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医院(300350)杨志强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7月~2019年05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拟定每组药物治疗方案;比照组(54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3岁~75岁,平均年龄为(61.22±4.49)岁;高血压平均病程为(5.82±1.15)年;实验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4岁~77岁,平均年龄为(61.25±4.53)岁;高血压平均病程为(5.83±1.19)年;纳入标准:①患者高血压均属于原发性,未表现出继发性的现象;②知情同意书签署;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表现出肝肾功能衰竭现象;②表现出心力衰竭现象;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病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收治的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经过分组后应用拟定药物治疗期间,比照组:拟定氨氯地平片药物治疗方案展开,口服频率为1次/d,剂量为5~10mg/d,共为期3个月治疗;实验组:拟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案展开,口服频率为1次/d,剂量为5~10mg/d,共为期3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胸痛、心率过缓)总占比。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获得降低,程度>20mmHg,或者满足正常要求,心绞痛发作次数获得减少,程度≥80%;有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获得降低,程度>10mmHg,心绞痛发作次数获得减少,50%≤程度<80%;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1]。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两组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用药结果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总占比)以n(%)表示,行X2检验,结果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评估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疗效评估总有效率98.15%(53/54)明显高于比照组77.78%(42/54)(P<0.05)。
2.2 用药不良反应总占比对比 实验组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总占比3.70%(2/54)明显低于比照组16.67%(9/54)(P<0.05)。
对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而言,在病情逐渐进展后,会导致心肌功能以及血管功能呈现出一定程度降低,从而使得疾病恶化率以及疾病死亡率均呈现出一定程度升高。治疗期间,将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氨氯地平作为高血压常用药之一,其可以通过将血管外周阻力降低,将痉挛平滑肌舒缓,从而使得血压水平获得显著降低[2]。
阿托伐他汀钙片于高脂血症疾病治疗期间,获得广泛应用。其能够将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显著降低。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获得显著降压效果,并且对于血脂降低效果可以充分实现,对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的病情进展加以充分控制。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疗效评估总有效率(98.15%)明显高于比照组(77.78%);实验组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总占比(3.7 0%)明显低于比照组(16.67%),充分证明拟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用药方案应用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治疗期间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于临床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利于疗效评估总有效率提升以及不良反应总占比降低,进而促进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