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娜,王明弘
(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压力性尿失禁是常见的外科疾病,老年人多见。主要表现在大笑、咳嗽、打喷嚏或者直立行走时不自主地出现尿液外渗,这对女性患者的健康、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针对研究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尿失禁按照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多种,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发病率高达49%,老年女性患病比例偏高。余昆等[1]研究表明,尿失禁正逐渐困扰老年女性的健康,关爱女性健康,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老年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年龄增长和尿失禁的发病率呈正相关,45~55 岁为高发年龄,老年女性居多,患病率高达60%[2]。
生育次数和尿失禁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自然分娩的女性发生尿失禁的概率大于剖宫产的女性。因为女性进行阴道分娩时,盆腔支撑组织因受力过大而受损,使盆腔肌肉收缩力下降,影响其控尿功能;多次阴道分娩者,组织受损情况越重,患病程度也会越重[3]。
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和尿失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病人常伴有盆腔脏器脱垂。
可分为4 型。Ⅰ度:仅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偶然出现尿液外渗;Ⅱ度:大笑、打喷嚏、咳嗽、上楼、散步时可出现尿液外流;Ⅲ度:站立行走时发生尿液溢出;Ⅳ度:任意体位均可发生尿液外流[4]。
训练前排空大小便,取任意体位,根据指令将肛门收紧向肚脐方向提,屏气3 s 后缓慢放松,调整呼吸休息3~5 s 后重复以上动作50 次,每天重复5 个周期,3 个月为1 个疗程,提高患者的控尿能力[5]。
指导患者在排尿时主动控制排尿,使尿液中断,形成尿道逐步“提升和收紧”的相关感觉,每日反复锻炼,能够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功能。
锻炼前嘱患者正常饮水,到达设定时间让病人自行排尿,如果没有尿意也应定时排尿,训练排尿规律;如果未达到排尿预定时间,病人便有排尿感,应先让患者尝试抑制排尿,可以采取坐位,收缩盆底肌肉3~5 次,做深呼吸。通过训练增加患者膀胱容量,增加排尿间隔,减少排尿次数,养成定时排尿习惯[6]。
(1)认知行为干预法:帮助患者发现自身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分析原因和其导致的后果,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康的行为方式,鼓励采用健康行为以达到最优的健康目标。
(2)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借助电极对患者的盆底肌肉组织和神经进行刺激,使肌肉做被动锻炼,增加盆底肌的收缩力[7]。
(3)耳穴压豆联合电刺激疗法:耳穴压豆有疏通气血和经络作用,电刺激能够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力,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纠正盆底肌收缩活动,改善控尿和储尿效果[8]。
(4)干细胞疗法:此种方法在实验和临床上已经取得证实,日后可能会替代其他相关治疗。如进入常规临床治疗仍需大量实验研究,进一步来确定其长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9]。
(5)机械生长因子疗法:促进肛提肌成肌细胞增殖,改善尿失禁的症状。具有研究前景,如进入常规临床治疗仍需大量实验研究,以确定其适应证、注射方法及部位、最佳注射时间、注射剂量[10]。
(1)经阴道壁修补术:是将肛提肌和膀胱尿道修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远期效果好,微创损伤小。
(2)尿道周围注射疗法:通过尿道壁黏膜下层注入尿道填充剂提升尿道黏膜的张力,从而恢复尿道括约肌自行节律[11]。
(3)单切口可调节式尿道中段悬吊术: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最新术式,术中置入的吊带具有可调节性,手术创口小、成功率高,便于护理[12]。
5.1.1 心理护理
压力型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使其适应入院生活。患者因长期尿失禁,会影响其自尊心,因减少社交活动而出现焦虑、自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多陪伴患者以取得信任与合作[13]。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常患有其他疾病、术后的注意事项较多,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其依从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5.1.2 会阴护理
询问患者生育史、术前治疗阴道内炎症和溃疡等疾病,防止因手术造成腹腔内感染,疾病治愈后进行手术。尿失禁患者外阴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极易感到不适,晚上用温水或盐水清洗会阴部、勤更换内裤,保持会阴部位的清洁干燥。
5.1.3 术前准备
术前3 d 采用高锰酸钾坐浴和碘伏消毒阴道,2 次/d,防止发生感染。术前备皮,晚20:00 清洁灌肠,常规禁食水,老年患者可能对手术的心理负担较大,夜间难以入睡,术前可口服安定5 mg,促进睡眠[14]。
5.2.1 一般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 h,术后24 h 可下床活动,预防压疮和湿疹的发生,应保持床铺整洁、干燥;臀部及会阴部皮肤应保持清洁。由于高龄患者血流较慢,应指导家属按摩患者双下肢,以免发生下肢血栓。
5.2.2 尿管护理
除常规护理外,在记录尿量,观察尿液颜色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饮水不应少于1500 mL/d。2~3 d 后拔出尿管,嘱其不要憋尿,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功能恢复,指导患者排尿,询问有无尿潴留症状,观察膀胱恢复情况[15]。
5.2.3 饮食护理
老年患者机体代谢较慢,术后次日待肠蠕动恢复排气后,给予流质饮食,48 h 后可常规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每日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少食多餐,避免便秘引起腹内压增高,多食粗纤维食物。
5.2.4 疼痛护理
手术会造成尿道周围存在炎症,患者排尿会产生疼痛,应嘱患者勤饮水、勤排尿,膀胱过度充盈时排尿会加重疼痛。手术可能会造成内收肌损伤、患者产生疼痛。术后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
综上,重视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研究,对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老年女性进行健康指导,注重心理护理及其他行为干预,逐渐改善其生活质量。借鉴国内外护理经验,满足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对健康的需求,使其安享晚年。经过循证实践的不断完善,为老年女性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