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痘的防治

2020-12-28 19:43
兽医导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痘病毒体表水疱

猪痘俗称猪天花,是由猪痘病毒和痘苗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急性和热性传染病,本病在临诊上已经很少见到,但在个别地区仍有流行,感染猪以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以及结痂等为特征,容易造成继发感染[1]。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有两种,猪痘病毒、痘苗病毒,这两种病毒都能使猪发生感染,但二者并无交叉免疫性。对于猪来讲,日龄越小,感染率越高,1月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最容易受到感染。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对干燥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37℃的干燥环境中能存活半个月,病猪脱落的痂皮在环境中放置2个月仍具有感染力。该病毒对酸和碱较为敏感,大多数消毒剂都对其有杀灭作用,阳光直射条件下该病毒也很容易被杀死。

2 流行病学

病猪和隐性感染的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表现症状后,其皮肤表面的水疱中含有大量病毒,一旦破裂,就会将病毒散播于环境中,对饲料、饮水、料槽、水槽、墙面、地面、饲喂器具等造成污染,健康猪接触后就会受到感染[2]。黏膜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除此之外,还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进行传播。体表寄生虫也可作为本病的媒介进行传播,如果猪场环境卫生条件不达标,蚊子、苍蝇等较多时,也会促进本病的暴发。饲养密度越大,本病发病率越高,发生后传播的也越快。

3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7d,刚开始发病时,感染猪表现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精神高度沉郁,常独自卧在圈舍的一角,活跃度显著下降。采食量也下降,吃奶时不表现抢奶行为。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猪的眼结膜开始水肿和发炎,对视力造成较大影响,之后鼻盘、眼睑、嘴唇、腹部、股内侧等毛较少的部位发生红斑,红斑逐渐成熟后转化为丘疹,病灶部位发痒,病猪经常磨蹭。经过约2~3d,丘疹转化为水疱,再转化为脓疱,脓疱破溃后,脓液流出,局部伤口愈合,形成结痂,再经过约1周左右,结痂自行脱落,伤口愈合,体温也恢复正常,转为康复期。

本病的整个发病过程约15~18d,大多数猪不经治疗也能耐过,但发病期间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同批次的健康猪相比体重更轻。还有些猪会转为恶性经过,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和继发感染,最后以死亡而告终[3]。

4 预防

预防本病的最佳措施是加强环境的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4.1 加强环境消毒 感染猪体表病灶处脱落的皮屑、结痂等含有大量病毒,很容易污染环境,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对同圈舍的其他猪造成感染威胁。建议疫区猪场要加强环境消毒,每周不低于2次的带猪消毒,消毒剂可选择0.2%的过硫酸氢钾溶液或0.1%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猪场周边、大门口及场内过道等地方可喷雾2%火碱溶液或撒石灰来消毒。

4.2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本病主要经由猪与猪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传播,病猪体表的水疱中含有大量病毒,很容易通过摩擦、挤压等方式破裂,破裂后伤口局部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如果健康猪接触,病毒就会粘附到健康猪的体表并进行局部增殖,从而完成传播过程。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猪之间的接触就能降低本病发生率,这个有效方法就是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5 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能够针对性抑杀痘病毒。治疗本病可采用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抗感染的方法进行用药。患部皮肤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之后涂上紫药水或碘甘油。全身抗感染方面建议注射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或盐酸头孢噻呋,起到广谱抗菌作用,防止病猪出现继发感染。猪场也可选择中药进行治疗,按照40kg猪1天的药物剂量来算,芦根30g、紫草20g、金银花20g、连翘20g、蒲公英50g、甘草10g,煎成药汁后加入水中集中饮用,药渣拌入饲料中,连用3d即可见到疗效。

综上所述,猪痘虽然在临床已经发病不多,但养殖场仍要注重该病的预防,因其对仔猪危害较大,发过病的仔猪进入保育期和育肥期后其生长发育会受到隐性影响。另外,该病和口蹄疫、湿疹等发病非常相似,临床需加以辨别,猪痘一般不会在蹄子上出现,且发病后不会导致猪的跛行,此特征可有助于区别口蹄疫。与湿疹的区别,湿疹一般出现在高温高湿季节,对所有日龄的猪都有危害,皮肤越薄的地方发病越严重,且不会引发体温升高,而本病是日龄越大的猪,易感性越差,感染后有体温升高现象,临床应注意区分。

猜你喜欢
痘病毒体表水疱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猴痘的前世今生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鼠痘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