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晓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和复杂。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乎民生问题,关乎社会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需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积极分析就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就业工作的规律,不断推进就业工作的创新。本文分析了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辅导员提升就业指导能力的途径,希望对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启发。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在工作中,深入班级和寝室,忙碌在学生中间。做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人,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联系最为紧密的老师。相较于任课教师,辅导员具有一定的角色优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和自然,更能了解学生的内心。在求职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就业问题和挫折时,辅导员更容易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从而及时地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帮助[1]。
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面对市场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供需匹配,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从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到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辅导员对学生是最为熟悉的。因为对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劣势较为了解,所以辅导员能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培养学生理性客观、积极健康的择业观念和职业规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在就业季到来的时候才去临时抱佛脚。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班会、座谈会等学生参与度高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贯穿和渗透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种教育模式和方法可以使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得到较大提升[2]。
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所指导学生的专业大多不同,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这些因素都导致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理论知识深度和专业高度不足。另外,辅导员在承担日常管理工作外,用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有效提升就业指导的水平和能力。
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求职中哪些因素是自己看重的,面对这些问题,有些学生是迷茫和困惑的。当有工作单位招聘时,有的学生犹豫会不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种举棋不定的状况往往会导致失去工作机会。还有的学生习惯于依赖家庭,甚至还幻想着毕业的时候就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等着自己去选择,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消极等待,主观能动性差,这部分学生很容易进入毕业即失业的行列。此外,某些学生入职期望较高,自我认知和企业期望之间的不匹配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
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是从就业季开始,组织形式多为关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基本求职技能的集中讲解。这种在就业前对学生进行“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技能培训、集中辅导忽略了学生的个体特性,导致针对性指导有所欠缺,精准性服务不足[3]。此外,就业指导仅针对应届毕业生,对学生就业后工作发展等岗位适应情况没能及时跟踪、了解和分析,因此无法及时调整和改进就业指导中的不足,影响了经验的有效积累。
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指的是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就业指导工作的最基本出发点就是从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角度出发,来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了能给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辅导员要做到:一是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和学生进行充分接触,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以便于能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二是为保证服务时间和服务范围,辅导员可以轮流值班,为学生提供长期、系统的就业咨询服务;三是辅导员还应有全程服务的理念,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应从大一开始就逐步开展,一直到学生步入社会工作以后,都要关注学生的工作动态和进展,见证学生的成长。
随着社会发展,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求也不断变化。辅导员在面对学生就业问题时,要不断提高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4]。辅导员应该积极参与到关于就业指导的各项学习和培训活动中,既要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专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学习和了解,还要学习并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便能够及时获取社会中最新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和合理性。
大学生在就业季面临的问题,仅仅依靠辅导员一时的辅导无法根本解决,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常态化,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很多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专业以后能做什么而感到迷茫,严重者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就业率提高的首要前提是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高度认同,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5]。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在大一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认知教育,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内容、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以及该专业的发展前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辅导员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状况,解读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点来调整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对于处于就业季的毕业生,辅导员应该致力于调整就业心理,鼓励学生把握好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应聘,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完成角色的转变。
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活动,不仅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内的各种实践操作活动,还应当鼓励学生能够走出校园主动参加与自己所学知识相关的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求职综合能力。
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就业指导服务的开展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此,除开展普遍性教育以外,更需要辅以针对性强的个体指导和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个性需求及能力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指导,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充分开发和提升自身的潜力,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特别是对于特殊学生群体,辅导员更要对他们积极关注,做好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就业困境。
所谓就业跟踪服务是指回访已毕业的学生,了解其就业情况,包括毕业生的工作现状以及用人单位对本校学生的满意度调查等。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综合表现可以为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教学质量的效果评估等教学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及时的就业跟踪调查分析体现了学校高水准的就业服务水平,能够促进企业对学校的认可,更好地拓展学生就业市场。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学生就业的指导者,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实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理念,加强学习,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提升自身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