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长城小学 丁维虎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体验体悟,获得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目的显然不仅指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或仅停留在发展高阶思维上,而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社会实践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深度学习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优化的实践问题,因此,教师确有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此,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对落实学生的深度学习进行了探究。
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创设“深入人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入人心”的情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生活化,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挑战性,便于启发学生思考;三是操作性,利于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人心”的情境是“诱人”的情感场、思维场和活动场,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即在课伊始就能先声夺人,深入“生”心。深度学习,首先需要深度情感的卷入,才能让“乐学”“会学”成为可能。由此可见,“深入人心”的情境感悟是深度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创设了人人喜欢的“抢、发”红包的情境,通过三个层次感悟,让学生学得深刻且难忘。一是请两个同学现场抢红包(2元、13.5元),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十分自然地感悟到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小数。二是请同学猜想,如果让你继续抢红包,希望自己能抢到多少元。这样,调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感受到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同时,明确红包的范围,为后续学习相关知识做好铺垫。三是教师提出,如果“发红包的钱数比抢到红包钱数多50元”,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发红包的钱数。从而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具有挑战性的自我探究活动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有思维的数学课堂才是有灵魂的课堂。因此,数学课堂必须紧扣数学之“魂”,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学生是天生的探险家,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大问题引领学生尽情探究,通过多感官参与,多角度思考,充分经历观察、操作、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表征方式呈现出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培养学生以下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思之有理,即学生反问自己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思之有法,即追问自己用的方法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思之有根,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自己的体会是什么;思之有情,即还能联想到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又有什么新感受。在探究中只有经历探究受挫、同伴追赶、冥思苦想的“煎熬”,才能体会豁然开朗的“兴奋”。所以,自主探究中的深思“极”虑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圆的认识”时,教师出示探究问题:8个学生同时向离直线2米外的一根直立标杆抛圈,怎样设计比较公平(用小圆点表示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学生设计出如下三幅示意图(见图1~3)。
图1
图2
图3
在自我汇报环节,学生围绕思考的 “理由、方法、关键和感受”再现自己的探究过程。图1是根据学过的正方形相关知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方案,如果有更多的人同时抛圈就无能为力。图2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折扇),设计出公平的方案,似乎与数学的学习内容联系不是特别紧密。图3是受课题(圆的认识)的启发,设计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更具有一般性。由此可见,有了开放性的探究主题,就有了学生尽情表达自己思考的场域,再按照有“理、法、根、情”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就能产生有深度、有品质的学习。
教学是对话分享的过程。在分享过程中,学生不是人云亦云地赞同,教师不是不闻不问地旁观,而是要有“深知灼见”,即在分享互动中,说出真实性的想法,启发性的思考,概括性的总结,反思性的心得,创造性的做法。这样,知识在对话中生成,方法在交流中重组,素养在共享中倍增。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已有经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问题的探究结果也会各有不同,这就是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有效利用上述资源,让学生思维可视,在观念碰撞中逼近数学的本质。具体做法如下: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以然”,在探“本”求“源”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说错时,要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症结之所在,实现错误“增值”和课堂“增效”的目的;当学生仅经历“合乎情理”归纳推理得出结论时,要启发学生经历“合乎逻辑”的演绎推理,让学生体会豁然开朗的兴奋;当学生探究结果出乎教师预设之外时,要给予积极回应的机会,让“节外生枝”成就“别样精彩”。更为重要的是,让生生之间的对话成为常态,让学生像小老师一样把探究的结果教给同伴,像小记者一样刨根问底,像小辩手一样据理力争。当然,为了让学生会对话、能对话、善对话,教师还要交给学生分享的方法,进而形成有效交流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灵性得到舒展,思维撞出火花,智慧得以展现。
我校学生,按发言范式及流程进行课上观念分享,经过半学期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其设计意图如下:原发式发言(针对问题首先发言的学生)侧重发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有序性;引导式发言(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引导其他同学发言)侧重发言的衔接性(生生对话,无须教师介入)和思维层次性(从单一到多元,从多元到优化等);回应式发言(对前面发言同学提出问题的回应)侧重发言的针对性和思维深刻性;总结式发言(针对某一问题、某一环节或某一节课的总结)侧重发言的简洁性和思维概括性(详见图4)。上述发言范式及流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有话可说、有话能说。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上述范式和流程也可不断重组和优化。综上所述,观念分享中的“深”知灼见是深度学习的标志。
图4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得到“鱼”,更要让学生自我生长出“渔”的本领和智慧。数学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技巧,而是要树立一种信心。而信心来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建构个性化数学的探究精神,来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困难、复杂问题转化为容易、简单问题的成功经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就是要强化这种信心,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将数学小课堂拓展到人生大舞台,进而让学生步入人文精神之胜境,达到深入浅出、回味无穷之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深入浅出地解决问题是深度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教师围绕寻找“真悟空”这一研究主题进行四个层次的步步逼近,让学生感慨良多。一是感受规定的必要性,在一维空间中寻找“真悟空”,体会没有规定一定“争论不休”;二是经历规定的有效性,在二维空间中寻找“真悟空”(见图5),体悟遵守规定才能“美美与共”;三是发现规定的系统性,在三维空间中寻找“真悟空”(见图6),感受事物间的“动态统一”;四是体现规则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真悟空”,让学生成为有“有情有义”的人。在教学中,教师坚持情和理的相互交融,把理性化数学规定重新“激活”,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图5
图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效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无论课程体系设计多么完美,都必须通过教学加以落实;无论教学理念多么先进,都必须转化为学生的现实才有意义。因此,让学生“深有感触”地学习,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深得“生”心的教学流程,让学生深思“极”虑、“深”知灼见、深入浅出……这样,才能让深度学习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