日溪边积雪的场景,圆盘内壁底部还刻画出了三条小鱼,盘底高温积釉表现出溪水清澈见底,并衬托出小鱼儿的活灵活现的状态。

将泥浆甩点与泼墨结合运用在山水主题的青瓷作品中也不乏是一种创新。泼墨是中国书法绘画的一种技法,它代表这中国文人随心、随性、不拘泥于形式的艺术追求。这种洒脱并不是随心所欲,需要作者有一定的图形感官的艺术创造能力。将泥浆甩至泥坯产生泼墨效果的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图形把控能力。由于泥浆甩至泥坯的厚度不一,长短各异,类似泼墨的效果便产生了。

3、山水纹饰图案的刻画

北宋時期,龙泉窑的刻划装饰技艺尤为盛行,花纹的题材也是相当丰富,其中不乏团花、篦纹、波浪、折扇纹、云纹、莲花纹、缠枝牡丹纹、蕉叶纹、莲瓣纹等等。种种花纹线条疏密有致,或长或短,或弧或直,不同组合可呈现不同的的视觉效果,烧制完成后,在釉面的笼罩下纹饰优美灵动。

宋代青瓷匠人这种娴熟的刻划技术、生动而丰富的刻花图案,给我的青瓷山水作品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在我的山水主题方器系列的创作过程中,将画笔换成刻刀,以刀代笔将自己喜爱的山水画刻划在泥坯上,并且打破了古人将青瓷烧制成玉质感为最高境界的传统,将釉面烧制成似水流动的质感,与青釉本身的安静之美形成反差,增加了作品的灵动性。笔者于2005年,开始转向《山水系列》主题的青瓷作品创作。如《山水系列一》、《山水系列二》、《山水系列三》、《山水清音》、《溪山月影》等作品。工艺技法是传统的,对其进行新的运用,强调手的力量和创作思想的转变。创作方式采用手工拉坯,经扭转、拍打、折叠、错位、切割等技法,以及非对称性的塑造。以青釉为主旋律,造型以方圆结合具有视觉冲击力,厚重的块面刀痕明确,轮廓线条坚定有力。将雕塑的刻画与塑造语言融入其中,强调器物边缘的变化,注重顶面与器物四周的纹饰呼应。不同平面空间的沟壑、溪流、树枝、岩石等山水景物通过边缘处理,统合为一个整体的雕塑化容器。构筑起山水青瓷鲜活形象,演绎春山秋水意境,展现青瓷独特风貌。为青瓷由传统圆形器具到异形器具的自由塑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清泉》也是笔者众多山水题材作品中刻划技法最鲜明的表达,其圆润的唇边、弧形的腹部线条、平滑的底部,同时在作品的内壁刻有水纹、篦纹,纹饰疏密有度,四周用按压技法来表达石头的纹理形状,整个作品表达出溪边流水清澈的意境。

三、结语

多年的青瓷习艺与创作,笔者始终立足传统,不断积累材料工艺的上手经验,融入创新元素,反复试验,不断尝试创新,烧制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青瓷作品。艺术源于生活,青瓷匠作者的创作风格跟其当下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一名合格的青瓷匠人必然能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自己的青瓷作品中,将“学识”与“技艺”融会贯通,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与时代特征的龙泉青瓷精品,继而使得这传承了一千多年的龙泉青瓷可以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任世龙,汤苏婴.龙泉窑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4.

[2]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周武.山水寄情 与道合真——卢伟孙的青瓷[J].艺术教育, 2017.

[4]杨指月.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