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信丛
摘要:建盏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独树一帜,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史上唯一被专用茶器,要了解建盏首先要从中国的茶文化说起,正是独具地域特色的福建茶文化衍生了在釉色及造型方面与其他窑口生产的瓷器大相径庭的黑瓷艺术精品--建盏。本文从独具人文精神的福建茶文化、特殊的瓷土釉料以及技术精湛的烧制技艺等多个维度来探究地域文化对传统建盏的影响,从而让广大读者对建盏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盏;茶文化
唐朝末年,建窑不过是闽北地区烧制黑釉瓷的普通窑口,后来结合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地域文化不断改革创新,最终发展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窑建盏。两宋时期,斗茶之风风靡全國,斗茶文化推动了茶叶经济及周边产品的发展,建窑烧制的黑釉盏正是顺应斗茶风气而出的专用茶具。建盏在当时远销海外,受到了日本人的追捧,甚至被奉为日本国宝。建盏厚重的胎体,星空般神秘的釉色,朴实无华的造型都与宋朝时期福建的茶文化、地理特色与烧制技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一、福建茶文化对传统建盏的影响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神农百草经》里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遇荼而解之。”说明最早的茶被当作药物而存在。而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中福建的茶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至今,茶在福建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如今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福建家家户户设有茶室,男女老少皆会饮茶,建盏作为饮茶工具,必然会被如此浓厚的茶文化所影响。
远在宋朝时期,福建就已形成大规模的制茶产业链。建茶因产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在众多的茶叶产地中,福建所产的茶论其质量和数量都名列前茅。北宋时期,进贡皇室的“龙凤团茶”便是建茶众多种类之一。因其茶饼上有龙凤图案,故被成为“龙凤团茶”。“龙凤团茶”主要产于建安县北苑凤凰山,因“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而名冠天下。其制作工艺繁杂,因而极其珍贵,即便是皇帝赏赐心腹大臣,也要几人共分一茶饼,一代文坛宗师欧阳修在朝为官二十余年也仅得赐得团茶一饼,显而易见建茶在当时的地位之高。
建茶的广泛流传,建盏也随之风靡全国。两宋时期,全国各地多个窑口都烧制黑釉盏,但都不如建盏黑釉瓷著名。建盏是福建建阳水吉镇一带烧制的黑釉盏,其胎釉含铁量高,胎色灰黑,以釉色如星空般绚烂而闻名于世。建窑黑釉按釉色可分为:兔毫盏、油滴、鹧鸪斑、曜变等釉。建窑的黑釉瓷曾一度跟随建茶作为贡品,受到宫廷皇室贵族们青睐,并且流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建窑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建窑出土的黑釉盏均口大底小,形似漏斗,腹底部及足部露胎,且胎体厚重,器身内外均有漆黑釉色,釉面呈现黄褐色或银灰色兔毫状或滴珠状花纹。有敞口和敛口两种类型。这种器型天生就是为斗茶而生,是宋代最佳“斗茶”用具。
斗茶始于唐代福建建安一带,兴盛于武夷山茶区。唐人冯贽《记事珠》中提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最初的斗茶文化只流行于文人雅士之间,北宋中期后风靡全国,上到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乐此不彼。茶叶像盐巴一样,被人们当作生活的必需品,大概“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俗语就是这么来的吧。对于斗茶宋徽宗最是情有独钟,并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提到“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彩色也”。斗茶是茶具、茶叶以及点茶技艺拙劣的比试。宋代斗茶是用“点茶法”取代了前朝的“煮茶法”,斗茶大致可分为灸茶、碾茶、罗筛、候汤、熁盏、点茶、品评这几个环节。烘干的茶叶被研磨成粉状,再将研制好的茶粉压制成茶饼,斗茶时,茶饼用沸水浸渍去除多余的油脂后再用微火炙烤干燥,用银质或铁质茶碾研磨成粉,并用茶筛将粉末筛的更加细腻,将筛细的粉末放入茶盏并加入少许热水搅拌至糊状,继续加入热水并搅拌,直到汤花出现为止。能够精准完成这些繁杂的制茶过程需要上等的茶叶、合适的茶具、娴熟的技巧三者缺一不可。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生动的描写了当时的斗茶情景,“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心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期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斗茶的胜负已汤色、汤花的成色为判断标准。宋人崇尚鲜白汤色,茶汤的颜色纯白为最佳,青白、灰白、黄白次之,汤花泛起后以鲜白为上,水痕出现晚者为上。鲜白色的汤花与黑褐色的建盏釉色形成鲜明对比,黑白两色相互衬托,使茶汤的色泽更加鲜亮,在斗茶时能更好地品鉴高下,因而与建茶相配的黑釉建盏成为最为合适的斗茶器具。亦如蔡襄《茶录》所言:“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建盏体积多为中小型,容量适宜,把握舒适;口大足小的器型更易于茶末的沉淀与倾倒,同时还能呈现出更多的汤花;口薄底、厚胎体厚重便于保持温度,同时重心较低搅拌起来更加稳固;盏内临口处因束口而形成一圈凸棱,这是建盏所特有的标志,是点茶注水的标准线。这条注水线不仅能够阻隔茶水溢出,内陷的浅槽更贴合嘴唇,既方便品鉴,又符合人体工程学。
斗茶文化推动了品茶器具的生产,黑釉建盏也因贡茶而顺势成为贡瓷。并且建盏宛如宇宙星空般绚烂的釉面,也是一种视觉审美上的享受。在宋代茶不仅成为生活中必需品,更是文人雅士的修身之道和精神写照。大量的关于茶叶、茶具、饮茶风俗文化的诗词著作皆出自这个年代,最著名的当属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另外还有蔡襄的《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以及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等等。可见建盏为茶而生,与建茶一起被进贡,与建茶同兴盛,共衰落。
二、瓷土及釉料对传统建盏的影响
建窑遗址在今福建建阳区水吉镇,窑口分布范围北至芦花坪,南至源头坑,东至大路后门山,西至庵尾山。建窑所用泥料全部是就地取材,胎土泥取自建阳北部山区,这一带多是偏酸性的红粘土,土壤的含铁量较高达7%~10%,这种泥料烧制出来的建盏胚体一般呈现黑褐色或者黑灰色,这是含铁量高的表现,因而被称之为“铁胎”。建盏的泥料主要来自红泥和黄泥,红泥胎土含铁量,黄泥提胎土耐温性。红泥虽然含铁量高,但是可塑性并不好,高温环境下容易变形,宋代时期,烧制匠人在泥料里掺杂石英,掺杂石英会导致建盏粗糙多孔,正是含铁量高且厚重多孔的胎壁,让建盏又了相比其他茶盏更佳的保温隔热效果。宋人喜欢慢饮,注重观赏的饮茶,建盏正好可以满足,厚重多孔含铁量高的建盏,隔热保温,既能保证汤花经久不散,又便于把玩,迎合了斗茶比试过程的实际需求。
考古专家分通过析建窑遗址上的残片得出:建盏的釉方构成基本为釉石、草木灰、瓷石、石灰石及其他相近的矿物料。建阳水吉地区的土壤相对其他地区含铁量高出了7%左右,植被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中铁元素也相对较高,正是含铁量较高的釉矿加上含有铁元素较高的草木灰,造就了建盏独具特色的釉面。古代建窑匠人将最平淡无奇的泥料,做成独具风韵的建盏坯体,再经过窑火的高温烧制与氧化还原,形成自然的结晶斑纹。这样烧制出来的建盏釉面透亮,且不容易脫釉,不仅美观,还坚固耐用。
如果不选用建阳当地的含铁量较高的红粘土做胚体的泥料,必然烧制不出“铁胎”的,若不是铁胎的盏,当然就不能称之为建盏。
三、烧制技艺对传统建盏的影响
建盏烧制过程中,胎土和釉水的比例、烧制的火候与窑炉气氛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烧制工艺需要经过选矿、粉碎、陈腐、炼泥、揉泥、拉胚、修胚、晾干、素烧、上釉、烘干、装窑、烧制、冷却、出窑等将近二十多和环节。被取回来的粘土是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匠人按比例调配成适合烧制的泥料和釉水。建盏的烧制讲究火候、气氛,气氛这个词极其微妙,看不见、摸不到但是直接决定了烧制建盏的成败。建盏的釉水对气温非常敏感,一度的偏差,品相就能差别千里,这就导致建窑建盏成品率极低。只有反复烧制,不断的总结失败经验,才能更加准确的掌握烧制的温度与氛围。
据史料记载,龙窑是宋代建窑建盏领先于其他黑瓷的重要技术核心。龙窑傍山而建、因地制宜,在不断的实践改进中,建造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龙窑之妙,首先在于其结构。龙窑傍山而建,窑身倚靠山体形成坡度,能够依靠自然抽力控制入窑的空气与火焰。窑室前缓后陡,窑身前直后弯,窑室还可以利用挡火墙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开间,从而改善窑炉内部温度不均衡的问题。此外装窑布局的疏密也至关重要。这些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调节烧成时的火焰的流速与运动轨迹,既能利用烟气来预热坯体,又能逐步提高火焰温度和调节、保持火候,有效地控制还原气氛,从而保证了产品的烧成质量。
建阳山区,松树较多,由于该地区土壤比其他地区含铁量高,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生长的松树吸收的营养成分中自然铁元素较多。过去烧瓷,松木就是主要的原材料。松材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适宜于还原焰和快速烧成。同时含铁量较高的釉矿加上含有铁元素较高的草木灰,造就了建盏独具特色的釉面。
建盏自古就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其釉面的玄妙、秀丽,素来就受到人们的追捧与赞扬。因建盏泥料、釉水材料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铁元素,这就使之具备了烧制黑色釉面的良好基础。在建盏的烧制过程中,胎体内的丰富的铁元素成分熔入釉中带至釉面,在不同的温度和还原氛围下,呈现出不同的釉面结晶效果,形成了黑色釉、鹧鸪斑釉、兔毫釉以及杂色釉等多种多样的釉面斑纹、色彩。建窑的烧制过程温度要求在1300度以上,窑炉中采用还原焰,烧制过程更是要持续三至五天,期间需要不眠不休的投柴,投柴的方式、速度、天气状况,进空气的量都会影响窑内作品的成色变化。烧制达到一定温度时釉面熔融,将产生微小的气泡浮于釉面之上,此时若火候与气氛恰到好处,则还原析出的三氧化二铁将以此为中心聚集、结晶。烧制温度在1305°C前后则呈现出“油滴”的釉面结晶效果,而烧制温度在1325°C以上时会产生“兔毫”的釉面结晶效果。若是窑温太低或火焰气氛不稳定,则可能出现其他杂色釉。因此,对于每一种烧成的釉面斑纹和色泽,都需要不断、反复的实验烧制,只有不断的优化,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可见准确掌握胎土和釉水的比例、烧制温度、气氛和烧制方式,才能烧制出建盏精品。
四、结语
地域性是瓷器最基本的特征,譬如龙泉的青瓷、宜兴的紫砂,亦或是福建的建盏,不同的地域盛产不同品质与类型的瓷器。建窑建盏之所以能在两宋时期迎来巅峰时期并非偶然,而是把握住建茶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并结合福建特色地域文化、地理特征,在烧制技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形成了温润朴拙、端庄浑厚的造型与浑然天成、神秘莫测的釉面。因其“铁胎”以及多彩绚烂的黑斑釉,在宋代被视为“斗茶”的最佳代表,从而让建窑华丽变身,从普通的民间窑口转变为为宋代八大名窑之一;让建盏享誉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赵佶、日月洲(注).大观茶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
[3]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胡小军.宋代分茶、斗茶技艺与建窑黑釉瓷茶盏研究[J].茶叶科学,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