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婷
(上海大学 党委统战部,上海20044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证,而社会治理则是其中一个重要面相。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和法宝作用,成为社会治理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有效途径。高校党外人士作为高校统一战线的主体力量,秉承大学使命和统一战线的责任担当,更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治理概念产生于西方国家。20 世纪70年代,一场行政改革浪潮由于西方公共部门的管理危机而引发,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开始向以非政府组织甚至是私营部门在内的公共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1989 年世界银行在讨论非洲发展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一词,自此治理一词便被广泛地用于各国政治实践及政治发展研究领域。从词源意义上来讲,治理是指通过协调、控制从而达到有序的状态。随着治理概念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家对治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都普遍认同治理与公共权力的密不可分性,是公共权力主体为了统治需要而引入第三方来共同管理社会的过程。同时,也都认同治理不是单一主体,而是多元主体;不是作为一种单向性的自上而下的控制手段,而是一个双向性的上下互动的协调过程。建立基于公共利益、市场原则和社会认同之上的合作则是治理的实质。[1]
治理在我国作为一个行动概念被正式提出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国家的政策文件主要使用社会管理一词。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以社会治理代替社会管理,并提出国家治理概念;同时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在这一背景下布局社会治理的发展。[2]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是一种全新改革理念的升华,更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4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则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4]21-22
从层次上来说,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多个维度的制度安排,社会治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推动国家治理有效性的重要面向,社会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的实质旨在运用公共权力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国家治理现代化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式、互动式、民主式管理,善治是其追求的目标。因而,社会治理需要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其本质就在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致力于达到和谐有序状态,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善治。长期以来,如何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断追寻的理想,也因此形成了诸多协调社会关系的组织、方法和机制。在我国长期社会实践探索中,统一战线堪称最具中国特色的、最为典型的协调关系、实现和谐的重要工作机制。[5]
统一战线意指同盟、联盟、联合战线等。广义的统一战线,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作为一种政治实践,统一战线很早就有了,但作为政治术语来使用,则始自近代。狭义的统一战线,是专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作为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有过经典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鲜明政治口号;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工农联盟、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等统一战线思想并付诸革命实践。由此可见,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和策略,根本问题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6]然而,真正把统一战线发展起来并切实实现的,则是在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不论是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还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不但没有减弱,还不断深化并被赋予新的内涵。2015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时,充分肯定了统一战线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作出的重要贡献。[7]对此,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3]39
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的问题,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作为最广泛的政治联盟,搞统一战线就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体现的就是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和处理好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命题,各关系主体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协调好这些关系,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以共识促团结,以团结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正是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任务。由此可见,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具有追求善治的品质,统一战线参与社会治理也有着本质的内在契合性。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组织之一,大学是社会的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机构。就其产生及发展历程而言,不论是被奉为大学鼻祖的中世纪经典大学模式,还是后续相继出现的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博雅教育”的英国模式,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的德国模式,以及两种模式相结合的美国模式,大学的发展从未远离社会的需求,只不过是在不同类型的需求中不断寻求平衡,而凡是先进的大学必然是与社会紧密互动并满足社会关键需求的大学。[8]由此,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多功能、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逐渐为各利益群体所认可。
我国对大学使命的定义也随着时代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大学职能与重要使命也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交叠演变与升华。建国初期,我国大学强调培养人才这一单一职能;到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则明确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作为我国高校当前肩负的五项重要使命。可以说,大学就是时代的象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当前,在国家治理改革背景下,大学必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要使命。而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组织之一,大学必然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这既是大学使命的重要体现,更是其自身优势之所在,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智力优势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9]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聚集地。与大学自身的使命及功能相伴而生,高校统一战线历来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在践行大学使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都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色优势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数量多、范围广。早在2011 年8 月,根据中央统战部数据显示,中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逾1.19 亿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8986 万人,占75.1%。[10]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推动了统一战线高质量发展。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而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占到半数或以上,同时,随着高校国际化战略步伐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大量优秀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党外知识分子的队伍还将不断壮大。其次是学历高、层次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其中有一大批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当一部分都是科研骨干,甚至是科研领域、学术界的知名人士或旗帜性人物,他们在提高高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优势。最后是资源多、联系面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是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往往具有海外留学或生活经历,由于自身特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具有联系各党派、团体、群体的资源优势和便利条件。特别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文史馆员、民主党派负责人等,对外联系广泛,社会影响力大,信息渠道畅通,他们在各层面发挥自身专业和学术特长,反映不同领域的问题和需求,不仅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拥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还在参与社会活动、履职尽责中不断累积了广泛的社会资源。
正因为这些特色优势,高校党外人士往往对自身、对社会有着较高的需求层次,在两者的平衡融合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生价值定位及追求。一方面,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就自我需求的角度而言,高校党外人士对学术追求保持着较高标准和严格要求,这是大学使命及教师职责之所在。他们不仅及时汲取国内外科技知识及优秀文化知识,而且及时跟进科研前沿动态,力图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来凸显自身在专业领域中的价值。就社会需求的角度而言,这也正是社会对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的期待和需求,社会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知识精英们提供新知识、新方法,运用专长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而,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高校党外人士的自我价值定位和社会价值需求达到了较好的统一和融合。
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就自我需求的角度而言,高校党外人士在追求专业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提升的驱动下,时刻保持着一种理性的甚至批判的思维模式,对外界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知识优势地位,他们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广泛了解各类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这些都让高校党外人士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1]就社会需求角度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为包括高校在内的党外人士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明确的制度设计,更可以看作是国家、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和需求。由此,参与社会治理是高校党外人士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高度统一的必然选择,成为高校党外人士的重要人生价值定位;同时,高校党外人士追求提升专业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价值追求也为其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治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形势,更需要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作为兼具高校教师和党外人士双重身份的高校党外人士,承载大学使命和统一战线的责任担当,秉承自身人生价值定位,可以从四个方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挥优势,服务社会,在社会治理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其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的责任和使命。2015 年5 月18 日正式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统一战线性质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12]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与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总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高校党外人士大多受到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希望和能力,感受到国家发展、中华民族复兴、高校改革发展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大意义,进而不断筑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为其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使命担当、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重要支撑。对此,高校党外人士一方面要积极回应知识精英助力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期待,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等,团结、教育、引导各利益主体,通过各种制度化的活动或平台,与各利益主体实现广泛的良性互动,运用智力优势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在充分协商、化解矛盾中不断达成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传递爱党爱国热情,助力社会文明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践行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高校党外人士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将教育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培育学生学术修养的同时,将德育蕴于智育之中,不断激发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爱国、报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进而在当前“国家特性、国民身份危机成了一个全球的现象”[13]这一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最广泛的、生生不息的支持力量。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延伸,同时也是民主党派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深层次问题解决、推进社会治理的一种具体实践,因此,各民主党派都把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外人士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服务社会,既是作为高校教师实践大学服务社会使命的重要体现,更是作为统一战线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11由此可见,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的较大不平衡和不协调性,已然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来源,并阻碍我国改革发展的继续深入推进。对此,高校党外人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身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及资源优势参与社会治理,调配整合学术资源、社会资源和组织制度资源,通过党派、统战团体或自行组织,积极参与并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帮助政府有效缓解由于发展不平衡性带来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着眼高校统一战线特色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学术资源、政治优势及高校智力优势,结合自身岗位实践,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高端智库在多党合作制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民主党派“内脑”“外脑”并用,进而为高素质参政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展示高校党外人士的履职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
社会治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推动社会治理建设,既需要决策者,也需要监督者,而不同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等“刚性监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主要是以提批评意见建议为主的“软性监督”。高校党外人士大多是各领域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同时大多具有出国留学经历,善于接受新事物,思想较为解放,看待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是社会治理中很重要的专业力量。围绕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包括各领域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高校党外人士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一方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交提案议案,积极参政议政,以求实创新的研究成果、方便实用的政策建议为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展现科学技术对社会治理建设的重大意义,促进社会治理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另一方面要通过人大、政协、通报会、座谈会等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积极参与民主协商,用专业的知识和见解反映社情民意,回应各利益群体诉求,提出意见、建议或批评,监督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社会治理的相关工作,将不利因素尽快消除,疏通社会治理渠道,把对社会治理的监督和创新社会治理途径结合起来,发挥好民主监督的作用,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然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8]3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4]16有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70%源于高校。[14]高校作为生产、传授和创新知识与科技的基地,必然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要充分结合自身教育事业和学术科研优势,积极投身教育现代化以助力强国建设,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方面,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时代重任,以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为基础,将自身的创新性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将他们培养成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明者,成为未来科技新突破的开创者、社会发展新途径的开拓者。另一方面,既要致力于系统知识生产的延续,引领本学科的未来发展,又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统一战线的平台优势、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及党派、团体等社会资源和组织优势,跨学科、跨领域地实现学科交叉、资源互补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事关全局战略的重大问题,从科技规律的角度对世界科技发展走势进行前瞻性思考及研究,破解技术难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国家和社会科学技术创新做出积极贡献,进而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