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政治教育内蕴及其实践路径探析

2020-12-27 01:32谢狂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仁学德性论语

谢狂飞

(枣庄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枣庄 277000)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仁学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践履智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道德哲学实践智慧,才能在一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篇》)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实现有效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须要把握并遵循人的内在的生命成长规律,而且这种生命内在德性的成长规律具有文化传统意义上的传承性。通过深入学习孔子的仁学思想,能够帮助我们从源头上把握人如何才能达到学以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才能达到“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意义上的目标。孔子仁学思想重视行仁意义上的主体之自觉的道德实践,而且,孔子仁学思想认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换言之,孔子仁学思想始终以德性主体的德性内在建构为基础,做到了道德教育上的“吾道一以贯之”的知行合一。

一、孔子“仁”学的思政育人意蕴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这充分说明,要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实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智慧有机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思政课有着重要的文化属性,同时,文化本身又是思政课达成德性主体德性内化的重要路径。从思政课的文化属性来说,其内核就是“人文教化”“人文化成”,这种过程就是伴随着德性主体经由自觉的持续道德践履而使生命境界得到不断升华的过程。事实上,以孔子仁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思政课本身的现代德性建构是离不开人文经典的熏陶和教育的。思政课不仅有的思政课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更有学生在课后自觉的道德文化浸润和熏陶。思政课的旨归是立德树人,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耐心。正如《管子》所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仁”作为儒家德性伦理的核心概念,有着深刻德性维度的思政育人意蕴。思政育人要达到深入人心、春风化雨的效果,就必须汲取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资源,而孔子仁学思想是思政育人可以不断从中获取精神力量的重要德育资源。

从思政育人的角度来说,孔子的仁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形而上者谓之道”(《易经·系辞》)意义上的育人之道层面,这是思政育人的孔子仁学基础;其次是体现为儒家君子人格的孔子之仁品格建构层面;再次就是实践层面,这是思政育人的孔子仁学践履动力。

从儒家德性伦理的视野来看,“仁”是人之为人的道德本质。正如孟子所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落实到思政课的课堂实践不难看出,孔子仁学思想与思政课的内在目标有着高度的契合。孔子仁学思想不仅可以沉淀作为学生的德性涵养,而且可以从深层次升华学生的德性智慧。

在信息爆炸和知识网络化的时代,平面化可随时被提取的关于道德知识本身对于学生德性建构的影响日渐式微,只有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心安”的生命智慧才能实现思政课在“知情意行”融合意义上的德性建构。因为过多的信息膨胀和知识爆炸,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在知识广度上的无限延伸,另一方面却由此引发了精神世界的涣散。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等于德性,德性不等于德行。

孔子仁学思想是个体道德修养可以依托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当然,要很好地挖掘孔子仁学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政课教育资源,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孔子仁学的思想。这就意味着要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基于现代德育背景的创造性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备强大的育人立德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体现在一般意义上的维持性功能上,还体现在其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道德实践潜能的启发性或开发性功能上。首先,孔子之仁对于建构学生主体性的道德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因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生长出诸多其他德性的仁德之根源。换言之,“仁”不仅是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而存在,而且是作为一个具备深刻思政课教育价值的道德概念而存在。同时,孔子之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生生不息在生长和发展的。

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说:“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可以知道所有孔家的话。”[2]《易传·系辞上》曰:“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下》亦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张载《横渠易说》是这样说的:“天地则何意于仁?鼓万物而已。”[3]有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之仁,才能生发出使人成为更好的人的类似于“温良恭俭让”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德性。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4]孔子仁学思想体现着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精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孟子更是直接提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章句上》)

有了内心的仁德之心,才能真正做到“知耻”,进而做到知耻之后的及时改过。《论语》中出现“耻”的次数高达十六次,这充分说明孔子对于教育学生学会“知耻”的重视。正如孔子所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二、人工智能视野下的孔子之仁与思想政治教育

孔子仁学的本质是一种生命整体的伦理智慧,这种生命智慧不仅是针对人本身而言,而且是一种更大外延意义上的生命智慧。正如孟子所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人类高科技的发展,人何以为人和“人如何学以成人”乃至于“人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本质”的重大伦理问题,正在引起现代社会日益密切的关注,当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关于如何培养人的重大挑战。高科技是很好的仆人,但却是很糟糕的主人。人如何才能驾驭好自己所发明创造的高科技工具而不要成为其奴隶,孔子仁学的思想和智慧本身就包含着回答这些问题的精神传统线索。

孔子之仁不仅表现在一般意义上的“仁者爱人”维度,而且体现在一种扩展到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对于整体生命的关怀。生生之谓仁,因为有内在的仁爱之心,所以能够做到宋儒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种所谓的一体之仁本身就蕴含着儒家对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人文关怀的能力,而且要拓展其对于生态平衡意义上的生命的敬畏。孔子之仁的仁德,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仅做到爱人,而且要做到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推己及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人与大自然的万物不是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关系,而是“我和你”之间生命共同体的共存关系。

北宋程明道提出“仁体”的概念,他说:“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是栽培之意。”[5](P561)这里,程明道两次提到了“栽培”一词,无论是栽培义理还是栽培人格或德性,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智慧紧密相连。为什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是学生的德性之根本。而且,人心之仁,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地栽培和守望,是很容易失去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篇》)。如何才能做到“仁守之”?何以守仁?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特别是需要针对人的道德修养和品格建构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孟子也特别强调基于德性养成的教育对于保持人之本心和人之内在之仁的重要性,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面对网络游戏世界对于大学生心灵的影响,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面对因为过度依赖技术通信而导致的人心疏远,如何保持大学生内心的德性自律和道德原则,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工智能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甚至对人如何才能保持自身为人之本质的问题提出了挑战,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礼记·中庸》上也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换言之,仁是人之为人的内在之德性规定性。如果一个人是麻木不仁的,在儒家看来,他就无异于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要保持这种本质,就需要做到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另外,根据《宋元学案》卷十八的记载:“学者当须立人之性。仁者人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学者,学所以为人。”[5](P764)

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这种内在之仁,而且只有通过正确的学习才能做到使人识仁、行仁并守仁。而学习又离不开教,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德立德。孔子仁学中的“仁”,既是一种具体之德,又是一种总德,换言之,它是生发诸多其他德性的道德根源之总德。

孔子强调以仁释礼,因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从孔子的仁礼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必要的道德规范和人生道德礼仪的学习和吸收,更要注重培养其真诚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道德意志。面对网络虚拟世界对高校学子生活和已有道德规则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规则灌输,是无法真正让学生去做到遵循这些道德规则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而且需要帮助学生做到“仁守之”,做到守望好内心的仁爱之仁。

在儒家学术的发展历史中,孔子最先确立了“仁”对于人之为人所需要的其他诸德的统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就意味着孔子在德育思想上的一贯之道,即始终将对人的仁德培养视作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根本所在。孝、义、忠、信、礼、智等具体的德性都必须建立在德性主体真诚的内在仁德基础之上。

孔子仁学直指人心,也就是人的本心和真心。在孔子看来,有了彰显道德感受能力的仁德,就会使人的心具有这种道德意识和道德同理同感的能力。换言之,是否具备“仁”德,直接决定了人是否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践履能力。

相比之下,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之一就是部分学生由于陷入网络虚拟世界而导致的“空心病”。这种所谓的“空心病”更多被界定为狭义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问题,其实,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心学的问题,是以孔子仁学为代表的道德情感教育的缺失。孟子说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什么才是真正的学问之道?什么才是生命的学问之道?孟子认为就是要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努力与实践将人失去的本心或赤子之心找回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作为人重新成为人格意义上的君子或大人、大丈夫,因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现代人同样需要找回自己失去的本心。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铸魂的基础工作,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刘易斯认为,“我们在教育中放弃了自己的根本任务——大学原本应该为社会培养道德原则性强、受人尊敬的人;应该培养学生重要的道德品格、性格、美德。”[6]如果教育只是追求一种失去了灵魂的卓越,那么即使是培养出再有才华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政课的实践启示

孔子仁学是一个理论融入实践的完整德性践履体系,其中蕴含着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启发意义的道德教育智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学生懂得知礼、守礼,做到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相应遵守;另一方面,又要做到注重对支撑道德规范背后的真诚道德情感即“仁”的培养和陶冶。《论语》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换言之,孔子对学生在视听言动的各个伦理实践方面都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践要求,其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其道德价值的内核层面对学生的塑造和影响上,它能够在道德价值的意义上始终起到对道德教育主体道德行为的指引作用。

孔子所说的仁,不仅是儒家作为一种学说的重要德性概念,而且也是与人之为人的内在人格紧密相连的。孔子之仁关涉到仁德之知情意行的各个维度。仁是内在的人之为人的规定性,而“礼”则是道德的外在伦理规范。仁和礼二者互动才能建构德性主体之现代道德素养。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孔子之仁学本身就包含着对于外在德性行为规范在应然层面上的“礼”的规定。从儒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是过度偏向于内在道德修养的“仁”还是过于偏重于外在道德规范限定的“礼”,都会导致“过犹不及”的问题。根据《论语》的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

孔子仁学中的仁本身就包含着知仁意义上的认知维度。孔子说:“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孔子这里所说的“知”,指的就是智慧意义上的“智”。知仁是学仁、行仁的前提。因此,孔子还强调“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篇》)做到对君子为什么要有仁德之心的问题知之彻底,方能做到有真知、真行。与之相对比的就是所谓的一知半解,这种一知半解无法使德性主体通过自觉践履建构出自己的德性习惯,甚至会造成对行仁的负面影响。

朱熹对“仁”所具有的认知维度也有着深刻的论述。明确提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而且还讲“仁者,人心之全德”,“仁者,本心之全德”,还讲“仁包四德”,认为“仁”既是“仁义礼智”四德之一,与“义礼智”并列,又包“义礼智”在内。他说:“‘仁’字须兼义礼智看,方看得出。仁者,仁之本体;礼者,仁之节文;义者,仁之断制;知者,仁之分别。犹春夏秋冬虽不同,而同出于春:春则生意之生也,夏则生意之长也,秋则生意之成,冬则生意之藏也。”[7](P106)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让学生真正理解人何以为人和人为什么要行仁的道理,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托的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知仁最终都是为了行仁。正如我们要很好地理解孔子之仁学就必须同时要注重儒家实践意义上的工夫一样,也要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维度上的落实。归根到底,孔子仁学是一种实践的生命学问,而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从实践的生命学问入手,进而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包含着类似于孔子仁学中的本体、工夫和境界之三个维度。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其教学实践过程中增强其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满足学生在德性成长和生命境界提升上的期待,就必须切实把握人之为人的仁德之本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学生知行脱节的困境,从思想政治教育之认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跨越是非常不容易的。孔子仁学的实践智慧密切关注如何实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的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理的融合。换言之,就是追求道德主体生活世界与道德世界的融摄。

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提升其认同度和实效性,就必须直面现实的挑战,通过卓有成效的育人成果来彰显其重要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孔子仁学在知情意行的各个维度都浸润着丰富的可供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重要资源,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精神营养吸收,也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孔子仁学思想既有注重个体道德培养的人格养成方面的智慧,又有注重建构道德主体社会责任的社会伦理方面的智慧。同时,孔子仁学注重德性主体内在真诚的道德情感培养。因此,能够从深层次解决德性主体的精神动力之源。当然,孔子仁学也非常注重培养德性主体自觉的道德追求之志向,孔子希望学生养成其追求君子人格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人生志向,这同样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目标有着一种深度契合。

总之,孔子仁学思想是一种深沉厚重的凝聚着人文关怀的道德教育思想,它在仁者爱人的君子情怀中彰显出对于人之为人的道德价值与尊严的重视,体现出人之为人的仁爱精神与道德情感,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性。

猜你喜欢
仁学德性论语
兄弟草原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