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病是养猪场中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不同的养殖场发病率有所差异,其发病与环境具有相关性,蚊虫和虱子能够携带并传播本病。
猪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病毒粒子大小在300×250×200nm左右,呈卵圆形,具有囊膜。病毒主要存在痘疹的内液和表皮中,发病严重的病猪在血液中和呼吸道黏膜细胞中也含有病毒。病毒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期存活,并且毒力不会减弱。在土壤中也可以生存数周。其对高温和紫外线较为敏感,在60℃的温度下很快就会失活。在紫外线和常见消毒药物的作用下也能够很快被杀死。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也可以感染发病,但发病率相对较低。本病的传染源为已经发病的猪和感染后尚未发病的猪。本病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当健康猪接触受到病毒感染的饮水、饲料以及其他物品时也可以受到感染。痘病毒可以通过吸血昆虫简接传播,如寄生虫和蚊子等。如果猪的皮肤有伤口,则病毒传播会更快更严重。本病的易感动物为猪,不分年龄和性别的猪均易感,尤其是仔猪的易感性更高,断奶前后的仔猪易感性最高。本病通常呈地方流行性,在吸血蚊虫较多的地区发病严重。如果猪舍的环境潮湿,猪群拥挤,则发病率也会相应上升。最高可以达到50%。
猪发病后表现为在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上出现丘疹,而后逐渐转变为水疱和脓疱,继续发展为痂皮后脱落,病猪痊愈。在发病初期,病猪体温可以升高至40℃左右,病猪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在体表多处被毛较少的部位会出现丘疹,呈半球形,大小约为1~3cm,突出于皮肤,这时候病猪会出现流眼泪和鼻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表面的丘疹逐渐变为水疱,外观可见水疱中间呈灰褐色,周围呈红色,而后水疱又开始发展成为充满脓液的脓疱。这时病猪体温会进一步上升到42℃左右,并开始出现气喘等呼吸道症状。病程进一步延长,脓疱会结痂,变为黑褐色,结痂会逐渐脱落,病猪就会痊愈。
本病的诊断通过疾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即家兔接种试验。在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病症状同本病类似,诊断中需要加以鉴别。这类病主要有猪水疱病、猪口蹄疫和猪丹毒。猪水疱病的发病部位多在蹄部和口腔,在蹄冠和蹄叉部位是发病的主要部位,表现为出现大量水疱,病猪由于疼痛表现为跛行。猪口蹄疫多发生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发病后在蹄部、鼻镜和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仔猪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甚至可达80%。猪丹毒出现的皮肤症状为红色斑块,突出于皮肤,通常称之为“打火印”。这些斑块主要是在猪的胸背部和颈部出现,而且具有指压褪色的情况。据此可以同猪痘病相区分。
4.1 预防 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在消毒工作中,应该几种消毒液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在日常饲养中要注意预防寄生虫,应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猪群可按体重口服45mg/kg伊维菌素,或者按每吨饲料中添加330g伊维菌素粉剂混饲,连续使用1周,能够有效防控该病。给猪群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确保饲料没有发霉变质,给猪群提供清洁的饮水。本病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通常是应用鸽痘疫苗进行皮下刺种来进行免疫接种。如果发现有猪发病,应该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4.2 治疗 本病的治疗可以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也可以应用西药来治疗。中药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板蓝根、连翘、丹皮、金银花各30g,栀子、白芍、柏仁各10g通过泡水煎熬后供病猪灌服。西药治疗是注射青霉素80万IU,每天注射2次。而后在皮肤上的病变部位涂抹龙胆紫,浓度为1%,也可以使用碘甘油涂抹,浓度为5%。通常每天需要涂抹2次。对病猪使用强力解毒敏针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使用剂量为6mL/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