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55000)孙永法
1.1 资料 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脑梗塞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8年3月10日~2018年7月10日之间。本次研究80例脑梗塞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40例脑梗塞患者;年龄35岁~75岁内,平均年龄(55.21±1.05)岁,其中脑梗塞患者男性有20例、女性患者20例。对照组40例脑梗塞患者;年龄36岁~75岁内,平均年龄(56.11±1.28)岁,其中脑梗塞患者男性有22例、女性患者18例。观察组40例脑梗塞患者、对照组40例脑梗塞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脑梗塞患者使用单一用药治疗。给予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口服、每日两次、每次口服0.1g。观察组40例脑梗塞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和对照组相同,再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07;Clopidogrel Hydrogen Sulphate Tablets;化学药品,300mg)口服、每日一次、每次75mg、患者均治疗30天。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脑梗塞患者以及对照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总有效率、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采用NHISS评分对患者自身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判定,患者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自身的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统计学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本次研究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总有效率、满意度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
2.1 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5±2.7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05±3.17)分(P<0.05)。
2.2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31/40)(P<0.05)。
2.3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
2.4 对比满意度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中,满意患者35例、一般患者4例、不满意患者1例,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脑梗塞患者中,满意患者25例、一般患者5例、不满意患者10例,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卡方值8.5375)。
据相关研究显示,脑梗塞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发病率,通过对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阿司匹林为环氧化酶抑制剂中一种,能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效防治,为抗血小板药物,对人体血栓素A2合成具有一定阻断作用,能对血小板释放和聚集产生抑制,硫酸氢氯吡格雷也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阻碍人体血小板聚集,能显著改善人体红细胞变形能力,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除了能抑制患者血小板凝集和活化,还能对血栓进行抑制,能改善患者机体血流状态,预防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利于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1][2]。现如今,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已经成为脑梗塞患者首选联合用药治疗方式,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经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5±2.7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恶心眩晕患者1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梗塞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后,不仅具有显著疗效,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