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天津市总队医院(300162)王正 王贺新 严子平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进行相关试验,划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参加,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参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45岁,平均为(43.92±4.55)岁;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44岁,平均为(43.14±2.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没有做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实验组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药剂科参与了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工作,具体方式为:①进行抗菌药物的教育宣讲,对于本院的医务人员药剂科要重点对抗菌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动力学和特殊人群用药等专业知识进行培训。②制定本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依据《抗菌药物遴选制度》相关规定由药剂科对抗菌药物进行审核后,经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和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通过后方可调整医院的《抗菌药物目录》,使医务人员在抗菌药物使用的选择上更加合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分级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首先对我院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然后对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专业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使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医务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进行追踪,首先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然后根据临床症状和药敏试验制定用药方案,最后根据耐药结果和病情发展情况相应调整用药,做到个体化给药;药剂科每月对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数量和金额分别进行统计排名,对异常增长的药品经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评估后做出暂停使用的控制;卫勤处对违反管理规定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加强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③充分发挥检验科和感染控制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职能,一方面加强检验科对药敏试验与培养细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感染控制科要积极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使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
1.3 参考标准 患者通过相对应的用药管理之后,比较患者在药物合理使用率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其中药物合理使用率包括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三方面,合理用药率=(合理+基本合理)例数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式 通过SPSS20.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药物合理使用率为96.67%(29/30),高于参照组的80%(24/30),差异显著(X2=4.0431,P=0.044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抗菌药物的制成方式为化学合成以及菌体等微生物的提取,主要用来避免患者发生感染,适用范围极广,能有效治疗多种病菌感染造成的疾病[1]。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如果药物剂量、疗程和种类使用不正确,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加重病情发展,提升治疗难度,也会产生高额的治疗费用[2]。因此,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用药的管理非常必要,药剂科是给医院供应药物的部门,在医疗服务系统里占据重要位置,该部门承担着对药品的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在药剂科的管理下,能够对抗菌药物起到检验、规划和合理使用的作用。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药剂科参与临床用药管理大大提升了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程度,药剂科工作人员对药方审核后,按照患者情况进行药物的合理搭配,并对患者用药后的情况进行追踪分析,同时和各科室有效交流,共同制作合理用药方案,在用药制度的规范管理下,严格监督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保证了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足见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总之,对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实施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用药合理性,促进药效的发挥,值得临床研究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