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全切术后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

2020-12-26 22:29:21樊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4期
关键词:造口术造口尿路

樊慧

(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0 引言

膀胱癌属于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泌尿系统肿瘤疾病,在全世界分布范围较广,其中欧美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我国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呈逐年递增趋势[1]。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3 年,我国每10 万人中就有约5.5 个人患上膀胱癌,在所有新发的肿瘤疾病中可占2%左右,膀胱癌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排在16 位[2]。膀胱肿瘤病人中,约四分之一最终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而其中绝大部分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属于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并且复发几率和远处转移风险较高[3]。目前临床针对膀胱癌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常见的术式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上尿流改道。而在术后患者均需要进行腹壁造口,并且要终生佩戴集尿袋。而造口并发症的几率最高可达6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了解尿路造口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膀胱癌全切术后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1 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1.1 心理因素

患者心理状态对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患者心态越好,心理越健康,发生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几率就越小。林佳佳[4]学者指出,心理状态较好的患者,体内T 细胞亚群的CD3+、CD4+、CD8+细胞相较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了患者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1.2 性别因素

性别是影响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女性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的风险相较于男性患者。原因可能是女性患者对比男性能够更好地清洁护理造口,降低了造口感染的感染风险,避免出现皮肤炎症,从而减少造口并发症。

1.3 年龄因素

研究发现,年龄越大发生造口并发症的几率越高,尤其老年患者相较于青壮年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这是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造口感染和造口坏死。同时老年患者腹壁肌肉出现松弛,腹内压力呈上升状态,易出现粘膜脱垂和造口旁疝。

1.4 造口因素

1.4.1 造口定位

手术前的造口定位目的在于帮助患者确定最佳的造口部位,防止术中临床临时造口带来的匆忙、随意性以及不准确性,也有利于术后的护理干预。准确合理的术前造口定位能够避免因为造口位置错误而引起的造口旁疝、造口附近皮肤炎症以及造口脱垂等并发症,进而确保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质量。孔兰新等[5]学者报道,尿路造口最佳位置在右侧腹部,具体部位是脐部和右髂前上棘连线中的腹直肌区域,将造口位置选在该位置能够有效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出现。曹昕宏[6]学者指出,造口位置不应该距离手术切口太近,不然会对穿衣和粘贴造口袋造成影响。并认为最佳造口位置在腹直肌上,不仅可以避开皮肤凹陷、骨骼突出处,也便于患者自己观察。

1.4.2 造口指导

对于膀胱癌全切术患者而言,尿路造口是终生存在的,所以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帮助患者熟悉造口更换操作,掌握常见的并发症的和相关处理方法,有利于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郝海燕等[7]学者指出,造口患者术后是否接受专业的健康指导是影响造口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在术后应给予患者造口、饮食和生活方面的指导。

1.5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外,研究发现造口术患者自身营养状态也和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身材消瘦或者肥胖的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这是因为身材消瘦患者腹壁相对较为薄弱,易出现造口旁疝。而肥胖患者存在较厚的皮下脂肪,造口附近的脂肪存在液化,易出现造口皮炎和造口狭窄。陈波[8]学者指出,患者术前合并疾病情况也和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引起造口皮肤黏膜感染。

2 造口并发症护理进展

2.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造口术患者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减少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术前应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造口定位、如何正确使用造口器具等,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耐心解释回答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展示治疗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手术当日教会家属和患者观察造口;术后第一天清洗造口,佩戴造口袋,叮嘱家属注意观看更换造口袋的方法和过程;术后第三天鼓励患者触摸造口,指导家属进行更换造口袋;出院时进行饮食和生活指导,讲解并发症预防措施。高艳[9]学者研究中分析了膀胱癌全切术患者采取围术期健康教育联合术后康复计划的效果,从结果得知,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相较于传统健康教育组明显更短,同时再住院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更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2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家属和患者的协同护理模式是减少患者造口并发症、提高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协同护理模式主要指在护理人员的帮助和支持下,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自我管理和护理,目的在于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康复。刘静[10]学者研究中分析了协同护理模式对膀胱癌全切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协同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协同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可见由护理人员、家属和患者组成的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造口术患者中,能够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从而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2.3 延伸护理模式

延伸护理模式是临床现阶段广泛使用的一种护理方法,主要指将院内的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中,使患者持续接受健康服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伸护理模式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手段,例如微信随访、短信随访、电话随访、家庭随访、造口门诊以及造口联谊会等,针对不同家庭环境和各个层次的患者均能进行有效的随访和提供健康服务。延伸护理模式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饮食情况、运动锻炼、排便习惯和使用造口器具的情况等,和患者建立紧密的联系,随时为患者解决生活当中和自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生活中的不良因素。樊莉等[11]学者研究中将90 例造口术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45 例采取常规护理,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叮嘱患者定时复查,给予基础造口护理指导。观察组45 例采取延伸护理模式,通过微信平台开展随访工作,由专业造口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结果看出,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高。同时对照组15 例患者出现在并发症,而观察组仅4 例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延伸护理模式可有效增强造口术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风险。马兵[12]学者对82 例造口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不给予术后随访,研究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出院后随访计划,随访时间一年。从结果看出,研究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膀胱癌全切术患者易出现尿路造口并发症,给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极大危害。通过分析造口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能够明确造口术后的护理要点,制定针对性的造口并发症防护措施,从而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出现。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更多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康复,使更多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造口术造口尿路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10
房间隔造口术联合体外膜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大动物实验研究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