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20-12-27 15:49:57肖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3期
关键词:老干部心理健康心理

肖箫

(河南省军区信阳军分区,河南 信阳)

0 引言

老干部是人民的英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老干部工作益发重视,其疾病诊疗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心理健康保健需求也相应增加。尤其在进入“两高期”(高龄、高发病)后,很多老干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甚至自杀倾向[1],严重影响老干部健康和生活质量。

1 老干部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各方面协调一致,以保持良好社会功能的状态。其与躯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统一于健康整体。

根据国内外心理专家对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对老干部心理特征的观察总结,老干部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

①智力正常,思维敏捷,有良好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②情绪稳定,乐观开朗,能适度合理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③意志坚强,抗压性良好,对外界事件刺激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心理康复能力。

④人格完整,个性稳定,精力充沛,做事有条不紊。

⑤社会适应良好,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待人接物恰当灵活。

2 老干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1 躯体疾病因素

随着老干部进入“两高期”,身体机能衰退,躯体疾病多而严重。有调查显示:高血压、骨关节病、心脏病、糖尿病和抑郁为老年最常见的五种疾病,且随年龄增长,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概率增加。由于老年慢性病病程长、治愈率低,对生活质量影响大,使老干部心理负担日趋加重,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易生猜疑偏执及绝望厌世心理[2],由骨关节炎等引起的慢性疼痛和失眠与焦虑、抑郁症状互为因果[3],帕金森病、痴呆以及增龄性脑改变本身均可出现心情低落、睡眠障碍等抑郁相关症状[4]。

2.2 生活经历和角色转换因素

老干部们经过艰苦岁月,原则性强、勤俭质朴,但同时也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因而对当下很多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看不惯、不理解,甚至愤愤不平,产生抵触情绪。有的老干部对以往生活中的重大遭遇事件不能正确看待,耿耿于怀,久之悲观失望、抑郁不平,引发严重心理障碍。

老干部在位时大多身居要职,对国家做出过较大贡献,有较强的成就感和优越感。离退休后生活单调,社会活动减少,影响力降低。很多一时难以适应这种从“领导”到“平民”的角色反差,出现孤独失落、烦躁敏感、渴望被尊重被需要的典型心理变化。

2.3 家庭、社会因素

在社会人口老龄化、工作竞争和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鳏寡家庭和空巢老人日益增多。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享受党和国家“三个不变”的优厚待遇,生活、医疗都有组织服务保障,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对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但组织终归不能替代家庭的亲情慰藉,在遇到烦恼或困惑时,无法及时倾诉求助,情感孤独。

老干部居住较为集中,生活社交圈子固化,几十年邻里间建立了深厚感情。每逢周围战友离世或家庭变故,对其他老干部都是巨大刺激,痛失亲友的同时极易联想到自身,产生悲观、恐惧心理;日常生活中,在生活水平、组织待遇等方面又易互相攀比。

2.4 医疗护理因素

近年来,随着老干部医疗经费大幅增长,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健康保障。然而,在疾病检出率增高、用药窗口拓宽的同时,过度治疗和药物滥用也相应而生。过度检查、重复用药、轻信广告、乱服营养品、把药品价格和疗效等同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更加剧了老干部对疾病、死亡的恐慌和药品依赖心理。而心理疾病多症状隐匿,影响因素众多,加上保障单位普遍缺乏专业心理服务人员和器材设备,老干部早期心理障碍易被忽视,即使确诊,用药也较单一,且服药依从性较差。同时,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无论从概念认识、体制机制,还是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尚都处于较低水平。

3 老干部心理健康保健对策

3.1 加强教育,提高对老年心理健康保健的认识

老干部们普遍缺乏心理基础知识,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应采取定期讲座、板报宣传、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对于长期外地居住者,可采取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引导老干部重视自我心理保健,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面对应激事件刺激能适当应对,主动减少消极情感,克服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自我;正确看待衰老、疾病和死亡,提高生活质量。对其老伴、子女和家政人员也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他们在遇到反常情况时能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同时,单位领导和上级机关也要提高认识,完善体制机制。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作为医疗保健的重要内容,组织医疗保健人员到专业机构进行老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将心理健康常识和基本心理疏导技能作为医务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

3.2 建档评估,对老干部身心疾病合理诊疗

医护人员要通过健康调查、组织体检、量表分析等方法,全面掌握老干部身心健康状况。为每位老干部建立健康档案,有条件的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以更加有效地对老干部进行个体化、全方位的动态医学观察,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新补充,定期做好评估总结。对老干部存在的能够长期影响其健康状况的危险生活行为方式、不良心理状态及时纠正调解;对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疼痛、失眠、功能性便秘等与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积极治疗,不能治愈的也要尽量缓解症状,提其高生活质量;对量表分析中有早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征象者,应尽早干预,积极查找消除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较重或严重患者要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

此外,在老干部身心疾病治疗过程中,保健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要严把关口,杜绝药物滥用和过度医疗,同时引导灌输正确的用药理念,让老干部及其家属充分认识理解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药物依赖心理,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

3.3 多方联动,齐心合力为老干部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加强老干部心理健康保健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日常生活的护理支持更是重要基础。医务人员要随时随地主动同老干部谈心交流,注意观察了解其生活和思想变化,有意识地采取解释疏导、安慰鼓励等措施,进行心理支持和治疗;要坚持电话回访和巡诊制度,随时沟通了解,监测病情变化,追踪动态疗效。

建立家庭病房[6],家庭成员要懂得关爱、理解、尊重、包容老干部,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对空巢和自理能力差需要长期请护工的,要严把护工质量关,确保来路清楚、积极健康、责任心强且具备相应的护理经验,能与老干部相互接纳,和睦相处。要定期组织老干部家属、子女和护工的培训和座谈,充分发挥其一线护理和监督作用。同时,单位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分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通过多方合力,使老干部真正感受到被关爱、被理解、被尊重,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愉快、幸福地安度晚年。

猜你喜欢
老干部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北京老干部之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18
庆“七一”老干部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