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教学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表现性评价策略探究

2020-12-28 12:07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青年城校区刘慧敏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表现性规则目标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青年城校区 刘慧敏

传统评价更侧重纸笔测试,选择反应性的题目有助于评价学生对概念性、事实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从长远来看,纸笔测试类型的评价略显单一,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掌握知识技能的人,而且应该是具备批判性思维、在团队中合作与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当评价指向这些纸笔测试难以体现的能力时,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关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高级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表现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弥补纸笔测试带来的不足。在现阶段,表现性评价也有助于促进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提升学习质量。

一、表现性评价的含义与结构

中外众多学者从需要建构、任务的复杂度、情境真实性等方面定义表现性评价。美国技术评价办公室在《美国学校中的测验:提出正确问题》一书中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要求学生通过创造答案或成果来展示他们所知道的和能做的”。《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中提出:表现性评价就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段语文表现性评价是在模拟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下,运用相对规范的评分规则,对学生在完成较复杂任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做出判断和评价。

表现性评价由目标、任务、评分规则三方面构成。目标要适于探索和应用,并且要选择居于课程核心的重要目标。任务更要注重真实性,要能连接学生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学生将习得知识迁移至生活中,并进行运用;体现一定的综合性,不仅仅要把掌握知识当作考查维度,更要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评分规则要关注两方面内容:过程与结果。统一的答案与标准在表现性评价中并不适用,教师要制定答案的标准,而不是单纯给出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合制定答案的标准即可。

二、小学语文低年段线上教学的特点与问题

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北京市一至三年级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均改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特点是:(1)短而精,一个课时只有25分钟左右。授课教师大多是资深的骨干教师,所授内容紧紧围绕核心目标和语文要素;(2)节奏快,授课教师将40分钟的课程浓缩为25分钟,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更注重围绕语文要素和主题进行;(3)整合性,统编版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课文,也体现出以单元为整体的教学理念,线上课程也体现出一定的整合性,如在《古诗二首》的教案设计中,教师将春天的古诗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提前学习了“语文园地一”中“日积月累”部分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见图1);(4)趣味性,小学语文低年段线上教学融入了大量游戏设计,环环相扣,充满趣味性。

三、归类积累,迁移运用

图1

线上学习的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在校学习环境不同,在家学习存在诸多问题:(1)家长工作较忙,无法陪着孩子一起学,学生缺乏有效监督;(2)低年段学生自控力较差,线上课程以录播形式呈现,无法监控学生的注意力;(3)学习效率低,线上课程节奏快,整合性强,学生稍一走神都可能造成跟不上的问题,同时,提问思考的时间短,学习能力较差、不提前预习的学生有可能因跟不上而失去学习兴趣。由此所造成的学生学习质量不高是广大教师、家长都非常担心的问题。

三、小学语文低年段线上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策略

1.围绕人文主题,制定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评价十分注重真实情境中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表现性目标也应具备真实的情境性、实现的复杂性等特点,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行为表现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线上教学面向大众,存在难以结合本班学生特点的问题,小学语文低年段线上教学按单元进行授课,每个单元均有一个人文主题,作为线上教学的补充,表现性目标的制定可结合人文主题和本班学生特点,考查学生通过活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所展现出的思考、行动表现的过程。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 “春天”。围绕这一人文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与线上教学不同的表现性目标,如(1)能结合生活实际录制音频说出春天的特点;(2)能和家人一起找出几件代表春天的东西,录制视频与同学们分享。

2.整合教材要点,设计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表现性评价呈现的载体,也是核心所在。创设情境是表现性任务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符合学生在家防疫、学习的特殊情况。任务的设计可以以单元为主体,整合单元要点,创设1~2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在线下利用课余时间寻找解决方案,以弥补线上课程存在的缺乏互动指导、实践技巧等弊端。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针对表现性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做关于春天的演讲;画一幅春天的景色图,并配上一首古诗等任务。表现性任务需要有明确的任务指导语,如春姑娘躲在草丛里、树林里、小河边,等着你观察和发现呢,快去找找它们吧,找到了试着把你的所见所闻说给家人听,把所想写下来。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去做什么,最终需要呈现的成果是什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依托语文要素,开发评分规则

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重要的训练点,小学语文低年段的教材中,一个单元一般安排一个语文要素。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好重音和语气”,这样的语文要素难以用纸笔测试来检试学生水平。但表现性评价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与传统的纸笔测试仅有1~2个标准答案不同,表现性评价往往具有多重、多层次的答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往往能展现出不同层次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在制定评分规则中体现一定的主观判断,但主观判断不等于随意判断,要结合目标、任务,制定公平、合理的评判标准,如一位老师针对朗读制定的评分规则,在语言表达的第三方面就设计了注意语气、重音等语文要素,评价层次丰富,对学生的指引性也较强(见图2)。

图2

4.规则引领任务,落实评价反馈

制定规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价,还是为了引领学生学习。表现性任务要解决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规则,知道自己的需求,给学生提供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动机。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制定的任务目标和规则指导学生线上跟学,线下完成表现性任务,并利用评分规则,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主调整。反馈要贯穿于任务的整个过程,让规则引领任务,通过反馈实现学生自主成长。

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由于评价涉及获得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所以,获得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是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在线上教学这样特殊的时期,教师可以充分收集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变化的特点,利用表现性评价,结合线上教学内容,制定表现性评价的目标、任务、规则,建立完整的反馈机制,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表现性规则目标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