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美香,姜凯程,张馨月
(1.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19;2.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海200083;3.华东康桥国际学校,江苏苏州215000)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通过工业、农业及生活等方式进入到地表水环境中的重金属逐渐增多,水环境重金属的相关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也可释放到地表水体中,因此,水环境重金属的监测、分析、评价等已成为研究的热点[1-2]。由于前期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地下水开采不合理等一系列原因致使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不断积聚,进而导致区域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3-5]。近年来,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治理手段,地表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明显改善[6],但是由于南京市人口的不断积聚、工业产能的不断提升,长期监测水环境重金属的变化尤为重要[7]。本研究收集2019年南京市19个地表水断面重金属铜、锌、硒、砷、汞、镉、六价铬及铅的数据,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表水中重金属浓度水平,并进一步分析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为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建议。
依据南京市人口积聚特征、工业分布现状、河流水系分布情况等,本研究对秦淮新河、长江、城南河、滁河、横溪河、赵村水库等水库河流和九乡河口、八卦洲洲尾、金牛湖心、麻田桥、群英桥等19个点位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将2019年1—11月的调查数据进行整合,采用SPSS 25.0的描述性统计模块对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地表水重金属浓度标准化后的时间变化特征,同时利用SPSS 25.0中的相关性分析,分析调查期间南京市所有点位地表水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8-9]。
其中为重金属i对应的Ⅱ类水环境标准值;C im为重金属i月均监测数据;Si为重金属i月均监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
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统计分析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根据分析结果可发现,2019年南京市地表水铜、锌、硒、砷、汞、镉、六价铬、铅的浓度均值为2.1×10-3,4.1×10-3,2.0×10-4,1.41×10-3,8.20×10-6,2.54×10-5,2.03×10-3和8.51×10-5mg/L,浓度月均值最大的为锌、最小的为汞;根据最大值、最小值与标准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重金属浓度监测数据离散程度大小顺序为锌>铜>砷>六价铬>铅>硒>汞>镉。进一步结合国家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铜(1.0 mg/L)、锌(0.05 mg/L)、硒(0.01 mg/L)、砷(0.05 mg/L)、汞(0.000 05 mg/L)、镉(0.005 mg/L)、六价铬(0.05 mg/L)及铅(0.01 mg/L),在19个调查点位中,除汞外的7种重金属浓度在调查期间的月均值最大值均低于Ⅱ类标准。虽然汞的月均值最大值高于Ⅱ类标准,但其年均值为8.20×10-6mg/L,远低于其对应的Ⅱ类标准。因此,各研究点位的水域功能较高,也表明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表1 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统计分析结果
为了解研究期间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进一步以研究期间基础数据为基础,分析同一时期各监测点位的铜、锌、硒、砷、汞、镉、六价铬及铅浓度的月均值,并利用公式(1)对月均值进一步标准化处理。由于汞浓度标准化后的数值相对较大,故单独将其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可以发现,标准化处理后,铅、铜、镉和锌的变化幅度是所有重金属中最低的,硒、砷及六价铬次之,汞则是最高的;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虽然各重金属浓度在不同月份有一定的起伏,但总体趋于稳定,并未有明显的下降或上升趋势。
图1 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月均值变化趋势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期间的重金属铜、锌、硒、砷、汞、镉、六价铬及铅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结果表明,锌和镉、硒和六价铬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02和0.632,且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其可能存在共同的重金属来源。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铜、锌、砷、镉及铅,地表水中硒和六价铬的浓度标准化后的数值相对较高,在后续的水环境重金属管控过程中可适当地考虑其共同管治。虽然其他重金属之间部分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或0.05的显著性检验,但相关系数较小,表明这些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系数均比较小,说明其来源比较复杂,存在多种来源协同作用的结果。
表2 水中重金属浓度皮尔逊相关系数
(1)2019年1—11月,研究点位中铜、锌、硒、砷、镉及六价铬含量的月均值均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同时,汞年均值为8.20×10-6mg/L也远低于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2)南京市地表水中铜、锌、硒、砷、汞、镉、六价铬及铅的月均值均低于对应标准值的0.4倍,同时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各重金属浓度在总体上趋于稳定,并未有明显的下降或上升趋势。
(3)南京市地表水重金属锌和镉、硒和六价铬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5,且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性检验,分别表明其可能存在共同的重金属来源,而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其他重金属的相关系数较小,表明其来源是多种途径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