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原发性肝癌TACE 治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临床探析

2020-12-28 18:23:08张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护理人员

张英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 晋城)

0 引言

肝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肿瘤科疾病,其主要指发生在肝脏上皮组织或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该疾病病发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易诱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以此危及患者性命。介入术作为针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措施,其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缓病情进展,具有极高的疗效性。但在大量临床治疗中发现,介入术应用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虽能发挥良好的疗效,但极易诱发患者出现各类应激反应,以此影响临床治疗的正常开展,甚至直接影响最终疗效[1-3]。本文通过对集束化护理在原发性肝癌TACE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意在为提高原发性肝癌TACE 治疗有效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原发性肝癌TACE 治疗者2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年龄45~65 岁,平均(57.9±3.7)岁,平均体重(62.2±3.3)kg,男性13 例,女性7 例。

入选标准:(1)20 例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或影像学特征以及血清学分子标记物且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2)20 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脏器疾病者。(2)其他部位伴有恶性肿瘤疾病者。(3)认知存在缺陷或障碍者。

1.2 方法

20 例患者入院后均由医护人员对其现病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遗传疾病史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医师依据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展开诊断,并制定针对性TACE 治疗方案。随后对20 例患者展开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其中包括,健康知识宣传: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展开疾病健康知识宣传,为其发放健康手册,并引导患者进行学习,通过对疾病病因、病程以及介入术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疾病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围术期需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负性情绪展开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获取患者信任后,为其讲解手术治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提高患者认知度的同时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联合患者家属或对成功治疗案例的宣传等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此外,术后也需对患者展开心理干预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恢复阶段的注意事项,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尽快进入术后康复阶段。术前护理干预:术前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展开辅助治疗,包括:术前检查、术前用药以及康复训练等,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或造影剂过敏史等一般资料,为临床介入术治疗方案制定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术前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按照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为其制定针对性健康饮食计划,在确保营养摄入的前提下,叮嘱患者避免过于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术后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术后需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并将相关参数实时记录,在相关体征指标出现异常时,需立即告知医师。当患者体温出现发热症状时,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温水擦浴、多饮水等,针对部分体温持续升高至38.5 ℃患者,可采用药物控制的方法展开治疗。在患者TACE 治疗术后3 h 后如出现疼痛症状,给予其止痛药物治疗,以缓解其症状。患者术后如需长期卧床接受康复治疗,其受压部位极易诱发压疮,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采用湿毛巾擦拭患者受压部位,并定期更换床单被套,降低患者压疮病发率。此外,还需严格控制治疗室环境,定期清扫室内地面,保证治疗室干净、整洁,严格控制治疗室内外噪音,保证室内安静的环境,严格控制治疗室内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18~22 ℃,湿度控制在50%~60%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20 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后呕吐、穿刺点出血以及腹痛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严格参考临床资料,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观察20 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VAS 疼痛评分,其中生活质量评分参考WHO 制定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展开统计,其评分分值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VAS疼痛评分参考视觉模拟VAS 疼痛评定量表展开统计,其评分分值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观察20 例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统计,满分100 分,90 分以上为满意,60~89 分为一般,59 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 例患者经过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后,其呕吐发生1(5%)例,腹痛1(5%)例,穿刺点出血发生0(0%)例。

2.2 患者生活质量和VAS 疼痛评分

20 例患者经过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其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83.42±2.75)分,其平均VAS 疼痛评分为(1.21±0.47)分。

2.3 患者满意度评价

20 例患者经过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后,满意的患者有16 例,满意度为80%,一般的患者有4 例,满意度为20%,不满意的患者有0 例,满意度为0%。

3 讨论

肝癌是中老年群体高发疾病之一,该疾病发病不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还易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以此危及患者性命。肝癌病因颇为驳杂,肝炎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以及长期饮用污染水源等均易导致发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以及消瘦等。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采用切除联合介入术进行治疗,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缓解,但难以治愈[4-5]。

集束化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护理方案,其通过针对患者治疗期间风险因素行集束化干预,以此降低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集束化护理区别于常规护理方案,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将其应用在原发性肝癌TACE 治疗术后,通过对患者展开健康知识宣传、术前干预护理以及术后干预护理等措施,能有效规避术后风险因素,提高介入术治疗有效率。此外,集束化护理的应用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以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6-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0 例患者经过集束化护理治疗后,仅有2(10%)例出现不良反应,其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均能获得良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和VAS 疼痛评分,且患者对护理干预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原发性肝癌TACE 治疗有效率,有效的提高患者病情缓解效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此外,集束化护理的应用还能降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进一步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