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居
摘要:雕塑艺术在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就慢慢学会了雕刻技艺,发展至今雕塑艺术已经是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公共艺术的雕塑是可亲近、可触摸,具有人文关怀情感的。优秀的雕塑作品将长期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对美化城市、普及历史文化、提高人们审美志趣与文化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雕塑;艺术;历史文化性
一、什么是雕塑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是用可塑性材料通过雕、塑、刻三种创作方式制作成具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品。雕塑可以美化环境或者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的具有一定的寓意或象征意义的,是可以触摸的艺术品,是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
雕塑按形式可以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
圆雕是三维的立体空间雕塑,可从多个角度去观赏,它有自己的虚实空间,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任何背景之上。圆雕要求塑造者全方位、多角度的去雕刻,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不同的画面。若是群雕,观赏者可以在雕塑周围的每一个角度欣赏到不同的的形态。圆雕的创作中表现手法有很多:有直观表达内容真实面貌的、有经过作者分析和整理抽象表达的;题材的表现方法更是多种多样,有表达人物的、有表达历史事件的、有表达思想主题的等等。总之圆雕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运用场景最广泛的雕塑形式之一。
浮雕是在平面空间上运用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利用透视原理来表现三维的空间。有的需要依附于某个载体,有的则是独立存在。相比圆雕来说浮雕所占空间较小,装饰性较强,一般被用于墙体表面或者器物表面。浮雕根据雕刻的深浅程度可以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的雕刻主题、雕刻形式和材质也都是丰富多彩的。
透雕是在浮雕基础上去掉了部分背景进行的镂空雕刻。分为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透雕里对创作者的刀工要求极高,镂刻技术是至关重要。用不同的刀法雕刻出逼真的效果。透雕一般运用在屏风,窗格或者其他装饰性物件上。
雕塑按照其功能和使用场景大致可分为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
主题性雕塑是以某个特定地点,环境,建筑、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为主题,这类雕塑紧扣城市的环境和历史,用来纪念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或揭示了城市建筑和建筑环境的主题,可以透过雕塑看到一座城市的身世、精神、个性和追求,具有纪念、教育、美化、说明等意义。
装饰性雕塑是雕塑艺术中数量比较庞大的一个品种,这类雕塑比较轻松、欢快,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也被称之为雕塑小品。专门把它作为一个类别来讲,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到一个生活用品,大到街头的雕塑艺术。所涵盖的内容极广,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它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创造一种舒适而优美的生活环境。我们一般所说的园艺小品大多指的都是这类雕塑。
功能性雕塑是一种实用雕塑,是将艺术与实用功能有机结合的一种造型艺术,这类雕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它除了能美化和丰富我们的生活环境,还能启迪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生活的細节中真真切切地感受艺术之美。功能性雕塑其首要目的是实用,比如生活中的台灯、公园的垃圾箱,游乐场的儿童玩具等。
陈列性雕塑又被称为架上雕塑,由此可见这种雕塑的尺寸一般不会太大。它也有室内和室外之分,是以雕塑为主体充分表达作者的想法和感受、风格和个性。其的创作手法更是多彩多样,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材料应用也更现代化。但无论如何它都给有想法的艺术家提供了创造性的空间,使得雕塑这一人类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历史文化相关概述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文化被言传身教、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文化的载体是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方面有儒家、道教、佛教等;哲学方面有宇宙和科学等等;艺术方面有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等;文学方面有诗歌、散文、小说等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的生产活动产生了思想、道德、艺术、科技等等各种文化表现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饮食文化、茶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
历史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它反映了民族的特质与风貌,是在历史发展下各种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在华夏文明的大地上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创造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从夏商周到五代十国,从秦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绵延不断,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绘画雕刻等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它是一种精神食粮,是世代相传的价值观、民俗风情和行为方式,渗透在我们的血脉中,在精神与思想上深深影响着我们。
三、雕塑艺术的历史文化性
雕塑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雕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历史文化;同时历史文化又是雕塑的创作源泉,影响着雕塑的创作。两者协同发展辩证统一。
雕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历史文化重要传播载体之一的雕塑,由于其公共性和历史性的特征,决定了它承载着本土文化传播的责任。因此在雕塑的设计与构思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题材,融合本地传统文化、人文历史、民间传说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使雕塑作品既有历史文化特征,又有新时代的精神面貌。让更广泛的人能接受,满足不同文化层面人的审美需求。
关于历史文化载体的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大致有名胜古迹、景观建筑、民俗风情,特色服饰,自然景观、城市雕塑等等,在诸多有形的物质载体中,雕塑最具有公共艺术性和历史文化性。优秀的雕塑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会成为这城市的第一印象。例如天安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心,同时也是北京这座城市中心的浮雕作品,记录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它不仅是公共艺术审美的客体,也是历史见证的主体,是民族文化、城市文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展示平台,促进了精神思想、地域文化在广大市民群众中的传播。再比如位于平阳县萧江镇的主题雕塑《诚信大鼎》,该雕塑高16.9米,底座宽15米,主体工程为钢结构,外面包着紫铜,并用青铜仿古漆装饰大鼎表面,该雕塑是萧江镇文化形象提升项目之一。萧江是我国首个信用建设重点调研镇,几十年的发展征途中,“诚信”一直是萧江一个重要而永恒的话题,走南闯北的萧江人以诚为本,以信为骨,信守承诺,深情演绎信守承诺的春天故事。“鼎”作为一种古老的的礼器,象征这诚信、和平、团结,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大鼎外貌犹如萧江的萧字,代表萧江未来经济发展更加繁荣昌盛,三足鼎立屹立于大地之上,成为萧江靓丽的地标建筑。
作为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与科技积累的产物,千百年来城市雕塑一直在默默的展示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代表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展示着从古至今人们的信仰、追求与执着,展现着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如此厚重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使我们不由赞叹城市雕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文化是雕塑的创作资源
从雕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论述,不难看出城市雕塑在传播和宣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然而历史文化在城市雕塑的创作中也有诸多优势。历史文化是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甚至还包括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的内容都是现实存在的,不是艺术家主观臆想的,通过发现、挖掘运用到自己的雕塑作品中。
作为雕塑艺术创作重要资源的历史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存在着众多形式。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丰富与范围广泛,包罗万象,包罗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汉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为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再譬如位于西安市王翦历史文化纪念广场的主题雕塑《王翦战车和肖像》,就是把历史文化运用到雕塑创作当中的成功案例。《王翦战车和肖像》是以秦国名将、杰出军事家王翦的英勇事迹为灵感创作而来。这座雕塑采用具象表现形式,所用材质为铜铸。王翦左手拿兵书,突出其文韬武略靠智慧赢天下的胸襟与智慧。右手扬起给人以指点江山挥军扫六合定江山的雄浑气势。腰悬秦皇尚方宝剑凸显其地位和荣耀。四车战马扬尘腾空展现出王翦用谋略智慧平定天下的恢弘气势。人物服饰与战车为秦朝风格,在尊重历史文化基础上使其具有雕塑艺术的语言美感。雕塑气势恢宏,凝固了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以无声的语言来诉说、传承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文化。
雕塑与历史文化协同发展
中国现代的雕塑发展中,存在着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缺乏艺术想象力,缺少人文关怀等诸多问题,这就导致在城市雕塑设计中,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只要有一处好的作品出现,大家便开始争相模仿,什么“仙女风”“飞禽风”“动物风”等等,无论走到城市的哪个角落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使城市雕塑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出现这种状况说明中国的雕塑家乃至普通百姓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忽视与不自信。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雕塑艺术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城市雕塑的作品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汲取与运用,无疑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强大促进。
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只有携手历史文化才能展现出其独特且多彩的艺术魅力,才能创造中国雕塑发展的辉煌历史。当今社会经济与文化日益全球化,但我们不能忘却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与辉煌,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之精髓,才是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最有生机的途径。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这一复兴不光是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的复兴,还包括历史文化的复兴,而历史文化的复兴也包括城市雕塑的崛起、发展与繁荣。雕塑与历史文化协同发展,是历史文化复兴的必经之路。
四、結语
雕塑是具有公共性、历史性、文化性的艺术语言,它以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营造着人文景观,展示着时代风貌,反映着历史文化,揭示着风土民情。是倡导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的最佳艺术展现形式。优秀的雕塑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化城市、提高人民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帮助人民了解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2]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3]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