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馨乐,李晓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神,本字“申”,甲骨文作“ ”,义为闪电[3]。《阴阳应象大论》《天元纪大论》和《五运行大论》论述天地五方关系的“东方”中,比其他四方多一段文字,即“其在天为玄……玄生神,神在天为风”。“神”在东方。盖闪电难以捉摸,故《易·系辞》云:“阴阳不测谓之神”;《天元纪大论》从之。《内经》中与神志之神相关的两重含义:一者,为先天“生神”之神,即《灵枢》所谓之“本神”;二者,为后天“神生”之神,即《素问·宣明五气》谓“心藏神”之神,即包含“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肾志”在内的五藏神。
中医学“神”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二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我们称之为广义之神,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狭义之神。《灵枢·本神》曰: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谓之神”,可将“神”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
《本神》云:“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在广泛的“意”的记忆活动中,将最精粹的部分固化的功能称为“志”。“意”与“志”都是指记忆,“意”或为短期记忆,“志”或为长期记忆。志统于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故肾通过奇恒之腑的骨、髓、脑三者协调运作,发挥“志”的长期记忆功能。志,即“有心”之义,即有反映客观实在的能力。除却意志部分外,对情感、情绪的反映也是“志”的重要组成。《阴阳应象大论》云:“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宣明五气》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知情志在五藏生成后,为五藏精气所化生。
关于中医学心主神志的理论,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论述: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些是“心主神志”的有力证据。神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人是具有高级思维和复杂情感的生物体,所以心主神志不仅仅局限于此。人的精神意志还分别分属于五脏。早在春秋战国时《灵枢·邪客》里说: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这说明五脏又统属于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中提出: “脑为元神之府”,然《灵枢·天年》中说: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胎儿降生以后,“谷入于胃”才“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或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这时才“五脏已成”,然后“神气”才能“舍心”,“魂魄”才能舍于他脏。也只有在这时,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具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人。脑是在心的主宰支配之下完成生理活动的,即心神主宰脑神,脑神受心精、心气支配,脑的功能从属于心主神明的作用,也就是说“心主神志”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大功能,它包含了“脑主神志”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心为君主,调和诸脏,从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故有心情、心意、心思、心愿等词语,成为人们的习惯语言。当代医家多继承和遵循“心主神志”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为印会河和邓铁涛,他们明确指出“心主神明”是心脏的重要功能。邓铁涛进一步指出心脏不仅仅是具有机械作用的血泵,还分泌一些物质作用于大脑,这一发现对“心主神明”之说具有很好的佐证作用。其后,发现了心脏分泌的心钠素和脑素,两种由心脏分泌但作用于脑的物质,进一步验证了邓铁涛的观点,并从科学的角度找到了心与脑功能联系的物质,对心脑关系的深入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它营运血液是分不开的。心不停的搏动,将血液输送至全身,源源不息,循环往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脉,就是血脉。心所营运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旺盛。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就会影响到神志功能,出现神志异常。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对心脏节律的影响,《素问·痹论》中“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烦,是不良情绪的一种,作为心主神志功能失调的表现,可以导致心下鼓动,也就是心悸的症状。二是对心脏血脉的影响。临床表现为胸痛,中医称之为“心痹”、“心痛”。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治心痹诸方》中云:“夫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虚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中幅幅如满,蕴蕴而痛,是谓心痹”。描述了由思虑繁多损及心脏而致使心痹的现象。如心气不足则血液运行无力,心脉失养,神不守舍,出现惊恐、惊悸、怔忡等症。心血不足,则会导致虚阳上浮,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健忘、神疲乏力、思虑过度等症。痰火蒙蔽心窍,会出现癫、狂、痫等症。瘀血阻滞导致心脉闭阻,会出胸痛胸闷等症,《太平圣惠方·治心痹诸方》中云:“夫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虚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中幅幅如满,蕴蕴而痛,是谓心痹”。痰火扰心,会出现神昏谵语,或发为狂症。如《证治准绳》中所说:“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虚矣”。心对情志的调控作用异常,也会反作用于心脏,心脏自身也会受到损伤。临床上根据“心主神志”这一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报道,20%以上的严重的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发生是因为情志的应激反应。心肌梗塞的患者若合并情绪障碍其预后较差,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心主神志”理论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心主神志这一理论指导下治疗心系疾病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进行药物治疗,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病症辨证论治。如病人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倦怠乏力,病属气血亏损,心失所养,多用酸枣仁、远志、茯神等养心安神;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龙骨、牡蛎镇惊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病人五心烦热,急躁易怒,病属心火内动,扰动心神,多用生地、玄参、麦冬、天冬滋阴清热安神;老年人多加龟板、熟地、黄柏、知母滋养肝肾。病人胸闷痞满,下肢浮肿,证属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多用泽泻、猪苓、茯苓、远志、茯神、利水宁心安神。病人胸闷烦躁,大便秘结,证属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多用黄连、栀子、半夏、竹茹、瓜蒌、龙骨、牡蛎等清心化痰安神。在西医药理学中,这类药物可调节心率,同时可使微血管显著扩张,改善心脏血管的微循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将单味药、对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亦有较好的疗效。亦有研究证实养心、宁心、安神药物可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养心安神药物同样适用于心衰患者,可明显改善喘累、心悸、多汗、失眠等症状。因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之时,运用“心主神志”的理论,选用适当的养心安神的药物,可起到一定的临床效果。
临床上胸闷、胸痛的发作多由情绪激动、生气引发,有研究证实,80%以上冠心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心血管疾病后,患者精神情志等异常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应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帮助患者心理疏导,建立乐观的心态,增强对情志活动的调控能力,避免过激情绪的发生。有效的心理干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强调重视“心主神志”理论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对现有的心血管治疗体系的补充。目前运用养心安神药物进行干预的方式,缺乏更细致理论体系支持及系统的治疗方案。因此,将“心主神志”理论用于指导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尚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