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方案

2020-12-27 05:28:02江西省石城县妇幼保健院342700温小健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病区病患病菌

江西省石城县妇幼保健院(342700)温小健

妇产科手术后在医院内引起病原菌侵袭是当今妇产科临床实践医学中发生频率较高的医疗问题。为进一步解析病区医院内病原菌侵袭的具体过程及引发的后果,分析发生侵袭的原因,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择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8例科室病区病菌侵袭的病患展开分析,这些病患均是因为医院内的病菌引起的侵入,根据病患的感染病菌的况,了解了在医院内引起病菌侵袭的原因。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妇产科感染患者均为医院感染,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2.5)岁。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验)”,以及科室病区的诊疗护理记录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来确定被侵袭病例的数量,同时,它概括和解析各种传染原因。

2 结果

发生在48名病患中的感染。患者最多见的被侵入部位是手术切口(5例,10.4%),呼吸道(24例,50%),尿路(19例,39.5%)等。产科手术后的主要病菌侵入部位是手术伤口和呼吸道,被侵袭的发生率随着病患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

3 讨论

3.1 被侵袭原因分析 在统计中发现呼吸系统被侵袭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是手术结束后或分娩后患者相对较弱,全身免疫功能降低。黏膜纤毛清除功能较低。另外产妇习惯性地关闭生产后的门窗,生产后经亲戚朋友频繁访问,病区内的空气不循环,导致病区空气传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病患呼吸系统被病原菌侵袭的风险明显升高。妇科病患的手术一般采用的是吸入性全身麻醉,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是侵入性的。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的创伤,增加患者呼吸系统被病原体侵袭。而手术中由于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彻底,手术操作过程不标准完善,导致切口的内源性污染程度提升,而导致术后伤口被病原菌侵入难以愈合。对此,可以选择在手术前给予一定量的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提高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1]。

3.2 感染护理措施

3.2.1 对于一些害怕切口疼痛且引起咳嗽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需及时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改变,加速排出病患呼吸道分泌液,创造病患优良的呼吸环境,降低病原菌侵入机会。同时,要确保病区内的空气的质量,定期通风换气,管理加强病区的消毒,进行病区探访人员的管理。

3.2.2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有必要改进通过阴道分娩的助产方式,尽量避免病患进行会阴侧切及撕裂伤。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会阴侧切,那就必须避免在切口缝合期间形成死区。整个过程需要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尽可能避免大肠杆菌逆行引起的侧切口的感染等。在术后要提醒患者保证个人卫生,保持切口的干燥清洁等。在做了切除子宫术或剖腹产术的病患术后需要对切口进行换药消毒处理,保证切口的干燥清洁。术后,要进行膳食重症监护,引导病患进食一些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2]。

3.2.3 尿道在留置导尿管的操作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需要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动作轻柔。患者的尿道口和导管每天用无痛碘治疗,以确保导尿管的消毒。提醒病患增加饮水,通过排尿的方式做泌尿道的自然洗涤。在有或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密切观察患者的导尿和会阴部位,同时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3.2.4 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对必要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在每次操作之前,所有必要的设施都需要使用癸醛进行浸泡灭菌。有必要通过浓度检测进行仪器检测,或使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工作。

总之,在科室病区护理照料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的感染原因,这些原因对病患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各部位被病原菌侵入的概率也不一致。根据病患不同部位感染状况的原因,要全面了解,并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针对措施。实现系统科学的照料方法,使病患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病区病患病菌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4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